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自重与老实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寄中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重与老实

  文 /寄中法师

  圆光佛院我早就听说过了,也接触过了一些毕业的同学。我距离“学院”的日子己经有一大段时间了,对于学院两个字感觉既亲切又陌生。亲切的是,我也曾经在佛学院学习,那里头有太多我生命的活动内容。我们知道,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学院的阶段,在我的生命内涵长养了某些观点、某些对这一趟生命的预期与努力的目标。在那里头,我重重叠叠地感受到生命的尊重与祟高,当然,也是艰难与困顿。

  现在外面的佛教环境,我接触得不多,对圆光佛学院,我更是陌生。圆光寺我曾去过一次,然办学以后我就不曾去过了。圆光的体制、圆光的教学目标,我不太清楚,可是凭著我们都是同道,同时释迦的弟子,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在这个立场,虽然我们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但我也愿意很诚恳地跟各位谈谈。

  黑板写了一个题目,您或许会觉得没有什么!一看就懂!可是在我认为,这可是顶重要的,而且是绝对的有利,所以我说“必要”。修行啊!不外乎在学习过程当中,去精炼出、淬砺出我们最佳的生命潜力。这个力量,从某一个层面来讲,它能够清楚地照亮这个世间,而没有丝亳差误,并且当下没有怀疑、没有犹豫,也没有艰难的障碍。

  就另一层面而言,它则是无疑地奉献予世间!这个“无疑的奉献”,是包容、护念、一直到数不尽的点点滴滴的顾爱中,显露出一个真确而高贵的生产内容。譬如“智慧”与“慈悲”的教示,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早已耳熟能详,然而,这两种力量绝不是嘴巴说了就有,想要去做,就能够立刻提出来的,它是假藉不得,而且无法虚伪包装的。要如何才能引发出此种力量?

  这非得靠长久的学习过程不可。亦即在这个过程不可。随著种种内外因缘[的掌握与运用,才能够逐渐成就这份结果。我想各位不管是已出家,或是没有出家,会到学院来,一定都是抱著一颗“好心”来学习的,没有人会存心想到学院去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可是毕业时,各人的学习成果迥然有异!相同的课程、相同的生活,为何差异性如此之大?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以我为例,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怀抱著满腔热望,胸臆充塞著殷切的理想,却忽略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逢事一定要这个怎么样、要那个怎么样,无视于世间的事实,因此就有了纠缠与负担。

  现在,似乎冷静一些、清楚一,知道“要怎么”、“不要怎么样”,都得靠自己的一份心力。学习成果亦然,好坏、优劣,全在于自己。各人不同注意力的投注、不同心力的付出,正是决定也解释了何以有不同的成果底获致!没有丝毫误差,这,那么的自然与必然。 至于,“心力付出”是怎么回事呢?就学习、修行来谈,其重点是什么呢?我深深以为,必定要能自重与老实。

  修行,我们必然先要回过头来尊重自己的生命。

  首先我必须先表明,我个人并没有什么伟大的作为,当然也没有什么值得赞叹的成果。在我思索今天与你们谈话的主题时,一位我们德山寺的年轻师父跟我讲:“老师,您要记得他们说‘出家很好’!”我想,这个提示不错,我会找机会把它讲出来。话---是真实的,可是好与不好,就得要一番努力过后,自己才清楚。

  所请的“好”,绝不是一帆风顺,没有困厄、没有障碍。若能说真正都没有问题的,那么无疑地,你必定是个成就者了。如此无论碰到什么状况,你一看便览无遗,不会被迷惑、被障碍,清清楚楚地,不会做,也不会想错。我想在座诸位包括我在内,都还很难有这样子的程度能力。而既然还不到“没有问题”的功夫,那么必然是自己非常粗糙、懒散、随便地过日子,以致于发现不到问题。果真如此,那修行在我们这一念懈怠当中被自己辜负了。

  希望诸位实际地看著这个修行的目标,不怕困难,全力以赴,一定会有心得。然而在向前探索中,倘若遇到瓶颈应该如何去超越呢?我感觉到要能够让我们修行这条路走起来脚下有力、坚定不移,任何时候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必然先要回过来“尊重自己的生命”。

  把惜福、习劳、自尊纳入我们的身心来受用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弘一大师的书,书名是《弘一师缅怀录》,内容是僧俗二众,缅怀弘一大师,从在俗教书的时候,一直到出家为僧的学养,德行与道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无尽的怀念与感动。这本书对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我反覆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感觉到里面有一个非常鲜活的影子,那个影子让我从崇拜、景仰、一直到无止境地向前探索。

  书中有篇文章,记载某次大师向众人开示的精简法语:首先,他告诉大家要“惜福”;其次,他劝勉大众应“习劳”,再者,则以“持戒”告诫大家;最后,他提到“自尊”的重要。惜福,就是要爱惜、珍惜福报。习劳,则是学习勤劳,积极面来说,消极而言,则可对治懒惰。而“惜福”“习劳”的生活习惯,是要紧紧地串连在“持戒”的这条绳索上的。所以大师教诲无论出家或在家,都要尊重戒法,在奉行戒法的当下要有一份诚意,以及坚固的决心。

  自尊,就是自己要尊重自己,不看轻自己,不让自己随便,它,可说正是统贯前三者的锁钥!我以为如果我们真正听过这番话,且能纳入我们的身心来受用,就是得到法的滋润。

  修行啊!总是要你肯去做,你那个要做的“意愿”提出来了,而且明确有力、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才能够在良势机缘的诱导下,产生一个个的连锁反应。

  比方说各位想到圆光佛学院读书,圆光的师资、环境,课程内容再好,总是要你跨进了圆光,才能学习、才能受惠。而这一行动力的展,是取于意志力的支持与运用,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在修行里是最难能可贵的!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就是缺少了“自重”与“老实”。

  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就是缺少了“自重”与“老实”。学佛修行与社会上开公司作事业是不一样的,虽然我对开发公司、经营事业一窍不通,就我对现代社会的了,在这个时代,要募集资金、召集人力,从事种种赚钱活动并不太困难,机会很多。可是修行就没那么容易喔!因为安顿自己的生命,比开创一番事业更需要创发力与坚忍力。像我们刚出家时,是一颗耀眼的新星,但时日久后,你必然要回到自我---修道。

  回归自我,是很冷清的,每天面对自己的职事、出坡、礼佛、拜忏…你不再有新意,有热力。如果你又不能检省自己,心性不够纯良,往后境来时,又不能超烦恼,垃圾越堆越多,可能就没刚出家的美好愉快了。甚至还可能是闇昧颓丧、莫名奇妙地度日。久而久之,出家动机为何,就逐渐地模糊、逐渐地生起怀疑。

  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就是黑皮上所写的“自重”与“老实”,不明白学佛修行是怎么回事。我作如是想: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在出家时都很清楚、很明白、很会修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尽管出家时并不很懂,这没关系,只要你心志笃定地发愤学习,终究有站起来的时候。如果你现在还赖在过去的情境,以“不懂”当借口,这就是不负责、不自重!那你永远没有希望啰。在你错误、而且很差、很不足的时候,还要不要自己?会不会放弃自己?

  我们前面提到的,要能够持续我们修行的精进力,亦即要我们向善、向上、向解脱的内在力量能够历久弥坚,关键就在“自重”。要如何去培养起这种力量呢?首先,不要把修行的责任挂在别人身上,老是冀求佛菩萨的感应、加护,这不妥当!不是说佛菩萨不慈悲、不感应,而是你不能够守株待兔地坐在那边,张著嘴地等天下雨来喝水,这会渴死的。也没听说过哪一个人单靠感应而成了佛,因此适度而行是必要的。

  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投注心力去开发自己的菩提性,是迫切必要的努力。我也不是刚出家时就能如是体会,这条出家修行路,我也曾经走错、说错、做错…,可是尽管再怎么有错误,我也不敢太随便,让它不明白地蒙混过去,我还是很有心,在“想努力”的意识下,跌跌爬爬地走过来。从这样的过程我体会到,一个生命要正确无误,很困难,所以我常讲“生命好艰难”。

  我所谓的艰难不是指有饭吃、有衣穿很艰难。因为我们著实没有那么完美的因果系统,来确保起心动念、举手投足的毫无缪误。也就从这“没有”的当下,我看到自己多么的不足。试问各位:在你错误,而且很差、很不足的时候,还要不要自己?会不会放弃自己?如果答案是:我仍要我自己、我不愿放弃自己--- 这一念,就是一份“惜护”,而生命的这一份“惜护”的意念,必然带起来的,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态度。

  诸位了解什么叫尊重吗?举例来说:这里有一个纯金的闹钟,它价值两千万,此刻四下无人,我若拿走它,往后的生活费用就不成问题。这时候你怎么办?拿或不拿?要知,约束行为的力量,不来自外在—没有人看到,完全是在于你自己内心所起的念头,带起了你的行动,解释了你不懂得“惜护”。

  而我们要惜护的东西,不是指这个闹钟,是指尊重所系所属的这个生命(这份尊重回过头来,就是对你生命机会的把握)当你拿了这个闹钟的当下,就是贪嗔痂现行;在你转化了这念头而不去拿时,即是激发你那净定有力的戒定慧的生命机会,惜护,就是珍惜这份力量,这也就是“尊重”。自尊自重,可决定引道出你一系列的行为品质,就修行人来讲,就是辗转相依因缘果报。我所强调的自重,就是指这个。

  原刊圆光新志85年1月_25期_p25

  原刊圆光新志85年3月_26期_p2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