找到相关内容155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唐官文书“行判”的几个问题

    牒至准状,故牒   74 开元廿一年正月十四日   75    府谢忠   76 户曹参军元   77    史   78  正月十三日受,十四日行判   79 录事元 检无稽失   ...

    向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74861.html
  • 《破除邪说论》——索达吉堪布

    永不复作诽谤真善知识的事,才又回到人间……从此以后,若没有证据,绝对不敢再轻易评论任何善知识……”(见《甘露法雨》第75、76页) 这真令人感到奇怪!一个人的所言所行所思怎么瞬间就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向...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2276320.html
  • 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考

    自黄河岸边的来文,称:我旅途平安,已至青海,本月之内前往吐蕃特,此间亦作各种诵经活动以佑国政。[75]十月达赖喇嘛返回拉萨。顺治十一年(1654年)季夏二十日清朝方面收到顾实汗于吉日发自呼毕勒罕庙附近... [7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秘书院、内翰林秘书院蒙古文档簿——顺治十年档子》。  [7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秘书院、内翰林秘书院蒙古文档簿——顺治十一年档子》。  [77]第六世...

    李保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577338.html
  • “醒世诗”考辨

    中有一首《启示》诗,则更是将《醒世诗》(“急急忙忙苦追求”)全部夹杂   于自己的诗句之中。[75]这又埋伏下了作者之争议。   ---------------------------------...227568/d32077091.htm。   [75]http://www.fgs.org.tw:81/gate/gb/www.fgs.org.tw/ifbase644-base20-L2hzaW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2.html
  • 《魏书·释老志》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

    传播的历史上面,《魏志》的大体说法是:(1)西汉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公元前二年),(2)蔡愔、秦景到天竺写浮屠遗范,与摄摩腾、竺法兰回到洛阳(58~75),有《四十二章经》和白马寺。(3...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378746.html
  • 禅宗语言的种类

    官人揖。良久,曰:“会么?”云:“不会。”师曰:“我与汝看转大藏经。如何不会?”[75]   此以“良久”谓大藏经所阐述的极旨,无法以语言文学“转”(诵读)也。   再如“荐”,原指牧草。《庄子·...University Press, 1985),p.239.   [⑥] T.1,no.1,p.75b。   [⑦] T.14,no.467,p.492a。   [⑧]汉语《新约圣经》曾译为“道”。《中国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
  •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2)

    心中所欲愿。”(T12.301a)[75]   法然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名称中的“选择本愿”四字,显然是由此而来的。   法然据此,发明了一个很特别的观念来解释何谓“选择本愿”。他说:“夫约四十八愿...之意大抵如此。而法然上人,虽然自称“偏依善导”,但是却认为称名念佛之外,舍弃其余一切善行,双方的立教明显不同。   [75]. 《无量寿经》作:“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679198.html
  • 玄奘瓜州、伊吾经行考

    什么地方呢?回答是:在安西县城东南75公里锁阳城。   此城“东去肃州四百八十里,西去沙州三百里”,与《元和郡县志》关于瓜州城位置的记载相合。其城占地平面约30万平米,今安西县境内所存汉至清代50余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779200.html
  • 西域宗教文化

    世纪中叶的事。这一时期的洞窟规模较小,方形窟居多。   75窟东西壁下方绘供养人像多身。东壁供养人像共17身,其中一身僧装,四身汉装,余为回鹘装。供养人像身后榜题有"兄骨禄口"、"妹骨禄思力"等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3379210.html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並為因,毗盧遮那佛為果。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六:“一果所謂菩提涅槃,二因謂三賢十聖。”[75]卷三十三更清楚地指出:“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即此證智冥同究竟果海,為果分,如跡處之...no.279,p.211c。   [74] 意為遍一切處,指佛之法身(一切法平等實性)遍於世界。   [75] CBETA,T.35,no.1735,p.620a。   [76] CBETA,T...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