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从《兰花花》看地方文艺品牌的推广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4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申颖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看过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富于感染力的舞台表演,还有陕西省志丹县强烈的品牌诉求。该剧在北京演出时,在剧场入口处,除了大幅宣传海报,特色工艺品和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也十分引人注目。当地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兰花花》的演出,使观众了解志丹、喜爱志丹,使“兰花花”成为志丹的文化标识。

《兰花花》取材于陕北民间流传已久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就像演出开始的旁白中所说,“讲述的是一个屡经演绎,依然鲜活的故事,历经风雨,依然美丽。”在陕北大地,“兰花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美丽少女的代名词,而信天游则是深植于民间的传统文艺形式。可以说,人人会唱信天游,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兰花花”。《兰花花》创作完成后,在志丹、延安、西安等地演出30余场,场场爆满,充分说明了该剧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

地方文艺品牌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未必能得到其他地区观众的认同;反过来,如果进行无节制的“改造”、“改编”,又可能导致地方文艺独特性乃至感染力的丧失。这也是地方文艺品牌走向全国时面临的“两难”。令人高兴的是,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地方特色与流行因素相结合的绝佳案例。信天游是串起剧情的线索,也是这部剧的特色和亮点。在演出现场,当演员站在舞台一角,清唱起“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哟,蓝个盈盈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哟,实实地爱死个人……”时,不少观众在台下跟唱。此外,主创人员也致力于通过细节突显特色文化的魅力。为了提升艺术效果,该剧的主创团队成员几乎都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现代编排意识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充满乡土气息的内容更具观赏性,在背景设置和舞蹈编排上也下足了功夫。简洁流畅的黄土高原背景,村民们上山、过节、摆酒席等生活场景都被艺术化地搬上舞台。立体的舞台设计、大红灯笼折射的美好希望等等,最终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陕北生活画卷。总导演何利山说,为了这部戏,他们在陕北农村呆了将近3年,在志丹县度过了两个中秋节。这也是这部戏能把现代因素与群众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原因。

舞台艺术的灵魂在于作品背后的文化依托,只有表现手段服务于表现内容,才能造就在舞台上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兰花花》的可贵之处恰恰是实现了艺术手段与艺术内容的水乳交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而达到了推广文化品牌、拓展文化影响力的目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