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视死如归【龙泉解《庄子》大宗师七】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9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熊华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前面颜回就已经出现在庄子的美文中,他是孔子的一个学生,而且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有一天,颜回跑到孔子那里对老师说:有一个人叫孟孙才,母亲死后,他哭泣没有眼泪,内心也不伤悲,守丧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哀痛,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做到,而他竟然在整个鲁国留下了处理丧事最得体的美名。难道还真有无其实而获得好名的事?我一直都想不通,感到是件怪事。

孔子一听,坏了,我平常对学生们讲的都是些只适合世间的繁缛之礼,是不适合得道人的。所以,学生遇到得道人的举动就看不明白了。于是孔子赶忙向颜回作了一番解释。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

孔子说,孟孙氏是个得道人,他这样做,已经做得很好了,已经超过世人的想象了。

世人制定了许多的面对各类事物的礼数,但世人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小孩子给老人端饭要双手奉上,而老人给孩子端饭,一只手送给你就算不错了。过去家里长辈去世,子孙要守孝三年,但黄帝守三个月就算是大孝了。大家都知道孟孙才是个得道人,得道人把生死看成花开花落,是件很平常的事,他能在母亲死后哭上几嗓子,在母亲的棺材旁坐上一会,这已经超出了世人的预料了,所以,世人当然要瞪大眼睛,大加赞美了。这一点颜回不懂,孔子就很耐心地解说,告诉颜回一个道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像孟孙才这样的得道人,母亲死后应该是视死如归的,什么反映都没有也是正常的,现在他做了一些举动,很不错了。

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孔子是个好老师,他怕颜回还是不懂,就又进一步说,孟孙才这种人已经参透生死了,觉得生死都是很自然的事,他们接受生死就像接受刮风下雨一样,不是瞠目结舌,而是笑脸相迎,淡然相待。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

得道的人甚至没有了时间的观念,不知什么是先,也不知什么是后。像世人对于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很清楚,这其实都是在受时间的捆绑,是不自在的。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

接着孔子就说了一番道理,他说,我们由于变化而成为了人,但我们下一步将要变成什么还不得而知。我们刚刚变化成了人,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变化的终结?就不再变化了吗?看上去似乎我们都没有变,岂不知已经变化了,刚才的你已经不是现在的你了,你的身体的某些功能在衰弱,你的毛发在脱落,随时都在变。

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

孔子对颜回说,我和你,都是在做梦,还没有醒来啊!像孟孙才那样得道了的人,他们虽然也有人的形体,那个形体也会坏,但本性是不会受到伤害的,他们把自己的形体当成住的房子,不会为了房子而丢掉真我的。

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得道的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还生活在世间,他们也还会按照世间的要求去做事,不同的是,你遇悲哭泣是伤心动肝,你遇喜大笑是神失脾坏,而他们的哭也好,笑也罢,都是不动心的,都是随顺自然的。所以,孟孙氏很清楚生死是怎么一回事,既然大家死了母亲都是要哭的,那么,我也哭几嗓子,你们的哭是因伤心而哭,而我的哭是因为你们的哭而哭,是随顺大家的。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

孔子继续对颜回说:大道给了个“我”,但“我”又是不断变化的,你怎么知道“我”就是永远的“我”呢?我们之所以在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会动情伤悲,说到底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个人是应该永远存在,不应该走。这就像是看一场电影,剧终结束大家就高兴,中途结束大家就不高兴。但得道人是这么看问题的:一场电影,剧终结束有剧终结束的道理,中途结束有中途结束的缘由,接受就是了。何喜之有?又何悲之有?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庄子》中多次提到“梦”。人生就是一场梦,你不要以为你是清醒的,其实你是在梦中。梦里往往还有梦,就像影子还有影子一样。有时我们一梦醒来感叹道:原来是一场梦。其实你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在梦里,并没有醒来。你现在在看这段文字,你以为你是清醒中看?还是在梦中看?这只有得道了的人才明白。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这里庄子借助孔子的嘴巴说,你做梦变成了鸟,你就在天空中翱翔,是很轻盈的,一点也不会觉得自己笨拙。你做梦变成了鱼,你就游动于深水,一点也不会觉得自己会呛水,反过来觉得舒服极了。人是万般变化之一种,犹如小草的一黄一绿,还如天空的一晴一阴。不必强求,顺受便是。

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孔子感慨地说,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没有得道,我也不知道现在说话的我,是清醒着呢?还是在做梦呢?有时候,感觉舒适就想笑,但还没有笑出来,那种舒适就过去了;有时候我表现出了笑容,但这种笑容也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有时候安排好了的,一会儿又变成了不是事先安排好了的那个样子,一切都是无常。最后都归于大道。“寥天一”就是指大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