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释尊的譬喻与说话》八——烦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田上太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尊的譬喻与说话》八——烦恼
  作者:田上太秀
  译者:美国佛教弘法中心
  (1)烦恼的总数
  顾名思义,烦恼即是烦索苦恼的意思。让人的心里烦杂,而陷入苦恼里,乃是烦恼的字义。通常川来表示心情混乱的状态。
  据说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的确,在印度的佛教文献里,也搜集若厂烦恼的类别,而表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但在释尊的说法里,倒不曾特别指示过。
  在古代的印度社会里,一百零八这个数字却用在念诵、数珠和钟等数U方面。在佛教以外的圣者们之间,也似乎认为这是很神圣的数字。
  所谓一百零八种烦恼,倒不是川一百零八的实数来表示烦恼,其实,—百零八是指多数的意思。不妨解释为烦恼多得几乎无可计量。
  所谓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冈为有这些烦恼存在,人生才会碰到形形色色的痛苦。总之,四苦八苦的苦恼,正是从一百零八种烦恼里产生。好像有些天资聪慧的僧侣以数学方式来说明烦恼。据他们的解说是这样:
  四苦八苦可以刚数字改成四九八九。如果计算出来,则得到4X9+SX9::108的答案。根据这样计算,可知四苦八苦里会产生一百零八种烦恼。
  这个例子显然想刚数学来解说佛教的教理,即使这样说明在学问方面没有特别价值,但在教化方面,倒不失为一种颇趣味的说明。
  (2)烦恼的绰号
  烦恼的本质显然不明白。到底恼人或让人心烦等心理作川是什么呢?实际上也很难自觉得出来。对于正在染上烦恼的本人来说,倒不是指他能白觉出烦恼的存在,即使只有一点点,当他有这个白觉时,恐怕是正处在跟烦恼稍有距离的状态里吧。
  佛经里也曾川譬喻来表达烦恼,使人藉此多少也能窥视烦恼的本质。
  (1)漏——泄漏,譬如从身体的毛细几或器官里,漏出汗水或汁等状态,可以看成烦恼。
  耆那教里,仍然川漏字来表达烦恼,使刚跟佛教一样的字。不过,耆那教认为烦恼是从外界侵入身体里面的东西,跟佛教观点不同。冈为耆耶教的立场是,存在不灭原理的灵魂是神圣而清净的东西,当肮脏的物质——肉体附著在灵魂上面时,这个肉体的烦恼会拴住灵魂,一点一点地入侵,持续如此,正是把烦恼流漏进去。
  相反地,佛教认为身体是由刹那间毁灭的五种要素(五蕴)所组成,身体上没有不灭的原理。那就是说,根本没有像灵魂那样绝对的实体存在。
  所以,佛教的观点是,烦恼并非从外界跑进来污秽身体,而是巾于本人的恶行,才会产生烦恼,它从身体里面流出来。站在这个观点看时,佛教倒不绝对地说人的本性是善,或恶,也不肯定表示净或不净?由人的行为来决定他的心是善或恶?净或不净?
  虽然,佛教以为烦恼是漏出来的,但并不以为人的心与身体在本性上属于不净。世人冈为作恶多端,才导致身心不干净,使烦恼流出来。耆那教以为烦恼是流人的,反之,佛教以为烦恼是漏出来的。
  (2)暴流——这是流出的意思,暴流是譬喻烦恼好似巨大的洪流,从心里流出来。佛经上说,烦恼如暴流。
  (3)结使——结是系上,使是让或令。两字合称结使。烦恼使人执著,好像绳索拴在事物上面(结),让人走向违反自己意志的方向,或采取意外行动(使)。结是指绳索拴起来的东西,不易解开。烦恼正像这种绳结,被事物系紧在内心的烦恼,很难解开来,而世人苦苦地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4)盖——盖指伞。譬喻遮住智慧的光芒,妨碍智慧活动的烦恼。犹如人站在伞盖的阴影下,无法判断事物一样,把心的本来面㈠隐藏起来,这种烦恼无异盖住眼睛,不能正视事物,才用盖来做譬喻。佛经上常常表示,人要除去覆盖,显出佛性,烦恼会把世人原来清净的佛性光辉覆盖得密不通风,难见天日,才刚盖做譬喻。
  (5)火——在印度,火的原字是aeni。本意是指吃掉东西,或破坏事物,但也能用做烦恼的绰号。凡被烦恼逼得焦头烂耳的人,最后连身心都会被烧成灰尘,用火譬喻烦恼,所以也叫做劫火(像宇宙性的大火灾)。
  在婆罗门的祭仪方面,以为火是神圣的东西,才会焚火举行祭仪。在拜火教方面,也把火看成神圣的东西,才会虔诚地崇拜火。但,在佛教方面不一定把火看成这样神圣,反而很轻视拜火的思想。释尊曾经批评说,如果拜火能够清净身体,使人从苦恼下得到解脱,或来世能够出生天界的话,那么,那群打铁匠也都能解脱或出生天界了。
  (6)轭——轭系指车辆的颈圈,把牛马拴在车上所用的柄。烦恼系冈为人们执著财物、名譬或地位等才产生的,人与这些事物交缠一齐,才会有烦恼。所以,烦恼好像车子的颈圈(夹板子)。
  (7)毒——自古以来,人类就爱把烦恼譬喻毒药,佛经里也常常提到三毒的烦恼。那就是冈为贪、瞋、痴(无知)等三者,在烦恼里给人害处最多,才叫做三毒。冈有贪婪的烦恼,才教以怎样布施?冈有瞋恚的烦恼,才教以惮定的工夫,因有愚蠢的烦恼,才教以智慧。三种烦恼以毒药做譬喻,释尊才教示布施、惮定和智慧三项德行。
  (8)箭——箭是指刺伤。有过许多例子把烦恼譬喻毒箭。古时候,原始佛经里有毒箭的譬喻。
  有一个年轻汉子被毒箭射伤了。身边的人立刻想替他拔箭;但是,一位婆罗门制止他们说,尚未查清楚这个年轻汉子的出身阶级、年龄,以及谁射的箭,箭的材质,箭尾的种类,和毒的类别以前,先不要拔出来,当他们正在调查时,年轻汉子却一命呜呼了。
  这段话在讽刺婆罗门的形式主义和规范主义,因为疏忽眼前应该立刻实行的事情,反而误了大事。替年轻汉子拔箭,乃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即刻治疗才对,以后再详细调查也来得及,结果执著不悟。释尊的教诫是,眼前该做的事,在于解决活的人的心所产生的烦恼。毒箭被喻为毒箭,它刺伤人的身心,现在立刻得拔出来,才是佛教的修行。如果再用别的方法来表达,佛教主张今生救人,不是等到来生才救人,用毒箭的譬喻,表示极恰当。
  (9)垢——水管内自然附有泥垢,水底也沈淀泥垢,衣服会染上污垢,身体的皮肤也会附有油垢,这些垢物全是不干不净的东西。原本是清净的地方,不知不觉出现泥垢,才用烦恼做譬喻。印度教的信仰是,世人身心的污垢,只要在神圣的恒河里洗一下,就会掉落、清净,然后解脱出生天界。反之,释尊却批评他们说,如果在恒河里洗澡能够清净身心的话,那么,那群每天定时用恒河水替人洗衣服的人,也都能得到解脱了。释尊教化他们,要避免迷信的信仰,遵循合理的精神。
  (10)稠林——稠林是指杂多植物生长茂盛的森林,有时意味生死的森林。误入密林里,找不到出口,就会死在里面。在密林里迷失时,不分尽夜,暗无天日,伸手不见五指。五肢遭到各类生物的刺伤、咬破,裂痕斑班。在烦恼里受苦的人,譬喻为误进密林里的人。由此可见,烦恼无异一片稠林。
  佛经里的确用各种譬喻来表示烦恼,藉此教喻烦恼的本质。
  (3)欲望的七种譬喻
  执著事物的心机活动里,会产生烦恼。要这个,想那个,希望一切称心如意,拿到手上的东西不肯放走,诸如这些欲望的活动,恐怕就是烦恼了。
  一般来说,“想要”的心态叫做欲望。关于这种欲望,在原始佛经里,曾用七件譬喻来说明。在巴利中部经典第五四哺多利经上,有一段记载简述于下。
  ㈠欲望好像尸骨
  且说一个屠宰汉把一片削得不留半点肉的骨头,丢给一条瘦弱且饥饿的狗吃。
  那只狗狼吞虎咽似地抓住骨头,好像能够解决饥饿的样子,殊不知它虽然执著那块骨头,也不能真正得到饱腹。同样地,人若成了欲望的俘虏,内心也不会有真正的宁静,感受不到永远的车福,充其量反覆在苦乐之间罢了。
  ㈡欲望好像肉块
  一只老鹰嘴里衔著一块肉要远走高飞。其他老鹰看见,都纷纷追来夺取。彼此为了抢吃肉块,而争夺起来,互相伤害、至死方休。由此可见,被同于欲望的人们,彼此因为贪欲,也争执、残害,叫苦不迭。所以,佛教说欲望无异一块肉。
  (三)欲望好像干草的火把
  如果迎风拿著干草的火把,会烧到手腕,甚至连身体也会被烧毁了。欲望支撑著自我,硬往前推去,好像迎风拿著干草的火把向前走,会毁灭身体的。
  ㈣欲望好像火坑
  有一个极深的坑,里面喷出熊熊的烈火。有一个人不想死,却被两个大力士拖著来,好像要被推下去的样子。冈为他不想掉下去,只好拚命后退。同样地,世人被欲望缠住,被欲望绊羁来到丧身所在,虽然竭力想逃走,通常都是为时晚矣。欲望好像火坑,要把人吸进去,身心都会被烈火烧成灰烬。
  ㈤欲望好像空梦
  在梦里看到的庭园、森林和风景,全都十分优美;梦里也能买到土地、房舍;梦里也能得到财宝金银;但若醒来一看,不过是一场空幻而已。冈为在梦里,全是巾欲望的眼睛所看到,巾欲念得来,受制于欲望,才去苦干;全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满足自己,才肯苦干实干,结果适得其反。醒来一看,原是一场虚幻罢了。所以,欲望犹如作梦。
  ㈥欲望好像借用物
  且说一个穷苦的女郎,向富家小姐借刚车辆,嵌有宝石的戒指、项链和衣服走出去。她到了㈠的地向人夸耀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得意洋洋·不料,富家小姐看到她的表现,十分不悦,就把借去的东西全都拿回来。穷困女郎立刻赤贫如洗,非常难为情了。欲望也像借用物,欲望不是人类的本性或所有物。一旦被欲望俘虏了,结果会受它的指使,失去自己原来的心智。
  ㈦欲望好像树上果实
  某村里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枝叶相当紧茂,而且果实累累。一个汉子走来,拚命摇动树枝,想要树上的果子,但却一个也没有落下来。他只好爬上树,摘了满口袋水果。正想要爬下来时,又来了另一个汉子,他心想,一个一个果实摘下来,不胜其烦,干脆用锯子把果树锯掉算了。果树倒下来。结果,树梢上的汉子也堕地死去。他对果实很执著,才落此下场。同样地,世人若成为欲望的俘虏,大家为了满足欲望,都要费尽心机,彼此争执,至死方休。所以说,欲望好像果树,人人都想要它,不死不休。
  以上简述欲望的七个譬喻,以后,大乘佛经也常用这些譬喻,当做宏法的资粮。
  (4)头脑活动与烦恼的关系
  有时候,因为受到某种震撼,或剧烈的兴奋时,会突然失去记忆,说不出,或想不起来,诸如此类的经验,时有所闻。尤其,心神动摇之际,简直完全想不起来,甚至连平时挂在嘴边的朋友姓名也都会忘记。
  这种突然忘记,或头脑活动迟钝,失去记忆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冈呢?关于这一点,曾经有一个婆罗门请教过释尊。当时,释尊曾用譬喻,逐一说明那些妨碍头脑活动的烦恼。总之,这些烦恼正是让人的头脑钝化、失去记忆的原冈。
  记载这段说法的佛经叫做“伤歌逻”,出自巴利相应部经典四六·五五。现在简述这段譬喻于下。
  某午,释尊住在舍街城祗园精舍里修行。一天,一个名叫伤歌逻的婆罗门来访,一阵寒暄之后,他说有事要请教释尊,待他坐下后,才提出下面的疑问。
  我的好朋友乔达摩先生呵!我曾经费时极久才能背诵的圣句,有时居然想不起来。反之,有时却突然记得起来。连记忆模糊的句子,也能轻易地想起来。乔达摩先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或受制于什么条件才引起的呢?请您赐教。
  释尊为了解除他的疑难,特地用精辟的譬喻来反复说明。因为文章颇长,也有部份重复,只好概要地说出来。总之,遗忘圣句的原冈是,无法辨别人我,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对方,处在错乱的状态下。这种状态是由以下五种烦恼引起来。五种烦恼是贪欲、瞋恚、昏眠(类似睡眠的愚钝)、悼悔(心的傲慢)和疑惑(不安的迷惑)等。
  释尊教诫说,凡被这五种烦恼所俘虏,而迷失自我的人,不能从这些束缚下得到解脱时,既不知自己和对方的利益,也不懂得双方共同的利益,看不见正常的事物,甚至也记不起神圣的句子。
  因有这五种烦恼在扰乱心神,对于自身的利害,别人的利害,以及双方的共同利益等问题,才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其他事情更不在话下;诚然,连平时记牢的圣句也都被阻碍似地说不出来。那是因为五种烦恼迫使头脑活动钝化,使判断力丧失的缘故。
  释尊为了要更浅显地让世人了解自己的法义,才运用下面的譬喻。
  首先,以水钵的水来譬喻心的活动和头脑的机能,再以红色、黄色和青色等各种色彩来譬喻贪欲,把沸腾起泡的水,譬喻为瞋恚,长满青苔的水草譬喻为悟眠,微风吹动,起了旋涡的水,譬喻为悼悔,泥土污浊,呈现暗色的水,譬喻为疑惑;总之,释尊正用各种譬喻来说明佛法。
  如果俯视水面,反映自己的脸,假定有各种颜色污浊水上,那就看不出自己的真面目了。同样地,凡被贪欲污秽的心,也不能正确地知悉事物的本性,或自己的本性。
  同时,水热沸腾、泡沫漂浮,也照样看不清楚自己的本貌。同样地,那颗被怨恨、嫉妒等嗔恚扰乱的心,也无法正确地识别事物的本性。
  一旦被长满青苔的水草遮盖,水面当然反映不出自己的长相。同样地,贪求睡眠时,只有追求短暂的梦,而不想看到现实的真貌。可以说无心面对现实。
  再者,漩涡的水面上,不能反映自己的容貌。同样地,心神傲慢,始终镇定不下来,也照样不能正确地分辨事物。
  在垢污混浊的水面上,也反映不出自己的脸形。一个人如果常常怀疑事物。失去信心,就会心神不安,一直迷惑!再也不能沉着地注视事物了。
  以上是佛经上的概述,但在这些譬喻里,有一项共同特点——心因为外界的刺激,才会呈现形形色色的脸。这倒不是说心的本性属于干净或不干净的问题,而是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对外在的刺激起反应,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的见解,无疑是释尊对于心的教喻。
  (5)泥菩萨
  在大乘佛教方面,他们有一种不同于原始佛教的心性观;他们的教喻是,心的本性原来很清净,这种本性即是佛陀。自己要有一种强烈的自觉——将来会成佛,同时,也要有一种本来具有佛性的信念、决心过著严格的修行,迈向成佛的最高理想,这样致力于利他慈悲行的修行者,才是大乘佛教所谓的菩萨。菩萨要实践两个层面,一个是显现被自己隐蔽的佛性,另一个是发誓渡救天下众生,让他们都能成佛。
  虽然,佛性寄寓在自己的身上,闪闪发光,奈何被烦恼覆盖著,致使凡夫看不到它的真貌。大乘佛教的教诫是,显现被烦恼盖覆的佛性,待自己瞧见或明白其真貌时,即表示成佛了。在这种情况里,烦恼意味著遮盖,藏住佛性的东西,它附著在佛性上面。譬喻为遮盖㈠光的黑云。
  现在,让我来介绍这些著名的譬喻。冈为释尊曾用九个譬喻解释佛性被烦恼遮住的情形。这部经属于一种思想体系,其问传承九个譬喻,它反而成为固定的方便,得以解释佛性与烦恼的关系。
  在佛性论卷四,定性论卷四也能看到这些譬喻,其原来形态曾出现在大方等如来藏经里。
  现在开始介绍九个譬喻。
  (一)譬喻为莲华
  譬如莲华初开,不论颜色、花办、叶、茎和形状等,十分美丽,人见人爱;但若经过一段时日,待蓬华枯萎时,谁也不屑回顾它了,烦恼也不例外。烦恼因为心有灰尘才会产生,待灰尘消失,烦恼也会同时散去。烦恼正好被喻成莲华。烦恼遮住佛性,迷惑天下苍生。当烦恼的莲华被吹散时,佛性也会呈现出来。
  所谓莲华,在佛教里,常用来表示佛菩萨的座位、生性洁白、出自污泥而不染,所以,常用它来譬喻佛菩萨在烦恼污秽世界里的形像。这个意思是,莲华即佛的象征。但在这里的譬喻是,莲花好似烦恼,显然应用莲花在坏方面的意思。莲华与法间的关系,恐怕接受佛教以外,古代印度华休奴神话里那种莲花的意思。冈为它指出华休奴神会产生莲华,莲华里有梵天,他会创造万物。
  那篇神话里的莲华与梵天,射影出这里譬喻为烦恼的莲华,以及从此产生的佛性。那就是说,莲华枯萎,自己的本性——佛会出来救渡众生,这种观念来自下面的神话,即那位出生莲华的梵天会创造万物。
  ㈡譬喻为蜜蜂
  眼见蜂运甜蜜过来,伸手一摸,就被刺中,毒性侵人体内,同样地,心里起了烦恼,一旦接触它,会立刻受害,以至毁灭自己的身体。佛性被譬喻为甜蜜,毒针或毒性被喻为烦恼,而佛性被烦恼层层遮住,才显现不出来。所以,烦恼好像蜜蜂一样。
  ㈢譬喻为术糠
  譬如白米被一层米糠覆盖著,不太好吃,同样地,当佛性被一层烦恼遮住时,人也会迷疑失神。
  ㈣譬喻为粪尿
  譬如纯金的硬币,混进屎尿里,谁也不会注意到它是纯金。乍见之下,都以为它肮脏极了,不屑再看。只有些有识见的人,才会注意那是一块纯金打造的硬币。同样的情形,佛性原本清净无比,因为混进烦恼里,看来才会变成不净,使大家不知它的真象,意识不到自己的本性,以至迷失、误尽终身。
  ㈤譬喻为大地
  且说一个穷家女,家里既无家财道具,一贫如洗,又没有一件东西可以变卖,可怜透顶。有人一再问她还有东西可以变卖吗?她只注意到地上物。事实上,她不曾发觉地下还埋藏金银财宝。只要她发觉了·可以一跃为大富婆。冈为这位可怜的穷家女没有发觉金银财宝被大地盖覆著,才会受尽世间的贫困之苦,同样地,大家冈为不曾挖出被烦恼盖住的佛性,才会受尽生死的苦痛。
  ㈥譬喻为芒果的种子皮
  譬如芒果种子发芽时,一定会冲破表皮。芽种一直隐藏在表皮下,被表皮紧紧包含起来。同样地,佛性也譬如芽种,表皮譬如烦恼,佛性始终被烦恼包含著,如果不撕破表皮,本性当然不能开发出来。世人要注意到真实情状,设法使内在的佛性显现出来,也就是打破烦恼皮层,才能显现出佛性。
  ㈦譬喻为玻布
  如果在一只破烂不堪的皮包里,塞满金银财宝的话,那是多么不对称。即使要送东西给人,倘若用一个恶臭破烂的布包裹著,对方也不会高高兴兴收下来。烦恼对人类来说,无异一块破布。金银譬如佛性,烦恼譬如一块破布,臭气冲天,谁也不爱碰,我们岂非正被那块破布包裹著吗?我们自觉不出体臭,同样地,我们岂非不曾意识到烦恼正在包含著自己的佛性吗?
  ㈧譬喻为穷家女
  一个穷家女的胎里怀著帝王的骨血,十月期满生下一个王子了。纵使王子产白一个穷家女身上,他依然是国王的骨血。因为他的本性——血液来自帝王。诚然,佛性寄寓在烦恼里,即使它显现出来,也不会被烦恼所污染。
  ㈨譬喻为模子
  刚模子铸造的金像,即使在模子里凝固完成,倘若不将模子撕破,也照样取不出来。同样的情形,在硬固烦恼这个模子里,即使铸造了佛性,也得破坏烦恼,才能取出本性来。但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佛性类似烦恼的形状。只不过表示佛性存在烦恼里面。
  由上面诸类譬喻里,可知人有本来的佛性,那是无法比拟,也是无价之宝,它却被烦恼隐藏起来。它并没有被烦恼污秽,不会被破坏,不会变质,也不会变形。反之,它是不变、清净、很坚固、一直维持本性。它的本体在佛教里叫做佛性,或如来藏,甚至称为法身。
  (6)烦恼是成佛的种子
  人人皆有佛性,这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大乘佛教主张,世人不能自觉出佛性时,会飘浮在迷执界里;反之,发觉到佛性时,才能成佛。
  总之,所谓大彻大悟,无非是发觉到自己的本性,并非知悉所谓神,或绝对者的实体,也不是沐浴在他们的启示里。所谓成佛,即是知晓到底迷执什么?知道了迷执,等于成了佛。佛是存在烦恼的泥沼里,沾上了泥。上述的九项譬喻,即是这个意思。
  在大乘佛教的教理里,烦恼成了觉悟的资粮。因为烦恼是前往悟境的障碍,所以必须要驱除,烧毁它;然而,大乘佛教却不把烦恼看成坏物。因为他们认为烦恼也在觉悟里面。觉悟不是跟烦恼扯不上关系,而是有烦恼的觉悟。
  从这个观点来看,大乘佛教倒不以为修行的臼的,在于消除烦恼,反而想要利用烦恼了。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做升华,那是要利用某种心理状态或性格,设法改变成别种行为与心理状态。譬如有人习惯敲敲别人的头,或打人的脸,喜欢打架,不妨让他成就一位摔角好手,有些孩子喜欢舞棍弄棒,动不动爱打人,不妨教他学习剑道,诸如此项的例子,倒不一定要斥责他们所谓的恶习、坏念头等坏处,或强力矫正他们,不妨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走,服从正确规则,达到理想的人生途径。年轻人身强力壮、性欲旺盛,这时候如果任他们游手好间,无所事事,自然容易学坏,为害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动不动大声斥责,当面矫正,不如尽量让他活动身体,出力流汗,教导他运动或工作,向体力的界限挑战,使他发泄精力比较好些。设法引诱他的性欲朝往别的方面发展,照样利用他旺盛的精力。
  正面的压力愈强,弹簧的反弹力也愈大。同样的道理,欲望愈多,其反动力也大,不如利用这种力量往读书或体育方面发展,才更有意义。
  修行佛道也不例外,对世俗的欲望,或性欲愈旺盛,反向修行的心可以说更炽烈。在修行佛道方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怎样处理性欲?
  佛教里所谓梵行,即是清净修行的意思,亦指断尽男女性关系的修行。性欲会成问题,对于佛教修行者来说,几乎都在年轻时代·所以,怎样让性欲升华?无异是出家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或许有人以为不能人道者过修行生活,在性欲方面应该会很轻松才对,殊不知这种不能人道者根本不允许进入教团里修行。要进教团也有规则,凡是身体有障碍的人,规定不能过团体生活,同时,他本人也无法忍耐严苛的修行,基于这些顾虑,才不允许他们加入教团。或许有人怀疑,不能人道者何故不允许加入教团来呢?不妨这样想,凡是没有性欲的人,压抑它,反射行为的力量很薄弱。
  由此可见,对个人来说,欲望,尤其是性欲一直被看做觉悟的丰富资粮。大乘佛教以为烦恼会使人成佛,所以,也把它看成一种肥料,从这种角度来看,不难明白佛在烦恼里会染上泥巴的理由了。不过,这也不是说没有问题存在。那就是为什么佛能渗入或混进烦恼里面呢?
  从佛教的教理来说,佛乃是白利与利他两种实践方面皆有成就的人,并不是只让自己成佛,也为了让其他人成佛,而开辟成佛之道的人。
  再者,佛是灭尽一切烦恼、超越世俗,成为永恒的生命与法则,并以真理的身体存在人间。有人怀疑,如果佛是这样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那么,对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无异是缘份很遥远的人,高高坐在云端上,或是超人性的存在者了。这样,佛说教诲天下众生,到底要怎么教诫呢?
  实际上,佛不是纯粹得没有半点儿污垢的人。从凡夫的观点看,佛的清净身心是无可比拟的,但也还有丝毫的烦恼没有断尽,也就是尚保持些烦恼的意思。这种烦恼叫做伏惑。惑指烦恼,也就是潜伏些微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要救渡一群凡夫,必须要有些线索才行。这个潜伏的烦恼,也就成了佛与凡夫间的管道了。佛透过这个伏惑,才知道凡夫的心理、悲哀与痛苦。由于伏惑的存在,佛才能住在凡夫的烦恼世界里,替代他们忍受苦恼与悲愁。佛会在烦恼里沾上泥巴,混进里面来,正是冈有伏惑的存在所使然。
  大乘佛教说,烦恼是如来的种子,其所以如此,维摩经里有一番解说,里面有明白的譬喻。例如文殊菩萨与维摩居上之间的对话,十分精彩。
  文殊菩萨说,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哲学,跟佛教的观点格格不入,不过,其中的六十二种想法,和人们的所有烦恼,都是成佛的种子。
  反之,维摩居士问:“怎么说呢?”文殊菩萨回答如下。(概略介绍)
  譬如在高原的陆地上无法培植莲华,反而在低湿的污泥里,能够生长莲华;同样地,惟有生活在烦恼的污泥里的凡夫,才能注意到佛性。
  如把种子撒在空中培植,始终长不出芽,但若撒在粪土里,会很快长得很繁茂;同样地,惟有沈沦在自我中心那种生活里的凡夫,才有坚强的决心要成佛,而且注意佛性的存在。
  譬如人不跳入大海里,就拿不到价值连城的贵重珠玉,同样地,如果不跳追烦恼的大海里,显然得不到一切智慧那种宝贝。
  所以,所有烦恼都是如来种子。烦恼不是要被排除或断尽,而是必须培植的东西。没有烦恼,不能成佛。因为人被烦恼污染,才有成佛的可能。这个观点似是而非,但主张烦恼必须要爱顾。
  《菩提树》1992年第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