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学佛基础>> 释疑解惑>>正文内容

怎样才是佛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2日
来源:摘自《什么是佛法》   作者:张澄基教授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前面我已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这里必需说明一下,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说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也就是说:佛是全智、全悲和大能的人。什么叫全智、全悲及大能呢?让我逐一地解释一下:

  第一,什么叫做全智

  佛的全智,包括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的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的一层的智慧;“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我们先来谈谈“如所有智”:我面前有一杯水,这杯水在常人的眼光看来,不过是一杯解渴的饮料而已。可是在化学家的眼光看来,却是氢二氧一的化合物。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来,是无数的电子活动,或更近代的看法,是能(Energy)的一种形体,在哲学家的眼光里,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或本体的表现。在菩萨的眼光看来,是心识变现的幻相。在佛的眼光里,却是圆满佛性的流露。因此证明,对同一事物,了解的深度,竟可以有这样的差别悬殊。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透过圣哲们的境界!处于法性尽地,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法性实相。这种境界,非语言思虑所能及到,只能以“如”字来代表,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名之曰“如所有智”。

  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廿世纪的人们,对于庄子这两句话,尤具痛切的同感。从前的时候,也许还有所谓“通儒”、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的努力了,那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有的。其实说这是不可能的人忽略了顶重要顶基本的一个关键,要晓得他之所谓不可能,是依据了人类习惯了的思想方法、特性及感觉来讲的;而人类的心识形态,思想方法却正是使人不能达到“尽所有智”,不能成佛的根本大障碍!这个毛病,如能根除,“尽所有智”,自能显现。

  第二、什么叫做全悲

  全悲就是至上的、无比的和圆满的慈爱。至上的慈悲,是应该有两方面的:一个是视一切有情如自己,无差别、无厌倦的“平等大悲”;一个是显空双融,无生心性中法尔流露出的“无缘大悲”。

  佛的大悲,不只是单纯的高度情感,而是最极情感与最极理智,融为一体,不可分的“智慧”。佛的理智和情感,是和普通众生不一样的。众生的理智和情感,是相消而不相成的;是时高时低、此起彼伏的,是不能并起的。佛的情感和理智(悲智)却是相成而不相消的,是同时并起的;是永远保持在最高极而不退失的。理智与情感,在众生位,是水火不相容;在佛陀位,却成为水火相济。理智与情感,在众生位,是两个东西;在佛陀位,却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个不可分开的理智和情感,佛法上叫做“无缘大悲”人。无缘是理智之极,大悲是情感之极。至极的理智与至极的情感,化合为一,就是所谓“无缘大悲”;而其表现出来的慈爱,则是平等一律,不分怨亲,不分种族,不分教派,甚至于不分动物植物,悲爱所庇,如阳光普照,所以叫“平等大悲”。

  第三、什么叫做大能

  佛的“大能”,与其他宗教中所宣传的上帝“万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万能者,无所不能也。换句话说,万能的上帝,如果高兴,他有能力把所有的人类,一并带到天堂,去享天福;可是佛陀却没有这样大的能耐。佛的能力,虽然是无限的,却不是人类思想中所谓的万能。佛的能力,只能做助缘,而不能做“亲因”。其他宗教却说:“神不但能为一切做助缘,亦为一切的亲因”。这是违背因果律,违反理性的说法。

  刚才我说佛的能力,是无限的,但却不是万能的,这句话需要解释一下,我用一个譬喻来说:

  太阳的热能,是广大无限的,但是我们的吸收或利用多少太阳能,则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及条件来决定。用一个普通的放大镜,可以吸收太阳热能来燃烧一枝火柴;用一个较大较强的放大镜,可以吸收太阳热能来燃着一根木头;现在科学家工程师可以用吸收镜,吸收太阳热能来充作工厂的能力。佛的能力与加持,应该用这个譬喻去了解,在不坏缘起、不坏因果法则之下,去了解佛的大能。

标签:佛陀|基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