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808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温州宗教历史概况略析

    在鹿城、苍南、平阳、瑞安、乐清、文成,该教为逃避政府对其的打击,除个别不定时在教堂活动外,大部分以“小排”为单位进行活动(10人至20人信徒为一排),无固定聚会点。近几年,其内部也发生分岐,分成两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4381383.html
  • 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

    茶养生气;4.以茶除疠气;5.以茶利礼仁;6.以茶表敬意;7.以茶尝滋味;8。以茶养身体;9.以茶可雅志;10.以茶可行道。   李肇所撰《唐国史补》,虽非茶叶专著,却对当时的茶俗茶风,有较完整而...

    赖功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2081413.html
  • 王阳明“四句教”析论

    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10]   这里“条理”指本体,阳明更进一步指出,与身、心、意、知、物等本体的分际意义相应的工夫──格(物)...传习录下,p.115。[8]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传习录上,p.29。[9]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传习录下,p.90。[10]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大学问,p.970。[...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581604.html
  • 格物与致知——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

    答邹谦之五书之第一书(丙戌)〉,页201.   同注2,卷37〈甘泉学案〉,页2下.   同前注.   同前注,卷10〈姚江学案〉,页1上.   同前注,卷37〈甘泉学案〉,页2上.   ...

    郑宗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781608.html
  • 高原雄鹰一慈成加参上师弘法利生侧记

    解脱轮回,往生西方。   9、鼓励到藏地求法。西藏密宗是最上乘佛法,又称金刚乘,有即身成佛的大圆满窍决法,实在值得学习和推广。因此鼓励广大佛教弟子到藏地求法,尤其是喇荣佛学院和亚青寺。   10、...

    金连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5181617.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卷40,《大正藏》10? No....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

    方面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100卷,续集11卷,别集10卷,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四川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宋)...

    黄莹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0482075.html
  • 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就是善事;让父母高兴,这就是孝顺。   10、精进不是一种刻意、一种勉强,而是内心里的一种欢喜、一种迫切,渴望能学、能修、能得到,每时每刻都不会忘掉。   11、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就没有意乐圆满;没...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2582370.html
  •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

    饶益有情之圭臬”[10]。这也是传统佛教契理契机、应机论法的殊胜之处,也当是佛教传统自我转化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正是“世之变也,道术或时盛衰,而皆转趣翔实,诸游谈无根者为人所厌听...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4082384.html
  • 佛教生态伦理核心及其现代诠释

    卷宗号:U38-1-2359。   [10]参见《佛学半月刊》第149期。   [11]陈红兵:《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2]转自...

    唐忠毛

    环保|生态|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2304018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