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教对于未来社会宁静人类和谐幸福的贡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悟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对于未来社会宁静人类和谐幸福的贡献
  释悟明
  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在人群中由于社会状态下断的变化,所谓幸福的追求,社会的和谐,世界和平的促进,因而在世界各地就有种种不同的现象。有人或多或少有幸福,有些地方或多或少有其和谐。所可憾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没有了,小之是个人间的斗争,大之是国际间的战争。除了个人的贪、嗔、痴三毒害,再加之彼此间的排斥与征服,在自然的天灾之外,这人为的祸乱就更可怕了。
  释尊就人类生活在历史上所累积认为人生有缺陷,因说一人身难得”,要人们能珍惜自身的生命生活和生存。另一方面悲观的说这世界是“五浊恶世”,要人们能行八正道,在八正道中求得幸福的人生。而结论是要人们于世出世两者中,以求一戒、定、慧二二学的修持,俾在这一期生存中得到正果。
  虽然如是,但众生心性各异,有心的人,如不能兼善天下,也就只好独善其身。而于世界未来认为忧虑乃至生起悲愿之心,或多或少总是有的。
  说到忧虑,事实上给人类的教训,是物质生活超越了精神生活。而两次世界大战,毋宁说就是物质生活的争夺所引起。世界人类遭了这两次大战的祸乱,痛定思痛,也就有人因为物质发达的过度起于西方的科学发达,这样偏差的发展物质生活而将人与人间和谐关系予以淡薄了,于是就有“西方没落”之说。
  “西方没落”,并不等于“东方兴起”。这在我们东方人看来,西方人既知有了没落,即当自身奋起以期兴起。西方过去有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在这一次运动中,就有过一次好的兴起。这兴起的是什么?可说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可说就是在“神”的观念中,“人”被发现了。“人”既被发现,于是知识发达了,信仰自由了,民主制度也逐渐建立了。假如说今又当兴起,则兴起的,则是在物质的过重中,再把“人”珍视起来。人们间只见“物”之来往,不见人性间的“善”之和谐共存。这“物一的观念比“神”的观念更坏,所以从物质生活以救精神生活,较之过去的兴起,更为重要。
  关于“人”的发现,发现最早的是释迦世尊在婆罗门神教盛行期中,为今世界中第一次发现的。佛教有五乘佛法之说,五乘中有“天乘一,“天乘”即是“有神论”。是应与其他四乘并存的。这是说佛教并不排斥神教。就是“慈悲喜舍”的“菩萨乘”,因为基于“同体大悲”心,也无迫害的观念。佛教另有一心、色二法一之说。“心”是“心识”,“色”是物质,二者是相提并论而无偏失的。总之,外在的神,外在的物,可以各有其有,可以各是其是,佛教皆不予以排斥,佛教认为皆可同在。但佛教如以之互为比较,作深密的观察,为人生之正确的透视,则人的自身,人的自身心识,在自身中求幸福,在自有心识中不为物质所控制,乃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则是就“五蕴”、“十二因缘”、四圣谛”三种主要人生分析及求幸福与解脱之道,一旦“自性清净心”恢复了寂静,就成佛了。人类达到身心自在幸福和谐,社会自然的宁静。社会宁静,人类和谐,当能达到世界的和平。
  这对西方注重物质生活说,佛法的弘扬是重要的。在我们东方人看来,以佛法以挽救西方的没落是可能的。当然东方人,尤其佛教如何先行健全自己的言教与身教,更是基本的。如是东方对于世界人类的未来,这任务这贡献是许多人期待的。
  摘自《海潮音》第74卷第4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教的政治智慧
下一篇:佛教人生观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