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多识仁波切答:什么叫藏传佛教?

    返回目录 多识仁波切答:什么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以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 ...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什么叫藏传佛教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212011258.html
  • 多识仁波切:佛悲魔喜的种种现象

    、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识仁波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69期上刊登的三条消息,使我想起了佛经上的“末法时代,以魔代佛,魔现佛相,行魔事,坏佛正法...

    多识仁波切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3573126.html
  • 佛悲魔喜的种种现象-多识仁波切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69期上刊登的三条消息,使我想起了佛经上的“末法时代,以魔代佛,魔现佛相,行魔事,坏佛正法。”一段话。这三条消息分别是:   一、“成都宝光寺除夕‘头炷香拍得99万...

    多识仁波切

    |防魔|识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0756358639.html
  • 多识仁波切对网友错误知见的回复

    有人说“密宗黄教考格西,所学的所谓的五部大论,都没有佛经,其中《释量论》是讲因明学的,《入中论》是印度自续派邪师月称的著作,《俱舍论》是讲小乘佛法的,《律论》是讲戒律的,真正讲佛法的是《现观庄严论》。...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0454308.html
  • 《活佛说佛》——佛教理论框架及其导读

    《活佛说佛》——佛教理论框架及其导读   作者:多识仁波切  【作者简介】  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天堂寺第六世转世活佛,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雪域当代深孚众望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多识仁波切不但精能佛学,同时也精藏、汉语言学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学科。他用两种文字撰写出版了十多本涉及多学科的图书,代表作为《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  《...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5258954.html
  • 藏传因明学具体应用

      作者:多识仁波切   藏传因明在实践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藏传佛教寺院不是单纯的宗教活动场所,而是仿照印度那烂陀和布嘎摩拉希拉建立的一种综合性大学。规模较大的寺院都开设有十明学科,有严格的学制。“十明”之一的因明是寺院的基础课程之一,入寺的学童首先要学《因明集辩》和《因明七论》,专修因明3~5年,从对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的辨析开始步步深入,培养...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2738817.html
  • “以心为本”与“万法唯心”

    考查辩论,只能对那些无理性思辨能力的普通信徒故弄玄虚地说说而已,若略做考察,便见漏洞百出。  作者:多识仁波切 ...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0858971.html
  • 汉传性相二宗与藏传深广二派之异同

    汉传性相二宗与藏传深广二派之异同  多识仁波切  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与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并不相同。藏传佛教的“深观”指智慧正见,“广行”指除智慧正见以外的一切善行,包括慈悲、发心、六度中除智度以外的五度,以及境、行、果、五道十地断悟进程等。  佛法虽广,但其核心和精华是《般若经》,般若称“佛”是因为声闻、缘觉、菩萨、圆觉佛等从般若中生,离开般若智慧无法解脱成佛。  对《般若经》的解释在印度...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2559471.html
  • 量论和因明论的关系

    量论和因明论的关系  文/多识仁波切  唐朝的玄奘法师把因明论和唯识论从印度带到了中原,和他的大弟子窥基一起在汉地进行了宏传。虽然在汉传佛教中未能推广因明,但‘因明’这个名称在学界并不生疏。但提起‘量论’,在汉地听到过这个名称人恐怕没有几个人。量论就是认识论。梵文Bramana意为‘初始量’、‘新知’。在量论中对认识的主体人和人的思想意识的性相,分类,作用,所缘境等的界定论证,对语言和思维的性质...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53938868.html
  • “中观”一词的哲学含义

    分清楚真智体验性的具体中观和俗智分别性的抽象中观。前者如进入“实地”,后者如“掌握地图”,不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摘自多识仁波切《佛理精华缘起理赞》 ...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4954512.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