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心理救助——我国慈善事业的新课题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慈善杂志   作者:陆镜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世所罕见的。在众志成城地抗震救灾过程中,心理救助问题突兀而出。顺理成章的是,心理救助也会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新课题。

  在发达国家,一旦有突发事件,救援人员在对受灾人群做生活安置的同时,也会进行心理救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总结了美国2001年“9·11”事件的心理救援的经验,认为灾后受灾人群的心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紧急应变期”,特点是灾后最初数日,房舍倒塌,亲朋亡故,幸存者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急需心理救助;第二阶段是“冲击初期”,特点是灾后前三个月,经八方救援,局面逐渐稳定,但受灾人群仍沉浸在悲痛、焦虑、恐惧之中,难以自拔,也难以回归正常生活;第三阶段是“心理重建期”,特点是从灾后第四个月开始,受灾人群,尤其是痛失亲人的人群,经过心理疏导和自己力所能及的自我心理调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极情绪,进入长期适应的初始阶段。此后,心理重建仍将延续。人们群策群力,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活动,推动人们自觉的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情绪。突发事件,如人祸,像“9·11”恐怖袭击事件,或天灾,像大地震,灾难严酷的程度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失衡。“9·11”事件发生后一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560名成年人进行了采访调研,60%的受访者说,他们感受到某些心理压力;40%的受访者说,他们有“真实存在”的心理失衡症状,诸如脑海里不断出现突发事件的图像、恶梦、失眠、昏睡、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未有外部刺激而突然发怒等等。而且离世界贸易中心越近,居民感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心理伤害越大。在我国,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人们开始认识到救灾也要有心理救助。在地震一周年时,心理专家再次提出,地震一周年是灾区群众心理二度创伤的关口,提醒去灾区访问的人,千万不要抱着好奇心提问题,让本来已遭受重创的灾区群众心里更加难受,告诫大家,“送去爱,别添伤痛。”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认识过去,就能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换言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我们要记取四川大地震中救灾的经验教训,重视救灾中的心理救助。心理救助不能单靠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我们大家都需要接受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教育,这样,我们不仅在做志愿者时,能帮助灾民摆脱心理困厄,而且一旦自己心理失衡,也能很快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心理救助,具体而言,就是心理疏导。须知,在严酷的环境中救灾的军人、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有不少人也程度不同地罹患心理失衡。这种教育应该尽可能地在全国普及。即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受到各种压力,诸如交通堵塞、亲人罹病或死亡,亲朋好友的反目成仇,上下级之间的龃龉,或生活在犯罪高发区等等,都会程度不同地造成对人们的压力。不论压力长期与否,强烈与否,无人幸免,因此都要学会应对。当亲人、朋友或同事情绪低落或抑郁时,我们也会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开导,进行心理疏导。我们不仅能献出爱心,而且能让我们的爱心真正使他人快乐,使他人摆脱精神上的困厄。心理保健、心理疏导的教育会教我们面对压力,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什么样的心态、情绪和行动来缓解压力,避免身心伤害。受过心理保健、心理疏导教育的人要比一般人善于摆脱心理困境。1989年,美国旧金山地区发生大地震,房屋倒塌、高速公路变形、天桥断裂、水管破裂、火灾肆虐,数以千计的人无家可归。在这次地震的前两周,正好社会心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给学生讲授了关于突发事件时心理应对的措施。地震后,这些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事先受过心理疏导教育、对灾难有心理准备的人与没有受过这样教育的人大不一样,后者的心理疾患要严重得多。

  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不论是环境因素,抑或是人为因素,看似小事,但会使人烦躁,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P. M. Kohn等于1991年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学刊》第61期上的文章《健康与人格》中,以他们多年的研究证明,日常生活中因小事而烦恼的积累比一个大的突发事件更会造成心理疾病。长期的烦恼、压抑会大大削弱免疫系统。R. C. Kessler 等在《精神病学档案》上发表的关于精神疾病的文章中指出,在一生中,美国人估计有12%的男子和21%的女子感受过严重的抑郁症。中国人的比例如何,不得而知。丧失心理平衡的人,倘若不懂得自我心理调适,往往感到自己处于无助的境地,自己不能主宰自己。处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态中,会引发精神消沉、迟钝、激情丧失、悲观失望等。中医讲,压力是所有造成脾胃伤害中最大的原因,而且压力不仅引发脾胃问题,还会引发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尤其与癌症有最直接的关联。一位名医说,压力伤脾胃。当压力已经超过它能抗拒的指数时就会先受损,但是真正的长期积累之后,受害的又是整个身体的细胞,还会引发其它病变。另一位名医说,目前在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大约1/4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有紧张和焦虑感。一个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疲劳、紧张、焦虑、抑郁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科学表明,大约65%的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很少有疾病只由一种原因引起,但所有的失调都是由压力引起。可以说,心理压力是致病之源。美国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的书中大致把心理失衡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轻度是心理疲劳和心理矛盾,出现焦虑症;中度是心理障碍,并出现抑郁症,躁狂症等;重度是心理危机,容易出现心理崩溃,引发自杀。据统计,世界上心理病患者已高达3亿人。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身心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癌症发病率也大幅度增加。

  我们认识了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教育的重要性,就要自觉地学习。人的能力从学习中来。歌德说:“人不是靠他生来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点在注重时时见习,才能学会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的学问,中国与西方比较,是有同有异的。西方的心理疏导基本上是经验型的,是在大量的经验结果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出来的,主要讲的是心理调适和疏导的方法。西方的这种学问是“专家型”。学问,重在掌握方法,即“术”。中国的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的学问是“通才型”的,或者说是“哲理型”的。它首先讲的是“道”。什么是“道”?《周易·系辞上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道”也就是“理”。朱熹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倘若早晨得了道,黄昏时死了也值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养生是既讲“道”又讲“术”(方法),是整体的,并且是“道”先于“术”。所以中国关于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的学问,是一个思想文化系统。了解心理保健和疏导首先要懂“道”。儒家孔孟学说主要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价值信念,是以“仁”为中心,扩大为“仁义礼智信”,并以“吾日三省吾身”、“思无邪”来达到这种人文关怀和价值信念的境界。中华传统医学同样有着强烈的人世关怀。《内经·素问》讲:“上古之人,其知了‘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博大精深,它们的“道”是超越俗世的终极关怀。只有极少数人有智慧、胆略、毅力来学习和践履,并获得深度的开悟,超越俗世,解脱烦恼。这种人的心态正如一首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间。”因此本文只谈谈儒家和医家。

  孔孟都讲仁者爱人。爱己爱人,首先是珍重自己的生命价值,珍重他人的生命价值,从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进一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必然是文化底蕴很深的人。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里说的“文”包括思想文化。结交朋友,目的在彼此相辅,达到行仁的境界;必然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会“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能“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能够“君子坦荡荡”;这样的人必然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以我为中心);必然“德不孤,必有邻”,必然“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样的人必然是心理承受能力极强的人。《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名词。“明明德”含义很广,其义之一就是通晓“仁”的道理,然后才能“亲民”,即接近大众,教化大众,最后“止于至善”。儒家哲学的最高目标是“天人合一”。倘若能够跟天地、跟自然、跟社会和谐相处,并且和谐相处的程度越高,越能接近“至善”的境地,自己的言行堪作众生榜样。而在教化众生时,能像孔子那样,“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是善于循着大众的个性、意愿、爱好等来施教,将之引入正途。在需要的时候,“循循然”帮助心理失衡的人进行心理疏导,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真正养成“仁爱”情怀是不容易的。在现今的充满物欲的世界中,人容易心胸狭隘,一事不顺,使心存憎恨,一句话不顺,便耿耿于怀。这样容易整日抑郁,常年忧虑,阴暗和冷漠会暗暗地积淀在心灵里,并会挤掉心灵中或许存在的一些慈爱和光明。读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明理。但明理以后,倘若没有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毛病,还会依然故我。孔孟非常强调反省。《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可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反省可知道如何更好地行事,也使我们获得更多更好的东西。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要克服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违背“仁”的原则。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用秤,可以知轻重,用尺,可以知长短,世间万物都是这个道理,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进自己。《礼记》中说:“……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焉。”人若不能自我节制情欲,理智就会被外物所引诱,天性也就湮灭了。反省是拨除心灵上的荆棘,涤除思想上的阴霾,从而心胸坦荡,不为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活得轻松、磊落、潇洒。对内,自己心理健康;对外,可助人心理疏导,改变过去用悲观态度对待人生,不再举目只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学会用乐观态度对待人生,可感受“青青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
  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心理疏导之“术”,即方法,是由“道”派生的。要以修“道”的精神来做“术”的工作。由“道”派生出来的方法首先是心理养生的方法,如有的学者提到的“节情寡欲法”、“顺时调神法”、“修德养性法”、“兴趣陶冶法”、“慎独反省法”等等。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努力按这些方法去做,也助他人按这些方法去做,一生就不会有遗憾。中医主张“治未病”,重视心理保健,方法有“平和适中保健”、“顺四时保健”、“动静结合保健”、“形与神俱保健”等。又有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总结出的悲伤制怒、惊恐制喜、愤怒制思、喜悦制忧、思虑制恐等心理治疗方法。又比如有“移情变气”方法,即通过移情易性,排除病人的心理郁结。后来又发展为移情暗示疗法,就是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而达到治疗作用。

  西方社会心理学讲心理养生和疏导,往往就事论事,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讲压力、压力的根源、压力怎样影响身体、鉴别过程、应对压力的方法、治疗与预防、追求幸福等。应对压力,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很多。2003年E. A. Skinner等人在《心理学公报》第129期上发表的文章《搜索应对结构》中写道:“根据一切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大约有400种具体方法来应对压力和对心理失衡者进行心理疏导。”倘若将这400种方法加以分别归类的话,大概有十多种策略,而经常使用的有“注视问题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注视情绪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等等。“注视问题应对”是通过弄清压力问题的根源,在认知上和行为上努力减轻压力。这是直接针对心理压力之源,而非回避。当我们估计能克服外来的心理压力因素时,往往采取这种应对策略。“注视情绪应对”是努力控制好我们应对外来压力因素的情绪,而非改变这些压力因素。当我们不能控制压力因素时,采取这一方法。西方社会心理学重视心理疏导的社会内涵,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一是心理医生、心理学家要注意与心理病人交谈,要让病人感到温暖。美国心理治疗专家Hans Strupp说,“一个简单而颠覆不破的真理是——倘若你焦虑或抑郁,或者倘若你在你生活中感到与重要的人物相处困难,机会是,你能同你信任的某些人交谈,你会感觉好多了。”其二,医生要给病人、或不幸福的人、或陷于情绪困境的人展示一线希望。所有的心理治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医者与患者的交流能给患者注入积极的希望。只有看到希望,情绪才会好转。其三,选择合宜的方法,激发患者治愈的意愿。如“我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因为我想好起来。”

  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的学问,与其同时,充分学习西方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这会相得益彰。历史经验证明,我们既要重视“道”(理),也要重视“术”(方法),“术”能治标,“道”能治本。标本兼治,可望有最佳效果。现今当务之急是需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合作写出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的书,并广泛地用于培训,也需要有突发事件中心理救助的法律,进行法律规范。心理保健、疏导、救助是关系民众身心利益的大事。这是“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一年多来,“大爱”的气息在全社会悄悄弥漫。我们学习和实践心理保健、疏导和救助的学问,会在我们紧凑的人生中,清泉般地流出我们天然本色和仁爱情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