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清静持戒>>正文内容

受戒持戒的同时不能伤害众生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别解脱戒有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理解这些,而且要正确地理解。如果理解错了,受戒持戒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正确地理解了,然后要认真地取舍。

  学佛修行也好,守戒持戒也好,都不能自私。有时候你在这边受戒,但是会在那边犯戒。因为这是别解脱戒,这上面还有菩萨戒。菩萨戒里主要讲的是饶益众生,恒顺众生。如果你受戒持戒、学佛修行太自私了,就会犯菩萨戒;如果你犯菩萨戒了,要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都是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自私自利,包括学佛修行、受戒持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他人,不能伤害他人。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做到受戒持戒。有的人为了自己念佛,为了自己持戒,根本不考虑他人,总是伤害周围的人,伤害与自己最有缘份的众生,让他们起烦恼,让他们造业。这样念佛、持戒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

  反之,如果你特别想受戒,但是你为了恒顺众生而没有受戒,没有修法,其实这本身就是修法。这个心是菩萨心,这个行是菩萨行,你已经发菩提心了,已经行菩萨道了,你的功德已经超过了受持别解脱戒的功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