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

  “中道”是四念处修行系统的核心,也是一切佛法修行的核心。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介绍了缘起法则及其一些引申法则。如“空”、“无常”、“无我”等,也提到了修行中放下包袱的过程——“苦”、“苦集”、“苦灭”、“苦灭道”的四圣谛,及四念处的初步探讨,和四念处与四圣谛、八正道的关系等。在了解了这些佛法中较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后,我们便可进一步地研究四念处的核心——“中道”了。
  能了解中道,四念处的修行才能“拿捏得体”,恰到好处,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修行是一个人生命中长远的学习过程。修行人一定要能在程度上拿捏得体,才能踏实地走这段长远的路。否则一定会有一遇挫折就不能再进步,或“一曝十寒”的缺点。
  中道的修行态度,讲起来非常简单,但事实上它是整个缘起观哲学的体现。修行人在彻底了悟缘起法则后,自然地就会有中道的人生观。而且人生中事无大小,都有所谓“中道”。当它表现在修行上,就成了所谓中道的修行。
  在直接介绍什么是中道的修行方法之前,我们不妨先研究一下中道的理论。因为所谓的中道修行,并不仅是一个技巧或方法,我们任何一个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有所谓“中道”。
  和中道相对的,在佛法中称为“二边”。二边就是两个相对立的“极端”的意思。整个修行的过程,佛皆要修行人“远离二边”,取“中道”而行。这就是中道修行的简述。
  但什么是“二边”呢?怎样是极端,怎样又不是呢?什么人有资格决定它呢?每个人的“边”是不是皆一样呢?它是不是一样可被一条条列下来的东西,像戒条一样地被人去遵守呢?这些都是常被问到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由“缘起”讨论起。
  人生是缘起的,我们所认知到的世界也是缘起的。我们在第三章《为什么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中,提过缘起法则的积极面——即由于人生中的“苦”亦是缘起的,故它必然是满足“无常性”与“无我性”的,而具有可转变的可能性。如我们再进一步对人生及人生中之问题的“缘起性”深入思索,则我们就会了解佛所开示的中道。
  缘起法则固然意味着一切现象均不是恒久的(无常的),均不是本然就如此的(空的),但同时,它也意味着这一切现象必会,也“只会”随着形成它的因缘之转变而转变。
  比如说某人因为缺乏运动,饮食不调或睡眠不足而健康情况不佳。我们可以说此不健康的现象并非本来就是如此的,或用佛学语句来说它是满足“空性” 的,而对健康的复原抱着乐观的态度。我们也可以说人的健康现象的确是有起有落的,也是满足佛法中讲的“无常性”的。但让我们想想:“如果此人不去纠正自己生活上使自己不健康的习惯,重新去做运动,调节饮食或睡眠,他的健康情形会自动好转吗?”
  不会的。无论一切现象再“无常”,再“空”,不健康就是不健康。当事人如不能在造成其不健康的缘上努力,使自己具备健康之缘,他的健康只会恶化。任何佛法的理论或医学的理论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如果有人认为离开这些“不健康之缘”而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扭转现象,我认为这就是迷信,就是神秘主义的思想,也就是不了解缘起法则。
  故缘起法则可说是一样非常“现实”的东西,因为它讲的就是现实现象本身。当一切因缘具足的时候,你一定要那个现象不发生也很难。但若有一个因缘不够,你就是用尽力气,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令一件条件不够的事发生。
  故讲中道就要讲智慧。由智慧去认清事实后再决定方法、程序、步骤及程度。以缘起法则而言,人不管要达成任何目的,解决任何问题,均须讲究方法、程序、步骤及程度。佛法是有“科学性”的宗教,而不只是一种假想;也是一个极实际的人生态度。因为任何一个身或心的行动均来自对现实的观察与了解,也因为一切均不离开现实,故佛教当然应是太虚大师及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及“人间佛教”,而不是遁世的山林主义思想或玄学。
  人如果没有智慧而不能看出事情的真相,所做的事及所说的话就不能把握要点,也就容易落入对事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二边”之中。而越是有智慧的人就会对真相看得越深,越全面,讲的话及作的决定就会在程度上拿捏得更为适当。故真正懂缘起中道的人,会觉得佛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做任何事都会觉得有空间,有余地而又有妙趣。
  故中道就是在对缘起法则有如此进一步的体认后而产生的思想。它并不是与现实相妥协,也不是没有目标与立场,而是在充分认识与了解现实后,用自己的智慧所作对为达到终极目标最有效益的决定。
  懂得中道的人,有理想而不是理想说义者。他们对现实有主张、有看法,但同时也能够接受现实。他不会为了急于达到自己的理想而做出极端的事,因为他对他所主张的理想了解深入而不存幻想。他会确切知道哪些才是使理想实现之“缘”而去努力,而不会为表面上之荣枯所动。俑知中道是有智慧,而能行中道才是真正的成熟。世上有许多的“急进主义者”,有自己在政治上、学术上或社会改革上的主张。他们的主张许多都是很有道理的,但他们中许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主张而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以佛法看这就是没有智慧,不懂缘起及中道的表现。人不能行中道,也必然就是不成熟,也就是佛法中讲的“执著”。
  中道……成为不仅是一种理论及态度,可供人在作决策时参考应用。它甚至变成在修行中和修行者每一个心念都有关系的一种修行理论与法则。而修行人的修行,几乎无论在各层次及层面上都有所谓“中道行”。
  懂得中道的人一定能“接受自己”。而修行人也只有在能充分接受自己、了解自己之后,才谈得上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行为。人不能接受自己,是没有智慧,不了解缘起法则的表现,也必然会是修行的障碍。能接受自己的人,脚跟才站得稳,修行才能落实而不仅是幻想。
  能接受自己并不代表就满足于现实,但它至少代表着不逃避,不自欺,也代表了修行人能面对自己缺点的坦诚的人格及勇气。
  人生是“缘起”的,佛一语已把人生的实相道出来了。如斯的人生是由种种“因缘”所生的。无论你喜不喜欢它,能不能接受它,它都是那个样子。因缘所生的东西虽然是“空”的,没有自我恒常不变之体与性质,但同时它也是一样最现实的东西。它会随着形成它的因缘之改变而改变,但它是不会因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而改变的。故你若不接受自我与现实,对现实抱着不切实际的“不接受”或“不往来”的态度,无论你是抱着屈原式的“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想法,或陶渊明式的“心远地自偏”的隐士心态,你毕竟只是个人生旅途上的失意者。因为你没有能像佛陀一样地去正视人生、了解人生、接受人生、改善人生,你只是自命清流地表达了你的不满,责怪你的环境。但以缘起观来看,人只会“责怪环境”正是“我见”(以自我为中心的看法与态度)深重的表现。真正有智慧的人会知道“自己”正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且自己和环境是相依相存的。人无法离开文化及环境单独存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皆有环境留下的影响与色彩,而环境也是众人不同的“所作”而在时间及空间的坐标上所形成的“转化体”。当一个人在责怪环境时,以佛法的缘起观的角度看来,他真正责怪的正是自己。真正有中道人生观素养的人,不会觉得世界之所以会成为现状,是完全和自己无关的。他会深切地了解自己正是所谓“存在”现象的一部分,而去做自己那一分的努力,使世界更趋向于一个更好、更和谐的境界。而且无论目前的情形有多糟,他的看法和态度都是如此。
  菩萨道就是这样。它从来都不是一种很激烈的情感,故真正的菩萨道在世界上从来都不“热闹”。但行菩萨道的人因为深解世间实相,知道这件事情无论你如何说皆是如此,故他对世间及众生所作的种种事情就像那涓涓细流般从不间断。他从不会“放弃”众生。因为在缘起流转相中,并找不到一个或多个“众生”可放弃。虽不放弃,但也不黏着。因为既无可弃者,自然就亦无可着者。在无弃无着中,就有菩萨道中所谓的“中道”。菩萨游于世间,以清净慧深观缘起及诸法实相,于世间种种深切了知,行于其所当行,或立或破,均不着“二边”,处中道而行。
  能接受自我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善自我。否则一动心念去作修行的努力,就容易走入极端(二边)。不是走入贡高我慢的一边,就是走入自我责罚的一边。但无论走的是哪一边,比不切实际,也难有真正的进展。
  傲慢是一个人不能接受自我的表现。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道理,仔细想想却一点也不假。人如果能真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不会有傲慢的态度的。只有对自己不满意且不能接受的人,才有需要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强壮自己,装饰自己。使自己或他人相信自己事实上是另一个样子,而不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现状。
  但毕竟现实是无可粉饿,无以伪装的。缘起的东西只会因缘而变,是不会因你是不是装出一个样子而变的。故傲慢的人毕竟仍是痛苦的。无论你是不是真的很有才华,很富有或很“美”,只要你有傲慢的态度,就一定有苦痛。并不是因你造了“傲慢业”,将来才会苦,而是现在就苦。因为傲慢本身就是不能接受自我,而又很强烈地执著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表现。故有必要作成那个样子。傲慢的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执著,而我们知道有执著就有苦。
  这世界上有成就,有才华的人很多,而他们当中不傲慢且是谦虚有礼者也很多。因为这些人真实地了解自己,不存不实的幻想而真正地接受自己。
  贡高我慢是“我见”的延伸,是不合乎事实的见解与态度,是执著,也必然会是苦因与障解脱道因。但一个人若一天到晚像部分基督教徒般地责罚自己,说自己是“罪人”,作种种自我责罚的事,一样是执著,是苦因与障解脱因。而且此二种心态皆是一个人不能接受自我、了解自我的表现。人如果了解自我,就自然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弱点,也会了解自己的“有限性”而远离傲慢的想法。而真正深解缘起的人,见到自己的缺点,就只是“见到”了那些缺点,而不会很强烈地去认定那就是“我的”缺点而懊恼不已。不懊恼就能接受事实,切实地努力去发送那些缺点,而不会做无益的自我苛责。
  平心而论,近代佛教界中颇为流行的“忏悔思想”,我以为是颇不合乎中道的。它流入修行中“自我苛责”的一边,形成障道因而令处于其中的修行人无以自觉。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修行人动辄自称“罪障深重”而表现出一种虔诚宗教徒的忏悔心态。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缺失,固然是好,事实上这也就是修行的起点。但此承认若并非建立在认知上,而只是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忏悔态度”,就不是真由生命中发出的一种改过向善的决心,而是像唱戏一般地有样学样式的造作了。忏悔若不建立在智慧上,由修行人切身地看清了自己的“错”及错在哪里,再多的眼泪和誓言也只是徒然。诸位看那唱戏的,入起戏来不一样是声泪俱下地令人感动吗?但毕竟他只是在唱戏罢了。佛法是一个人在生命中“自发性”的一种觉醒、一种体悟。人一定要自己真的见到了“喔!原来我一直是如此”,或“噢!这就是我的执著”,才可真的开始修行,改善自己。否则仅像个戏班子的学徒一般,终日背些“台词”,说自己又是众生,又是罪障地,有何用?到头来“佛头佛脑”的,偏就是没有见到佛祖的真肝胆与直肚肠,反而变得连做个“真人”的品质都没有了。
  故我以为修行人欲老实修行,态度上就要合乎中道。一方面不可贡高我慢,动辄称自己又是“成佛”了,“开悟”了,“证果”了等等;而另一方面也不可妄自菲薄,以为自己又是罪障深重,又是罪苦众生的。行中道者佛相尚且不着,更何况是众生相?要能佛与众生皆不着,才是“中道”。否则不是“我慢”就是 “我贱”,永远在二边之中挣扎。这样的修行,是没有什么实益的。
  人都是这样,放着好端端的康庄大道不走,却一定要走到极端的“边道”中才甘心。故佛称众生为颠倒梦想的迷人。诸位仔细想想,佛教界是不是有许多这两种人?人有修行修了一阵子,忽然就“有所突破”式地对人宣称自己已成了什么佛了,或证了第几果了,甚至给自己一个什么“上师”、“金刚”之类封号。从此就佛模佛样地认为自己吃的是佛饭,讲的是佛语,举手投足皆煞有介事地流出“佛光”普照三界。而另一种人就“乖”得真是到了家,一开口就是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证地,说自己只是个可怜的“缚地凡夫”,罪障深重苦恼无边,唯一当作的就仅是“忏悔”了。
  事实上这两种人皆是不了解缘起,不知中道且不能行中道的表现。
  行中道者不亢不卑,有智慧而明白自己与环境实际的情形。不作无来由的非份之想。而若有所行则皆中节。深解一切法的缘起性,故无论得任何境界皆不生实有之想而不黏着。不着则无有“我慢”之过失。虽不执著境界实有,但对自己实际的修行情形亦了知得很清楚,而不会在任何情形下皆作“自我毁谤”之的妄语,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如此也就远离了“我贱”的过失。能在态度上远离此二边,修行才会有进步。修行者所采取的立场才是合理的,如实的。而所谓修行,也只是在合理如实的情况下,才不会落入空谈。
  也正因为中道修行采取的是“如实”的实际立场,故每一个人的“中道”及“二边”也并不一定完全一样。因为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教育及文化背景,每人的经历、习性种种也都可能有所不同,故在深观缘起时,每人所面对的组合成自我的“缘”也都可能不尽相同。故佛所讲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实在是修行人中道行的最佳描述。这一件事实在是只有靠自己才能成就的,靠不了他人。因为自己的种种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也只有用智慧看清了自己的执著及习性后,修行人才能知道以自身目前的情况来说,什么才是二边,什么才是中道。
  大乘佛法中讲的“一切法皆空”的思想,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如“法本无法”或“法无定法”的说法,也是同样的理趣。其主要的思想就是在说佛法中讲的理论或方法,实在不是一样可死板地被套在任何情形下的东西。佛讲的理论是一些通则及原理,而如何恰到好处地去运用这些通则和原理,只有靠各人自己的智慧。
  故佛法的本质是智慧,其作用是看出事情的真相。也只有在看出真相,了解真相后,修行人才有可能采取合理的态度,替自己订出短期及长期的修行目标而努力精进。
  故同样的一件事情,在甲来说是合乎中道的,很有可能在乙来说就是二边。事实上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订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中道。因为中道是相对于不同之缘而有的,却并非一条固定在那里大家皆一定要走的路。佛法中若有定得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戒律”。但毕竟戒条在一般人粗浅的了解中只是世间人与人相处所必须遵守的一些法则。人若没有智慧,就算守好了所有的条文,仍无法行中道而在佛法中进步。这并不是说戒条不重要。佛说戒学是戒定慧三学之基础,当然很重要,但若修行人没有在佛说的缘起法则上下功夫,并透过四念处的修行去如实观察自我,他无论如何是无法掌握佛法中中道修行的精神的。而没有中道的素养,我敢说修行人对佛法是无法深入的。
  以上所说仅是中道之一面。指出中道重智慧而不走极端,了解现实而不亢不卑。而事实上人生中几乎所有的事都直接和中道有关。
  例如作为一个人,每人皆有自己对人或事物直接的喜好或嫌恶。喜好是一边,执著了就成爱染。嫌恶又是一边,执著了就成瞋恨。修行人能用四念处见到自己心中喜好与嫌恶的情形而不执著,使喜好来时就仅是喜好,嫌恶来时就仅是嫌恶,而于其中不执著,不被这些缘起之行相所转动,于爱憎两边得自在,就是此处的中道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以为佛法中讲到“离爱染”,就认为佛教主张“禁欲主义”。事实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正是不明中道的表现。
  佛法的基本的立场是认为人生中只要有“执著”就有苦,而执著可发生在人生现象的任何层面。人有可能对食物执著,也有可能对思想执著。只要执著了就有苦。问题是在“执著”本身,而不是食物、思想等对象。
  故修行的要点是明白了苦的缘起性,用四念处去充分了解自我与自我的执著,再用中道的态度为自己订出短期及长期合理的修行目标,逐渐减轻自己的执著(离爱染),最后就能达到解脱道的目的——苦的止息。这是一个智慧与修行并重的过程,而且在程序上是实际而合理的。
  苦有人对法的了解不够深广如实,仅抓住了其中片面的文义,就会产生较极端的看法。禁欲主义就是其中一例。
  佛教中一般的禁欲主义,皆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且不合乎中道。其主要的心态是认为在欲望的禁绝中能使人具有一种神秘的能力或性质,使自己和“法界”中存在的“清净不灭流”相结合。人一旦能禁欲,就马上变得不一样而且清净了。事实上这一种想法是婆罗门教“梵天思想”和“苦行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在佛法中皆被视为“不正见”。
  古婆罗门教徒在尚未修行前就接受了“梵天”大我恒常不灭的思想,而一生修行的目标就是要和那一样东西相结合。佛发现了缘起,知道人的问题是“执著”而不是能不能和某一样绝对而神秘的东西相结合。故以佛来看,那些抱着此等梵天思想而修行的人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不知苦与苦因,无法用真正的解脱道去修行,而只能自立一境在心中,以为那就是涅盘,就是解脱。但事实上是白费力气,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加深了执著。如有的婆罗门教为了祭祀梵天,就大开杀戒地屠宰牛羊。以佛法观之,就称此种不明解脱与解脱因的行为为“非因计因”的愚行。
  但今天如我们重新反省,佛教界中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梵天思想”的思想呢?严格说来,凡是幻想着一种宇宙中实有的境界或存在,以为那是清净的,而目前此处是不清净的,然后想用一种方法使自己能和那一个清净的存在相结合,事实上就是婆罗门教梵天思想的翻版,是神秘主义的产物,也是“非因计因”的不正见。修行人只有勤修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去看出自己心中那一个神秘思想的“结”,而不再怀着这一种不正确的且不符缘起观的思想,才能修解脱道。否则自己修了半天佛法,事实上却是个“非因计因”的外道,就真是笑话了。
  佛法中给这种想在“禁欲”中得到实际利益的想法一个名称,叫做“戒禁取”,“取”就是执取的意思。戒禁取的思想不符合缘起,也不符合中道。修行者当远离“执著于欲望”与“戒禁取”的二边,才能行中道。
  自古以来许多人都抱着“自我受苦”可以净化心灵的想法,故做出许多让自己很苦的事情。以为这样做是清净的、神圣的。这个想法在古印度很流行。在今天虽没有那么多人行苦行,但它仍然是佛教中颇为流行的想法。只是现代的人吃不了那么多苦,做不出那么多自苦的事罢了。但问题是只要人仍有这种想法在,就表示了他仍未了解缘起法,仍未能掌握中道。大家想一想,现在的佛教徒是不是多少都有一点“吃苦就是偿业”的思想?这个思想和过去印度人的苦行有很大的差别吗?当时的那些人都是些文化素养很高的宗教家,他们也有他们的一套业报思想。他们也都认为自己的所行是有实益的,可抵消业报的。如果当时佛已指出了他们的苦行是无意义的,今天的学佛人如果还有吃苦就是偿业的思想,难道就是对的吗?
  事实上这种思想并不符合缘起法则,也不符合因果律。因果律讲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却并没有“苦有乐报”或“苦有消业报”。依缘起正见来看,人苦了解四谛,修中道行,种下了解脱因,才会有解脱之乐。而当“业障”来时,要能善巧地用智慧及中道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消业”。否则光是靠吃苦,种下的只是“吃苦因”,修行人很有可能会一直吃苦下去而永无了期!
  若深一层来说,禁欲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为了达到一种自以为是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在极端的情形下它也就是一种“暴力主义”,只是受其害者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但我们若进一步再问:“受害的真的不是别人吗?”则我们又会发现往往并不尽然。“禁欲者”往往会有“傲慢”及“不够温柔”的性格,而对于自己周遭的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我所说的“禁欲主义”与“禁欲者”,指的并非是独身主义或出家人。我指的是一种想在极短期内使自己由“有欲望”转为“无欲望”的急进心态。这一种心态本身就是未了解缘起法则的产物,当然也就不能行中道。不能行中道则不能不能落实修行。结果不是对自己过于“失望”,就是对自己过于“肯定”。皆成为二边而为障解脱因。
  佛法的中道不主张禁欲,也不主张纵欲,而是在认清了执著是苦的根源后,用智慧对欲望采取一种合理的态度与立场。因缘所生的东西,不是光靠一些 “想法”或“情绪”就能改变的。你如果真的能想要没有欲望就没有欲望,那大家何必还要修行呢?问题是欲望及喜怒哀乐种种,事实上就是一个人的人生。人生是一样想没有就可没有,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东西吗?如果不是,那这些构成人生的“缘”也一样,不是想没有就可没有,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出家人有人戒行守得好,过着无染着的生活而仍然生活得很愉悦,没有傲慢,心地慈悲柔软。但人能有这种体验及境界,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而是靠由因缘所生的“善根”、 “慧根”及今世的修行。我们学佛人见到这种能离欲无染又自在无碍的修行人,当然应生恭敬仰慕之心。但当学的是人家的“因地所行”,而不仅是现在呈现在目前的表相。否则人家说什么你也说什么,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事实上只是学到了修行人的一些皮毛,有文而无质。用中国人较尖刻的成语“沐猴而冠”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中道修行如讲得再实际一点,就是“老实”。你今天是怎样的情形就是怎样,要能完全地明白、承认、接受。“接受”并不代表自满或不知长进。相反地,人在能完全认清及接受自己之后,才能真正地长进,这才是老实修行。想要用“禁欲”或种种其他形式使自己马上“清净”或“直登佛地”的心态,是贪心,也是执著。
  另外有些人智慧较高,并不存有种种以上所列的态度或偏激的想法。但由于“道心殷切”,往往很“猛烈”地修法,希望能有所突破。人有向上心固然是好事,学佛法也的确需要精进。但问题就在精进得不得法。一般人所想的精进不外打坐、念佛、读经、参禅等等。这些虽然也都很好,也都是能使修行人进步的助缘,但大家不可忘了这些只是“助缘”而已。这些方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一样必然可令人开悟或解脱的。它们都只是一些有帮助的方法,而能不能帮得上忙,仍是要靠各人自己的智慧。佛法中讲的智慧,主要的就是了解自己及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的各种执著。了解了就能行中道,知道在自己是“如此”的情形下,如何修行才是合理的、有效的,也就能订出切实的修行目标。修行人若没有了解佛法中智慧的作用最主要在了解自己,而以为猛烈地做那些事(打坐、持咒等)就是精进,就犯了“以客为主”的毛病,仍未了解四谛,当然也就行不了中道了。
  另外像有些人卷入一些佛学教理的争辩,去研究如“十地菩萨在量后成佛一刹那是仍有业力还是没有”、“在家人到底有没有可能证涅盘”之类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合乎中道修行的表现,也都不是老实修行。老实修行的人只知道自己是已登地或未登地。若未登地就已在和人辩论十地的情形,你说这人不是好辩是什么?我学佛至今从未见地知中道者卷入这种论争。学佛不是不能问问题,但修行人不妨自问:“我问的这个问题真的和我的修行有关吗?”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在做一样不切实际,不合乎中道的事了!
  学佛人高谈心性玄理而不能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之中,是佛法衰微的原因之一。我欲再强调一点的,就是我认为中道之所以不能被普遍地了解及应用,和四念处法门的被忽略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基于以上的探讨,各位应该能了解所谓的中道是建立在修行人的智慧上的。一定要能用智慧看清自己的情形,才能知道对自己目前而言,什么是二边,什么是中道。而四念处透过身、受、心、法的观照察觉,正是使一个人直接了解自我的方法。四念处一旦被忽略了,正是“以客为主”。修行人会变得不能行中道,而在修行时有一种无力感
  ,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中道的人生态度,不仅包含接受自己,也包含“接受别人”。如能接受自己是解脱道的起点,那么接受别人就是菩萨道的起点了。
  接受别人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真正的包容与接受,除了要有认清真相的智慧,还需要有真情流露的慈悲。一般人对人的感情,往往不能智慧与情感皆充分地同时存在。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往往就会完全对对方的缺点视而不见。“情人眼里出西施”及“癞痢头的儿子是自己的好”,就是两种最常见的例子。相反地,当一个人真的有洞察力而能深知人性的贪婪与卑劣面后,许多人就成了厌恶人类的隐士,无法再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共处,而走上明哲保身的避世道路了。所谓菩萨道的难,也就难在这里。真的菩萨有智慧而能深达人性的善恶面,却不为善恶二相所动摇。直见一切众生的贪瞋痴,却犹在心中起“难忍大悲”,愿在红尘之中打滚。接受且包容一切,从劫至劫,无怨无悔。这种智慧与情感皆已升华且汇归为一体的无二境界,实在是鲜能为一般人所了解的。
  一般人往往在爱自己周遭人的同时,也对周遭的人有许多要求与意见。有要求与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不好。但许多较有“侵略性”或“主宰性”性格的人,就会对他人有许多不切实际或超出当事人可能范围的要求,或让对方感受到负担的意见。这样就不好了。就不是行中道。
  能行中道的人不会把不必要的负担加在自己身上;同样地,他也不会把它加在其他人身上。他能看出自己的有限性而不对自己作无理的要求,也会推己及人地了解别人的有限性。而不对别人作无理的要求。他懂得关心,鼓励别人,但他也会了解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的道理,而去了解及尊重那一个世界中的每一个 “缘”。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以缘起观的看法,能了解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你能够了解一个心灵,才能真正看出其中的问题而提供帮助。才能知道如何做才是那一个生命的二边与中道。没有这一个了解,所谓的帮助也只能到一个程度而已。
  故真正的“菩萨”应是有耐心倾听别人的人,有诚意了解别人的人,而不是只是想把一套思想蜮行为模式加在别人身上使其接受。不分青红皂白只希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佛教徒的,是有“侵略性”性格的人,是“我执”学生的表现。谈不上中道,更遑论菩萨道了!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10)
  能接受中道的人,除了能接受自己与他人外,还能接受世界及世界所有的一切。他既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也不是个乐观主义者。他是个关心世界,了解世界,具有爱心及热心的中道实践者。他一定是个负责任的人,因为他深知缘起实相及因果律,而知道不负责任真正的后果。他一定是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是个入世者而不是个隐士。他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均了解缘起无自性的道理,而不会以眼前的情况为实有而抱着悲观、绝望的态度。但他也深知自己及世人若不努力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幸福的未来,这个世界是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故他也不是对事事都“乐观”而把一切都像若干基督徒般地“交付给主”或命运,简而言之,他只是个实际的人。而对人生中无数的起落,他喜悦地接受一切而参与一切,这就是中道。
  希望诸位不要以为本章讲的这些事不是佛法,或以为和修行没有关系,事实上这些才是佛法。修行若不懂这些,佛法根本修不起来,更不要说深入了。佛法流传了二千多年,已和许多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多元化的面貌及传统。其中不少传统是颇不合乎缘起中道的。我大略地提出了其中两个极端——神秘主义与玄学化——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反省,看看这两个东西在20世纪的今天是不是已成为佛教中的“二边”。
  这个看法并非出于佛经或论典,而是我个人修学的浅见。当初佛在世的时候,修行人的心态及整个修行的文化环境,和现在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当时许多现有的教派尚未成立,佛教也尚未和中国及其他文化相融和。故以整体的修行环境而言,当时的“二边”和现在的“二边”可以说并不完全相同。举例来说,当时有无数的人修苦行,苦行就成了当时佛所说的二边之一。而今天的佛教已发展出了大乘诸教派,而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性格已成了大乘佛教中相当可观的影响力。中国文化一向是有温柔敦厚的传统的,中国人也早已经历过儒家中庸及王道文化的洗礼,而早已有了不走极端的性格。故当佛法传到中国时,中国人把它和自己本有的文化相融和,而给予再发挥和再整理。当整个大乘文化成熟时,修行环境及修行心态已和当初佛在世时有很大的不同。
  故我以为今天讲“中道”,若真要讲得深入,就一定会有和原始佛教不一样的地方。倒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自成一家而讲得不一样,而实在是因为中道所依的现实环境不一样的缘故。讲得不完全一样并没有关系,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该做的是用佛所发现一切无碍及深观缘起的智慧,去了解时代,认清在当代佛教中存在的二边,并在认清后能远离此二边,如实地行中道,才是在20世纪的今天弘扬佛法的大着眼处。我所言,也许有未臻完全之处,但我认为大家应往此一“找寻时代之中道”的方向努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