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以水为师:汉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汪文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汉水江畔一间简陋小屋里,老子的老师常枞即将离开人世,众弟子环侍左右。老子询问老师最后的教示,常枞用微弱的声音说:“你看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回答:“牙齿刚强,舌头软弱。”常枞无语,缓缓张开嘴巴,让老子观察。原来,常枞年老体衰,牙齿早已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老子含泪而问:“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常枞笑了笑:“以水为师。”语毕而逝。老子长哭,泪流满面。冥冥之中,老子顿悟水的哲学,感悟水的无穷奥妙。

中国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以水为师”,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与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在这似水柔情中,蕴涵着极大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汉民族因为汉水而得名。汉语、汉学、汉文化这些名称,都是依靠汉水的源远流长而成为国粹。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也是汉水孕育出的一位伟大的顶尖人物。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战国时期人,其哲学思想就是在汉水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老子对水情有独钟,他创立的道家之学可以说就是水的哲学。老子通过对宇宙本体的探求,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以水哲学为本的道家思想,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和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老子以水作为譬喻,深刻阐明道的哲学含义。千百年来,老子的哲学思想不断支撑和繁荣着汉水文化这座伟大的思想文化宝库。

老子认为,水有三性:其一,“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其二,水“善下之”;其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水善利万物,又不争”,故“上善若水”,上等的善良品质是不求利我的一种无私境界;水“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成江海之大以纳百川,“善下”不是表面的示下,而是其超凡的容人之量;“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水随物塑形,至弱至柔,但又能淹没一切,毁灭一切,无坚不摧。

原始道教是在古代巫术、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的思辨哲学与儒家的伦理哲学而形成的,汉水流域恰好提供了熔铸多种文化的大熔炉。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在汉水中上游地区就有着丰厚的老庄哲学氛围。形成于东汉晚期的道教,为天师张道陵所创始,尊老子李耳为教祖,道教之名正式确立。

汉水流域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与重要活动区域。道教倡导以“自然”关注人,力主以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关注、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道教的这些宗旨和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直接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

在汉水上游创立的最早的一个教派——五斗米道,注重“静”,即“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老子· 知常道》:“致虚极,守静笃。”所谓“静”的概念,就是来源于老庄哲学。东汉末张鲁控制下的汉中,以《老子千字文》为经典,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而造作道书,对老子的道学进行宗教的阐释,提升了原始道教的品位,加快了道教与老庄哲学的融合,为道教成为汉民族的宗教奠定了基础。

楚国的庄子上承老子,以其哲学意境的高超和思想内涵的丰富,在汉水流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记,也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辨的基础。特别是老庄的水哲学思想,陶冶塑造着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不仅在外显的符号上、行为模式上,而且内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给汉水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庄子的北溟、秋水、击浪三千里的鲲,迎风九千里的鹏,以及望洋兴叹与濠上的思辨,都是关于水的哲学。

道家思想对汉水文化人格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上,汉水流域曾涌现出不少深谙道家真谛的智者,他们智勇双全,长谋善策;他们思想活跃,推陈出新;他们文采飞扬,佳作传世。屈原就是汉水文化人格的杰出代表。他从唯物的天道观出发,其历史观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屈原创作传世的25篇作品,不仅是壮丽的文学诗篇,同时也饱含着屈原丰富的哲学、政治思想。屈原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战国中后期激烈的争夺时期,故其思想与庄子一样,亦铸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屈原在宇宙生成和天道观方面,以“问天”的形式,问而不答,以不答为答,对远古的神话传说作出了理性的反思。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涉及天地万物、人世代谢,无所不包,思想内容极其丰富,闪烁着朴素的唯物观的光芒。

从老子起,以水论道成为道家传统,庄子和稷下道家都赋予水哲学意味。无论是孔子的“入世”,还是庄子的“弃世”,或者是老子的“出世”,都由水而发,受水的启迪。以水为师,在观察水的态势中,获得灵感,获得思想,获得哲学,感悟人生的哲理。汉水流域民众深受老庄学说的影响,高层次的代表人物往往遵循“功成身退”、“逃名避祸”的全身之道行事处世,致使文化史中多高人隐士,他们以大隐隐于市之道,在绿水青山中往往就有藏龙卧虎之辈,表现出中国世俗社会机制的奇特与幽深:一方面追逐名利,一方面又视追逐名利之人为异类。如鬼谷子、张良等汉水隐士,超然物外,大智若愚。

汉水民众崇尚道家思想,除了文化背景外,地理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山奇水秀,地沃粮丰,兼南北之长。山区复杂的地质结构,让人在咫尺瞬息之间就能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变迁和丰衣足食的快乐。“观天地法自然”的思辨方式,也让智者更易于在此顿悟宇宙法则。东汉时期的李固是汉水流域人,他劝同僚黄琼尽快进京的信中有一句名言:“耿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就是典型的道家哲学思想表现。

汉水流域工匠多,历来有十八匠之称。而这些工匠各有不同的信仰,铜匠、铁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李耳为祖师,金匠、银匠都以吕洞宾为祖师加以敬奉,由此可见道教文化在汉水一带深远的影响和深厚的根基。

汉水文化犹如水之哲学,随物塑形,无所不在。汉水上游和中游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面对滔滔汉水,使人感受的不仅仅是愉悦,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水的哲学,乃一种至柔智慧,一种无所不能。水的哲学是奥妙无穷的,但水之哲学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和谐。这正是汉水文化的真谛所在。这也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水哲学启蒙与思辨的独特而久远的魅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