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文化:唱响中华复兴之歌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谌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六十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也是在那一年的全国新政协会议上,毛泽东预言般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光明未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六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充满深情的预言,早已成为令亿万中国人自豪和骄傲、令世界为之瞩目和惊叹的现实。中国,正意气风发地走在文明进步、与世界一起祈望和平发展的大路上,中国文化犹如蓬勃生长着中国梦想和民族希望的精神大树。

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

  六十年前,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文化建设唱起祖国解放的歌声,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火热生活中,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美术等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讴歌新中国、赞美新时代、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激励亿万人民为建设民主、独立、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懈奋斗,形成了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从小说《三里湾》、《红旗谱》,到叙事诗《阿诗玛》、《格萨尔王传》,到散文《茶花赋》、《长江三日》等,一大批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满足了亿万人民记录时代、抒发胸怀、陶冶情操的精神需求;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广大电影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上甘岭》、《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包括故事片600多部、纪录片约1000部、新闻片1800部左右、科教片640多部、美术片127部,形成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从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开始到1966年,全国共生产了200多集电视剧,为改革开放后电视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基础。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并陆续组建了中国京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乐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一大批完全有别于旧戏班子的新型艺术表演院团,戏剧等舞台艺术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

  在新中国嘹亮、自豪的胜利歌声中,一大批音乐、舞蹈、美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出来,《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大批优秀歌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等民族歌剧;《红绸舞》、《鱼美人》、《荷花舞》、《红色娘子军》、《小刀会》等舞蹈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开国大典》美术作品等,都是当时讴歌时代、鼓舞人心并流传至今的艺术经典。

青春的中国长风浩荡

  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事业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广大文艺工作者激情澎湃,投身到新时期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中,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迅速得到改变,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积极适应社会文明进步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组织了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全国杂技比赛、全国声乐比赛等影响广泛的艺术活动,为艺术创作展示提供了大舞台;“文华奖”设立至今的近二十年间,先后有96个剧目获“文华大奖”,329台剧目获“新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以来,共推出50台精品剧目,100多台优秀剧目;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推出了104件优秀美术作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涌现出了《开国大典》、《大决战》三部曲、《开天辟地》、《长征》、《周恩来》、《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城南旧事》、《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尤其是随着中国电影步入产业化改革的历程,一批优秀影片如《张思德》、《太行山上》、《集结号》、《东京审判》、《梅兰芳》、《首席执行官》、《可可西里》等不断与电影观众见面,生动展现了我国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可喜风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剧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以电视剧精品战略的提出为标志,电视剧创作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大批优秀电视剧的涌现,成为电视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长征》、《延安颂》、《亮剑》、《任长霞》、《乔家大院》、《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戈壁母亲》、《金婚》、《闯关东》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以昂扬向上的激情、深厚的文化内涵、精湛的艺术制作、高雅的思想格调,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起到了教育、鼓舞、激励、鞭策作用,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2008年,电视剧年产量达到502部、14498集。

  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得到弘扬,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新时期以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创作和演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更加注重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为进城务工人员送戏等措施和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高雅艺术的普及。2002年至2008年,全国各级艺术院团在农村演出场次达202万场、观众人数超过32.5亿人次。许多演出场馆推出低票价政策,满足不同人群看演出的需求。

让每片绿叶沐浴阳光

  六十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只有21家博物馆、55家公共图书馆和不到900家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几乎一片空白,社会文化工作多是“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活动,而今天,以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为重点,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博物馆1893座、公共图书馆2820个、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18个、文化站37939个,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室247332个,为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保障,覆盖全国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绿叶正沐浴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里。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文化服务也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更加关注民生,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起,我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逐步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开放;2008年,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到2008年底,全国已有1007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观众人数突破1.54亿人次。全国各地众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在这些“第二课堂”中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欣赏艺术、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更加广阔的城乡,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知识工程、蒲公英计划、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等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受益的群众更多。中国老年合唱节、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活动在全国的蓬勃开展,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浙江台州和嘉兴、四川成都、辽宁等地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为各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多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和边疆地区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为农村基层和边疆人民享受到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渠道和保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十年来,全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水平明显提高,解决了近亿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我国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也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5年的94.48%和95.81%。西新工程前三期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遍布乡村的农村电影放映网,建立了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到1984年,全国共有集镇影院1万座,农村电影放映队13.5万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