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道家,花开他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笑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人相信的是道,这种道教的思想实际上在中国的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运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自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体。”说这番话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称号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去年9月5日,他在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致辞中,讲了上面这一席话。

一个外国人,一个经济学家在正式的演讲中讲到道家或道教思想,似乎颇为新鲜,令人意外。但是,了解道家和道教思想在海外的长期影响之后,就会知道这也不是太不可思议的事。当年,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第二次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过《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大致从那之后,道家或道教的书就在西方世界多了起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到哈佛访学时,听说几乎每两年就会有一个新的《老子》英译本出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差不多每年都会有新译本出现,最近再次访问哈佛大学,发现新译本更多了,几乎每年都会有两三种出现。有严肃的学术性的译本,有普及的每日自修式的读本,还有图文并茂的礼物式译本。译本有侧重于哲学方面的,有侧重于宗教性的,也有侧重于个人精神修养的。翻译《老子》的除了专门的翻译家以外,还有中国哲学的专家、语言学家、汉学家,甚至有完全不识中文的诗人。一个大出版社曾花百万美元请一个著名的诗人翻译《老子》。在一个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度,允许不懂中文的人假借别人的解释翻译《老子》,似乎有些奇怪。但是对于一般美国读者来说,尽管诗人不懂中文,其文笔却更为喜闻乐见,更易于领会接受,自有其独特之处。不过,随着中文的普及,这种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少。类似的情况中国也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个完全不懂外文、但文笔出众的林琴南就翻译过一两百部外国作品,包括法国的《茶花女》,美国的《黑奴吁天录》,以及《伊索寓言》等。其地位,在翻译史上可与严复齐名。后来,懂外文的人多了,靠不懂外文的人来翻译的事也听不到了。但是,一个翻译家同时有文学家的生花妙笔,却非易事。

道家和道教的概念是二十世纪以后的说法。道家特指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思想,道教特指天师道以来的宗教现象。区别哲学与宗教,还是西方学术传入以后的事。英文字Taoism是十九世纪的传教士根据“道”字的发音创造出来的,当时中国统称儒释道为“三教”,“教”字并没有表明是宗教还是哲学,所以西方人的Taoism既指宗教现象,也指老庄哲理。

道家、道教的根在中国,但其命运多舛。中国人,特别是知识精英常把道家或道教看作消极的文化代表。梁启超还说过,道教是中国人的耻辱。我在新加坡教书时,一个国内来的研究生很兴奋地跟我说,听了我的课感到很新鲜,因为他们在国内时,一提到儒家就感到迂腐,一提到道家就感到消极。他们不知道道家中有那么多深刻的智能。

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儒家为主,道家受到批判相对较少,这恐怕是因为道家在传统社会中的影响不如儒家重要,并不是因为文化精英偏好道家。现在听说有了所谓国学热,但热的仍然是儒家,道家道教总是叨陪末座。在国外,情况有所不同。在大学研究儒学的专家专著比较多,但是大众关注却比较少。大学中专门研究道家道教的教授不很多,但是市场上关于道家道教的书籍却非常多,甚至延伸到儿童读物。

道家和道教的概念是二十世纪以后的说法。道家特指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思想,道教特指天师道以来的宗教现象。区别哲学与宗教,还是西方学术传入以后的事。英文字Taoism是十九世纪的传教士根据“道”字的发音创造出来的,当时中国统称儒释道为“三教”,“教”字并没有表明是宗教还是哲学,所以西方人的Taoism既指宗教现象,也指老庄哲理。

道家、道教的根在中国,但其命运多舛。中国人,特别是知识精英常把道家或道教看作消极的文化代表。梁启超还说过,道教是中国人的耻辱。我在新加坡教书时,一个国内来的研究生很兴奋地跟我说,听了我的课感到很新鲜,因为他们在国内时,一提到儒家就感到迂腐,一提到道家就感到消极。他们不知道道家中有那么多深刻的智能。

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儒家为主,道家受到批判相对较少,这恐怕是因为道家在传统社会中的影响不如儒家重要,并不是因为文化精英偏好道家。现在听说有了所谓国学热,但热的仍然是儒家,道家道教总是叨陪末座。在国外,情况有所不同。在大学研究儒学的专家专著比较多,但是大众关注却比较少。大学中专门研究道家道教的教授不很多,但是市场上关于道家道教的书籍却非常多,甚至延伸到儿童读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