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略谈《心经》的生命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亚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谈《心经》的生命观
  王亚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在全世界所有的物种中,只有人是高级智能动物,也只有人主动地对生命现象、对生死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体察。当某人去世后,人们赠之以“一路好走”、“永垂不朽”等等,表明了人们对生命依恋的普遍性。事实上,“一路好走”、“永垂不朽”等词语只是一种希望和假托,我们也知道,和宇宙相比,人类的生命历程非常短暂,世界上不可能有永存的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但是,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这是人类的本能。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对生命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超越生命现象的途径,并坚信本宗教的这种期望的可能性。这是宗教诞生、发展、演变并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之一。在这一方面,佛教的生命观可能是诸宗教中最复杂的,以一套非常精致而又庞大的理论体系阐释自己的生死观和生命观,提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解脱之路。同时,佛教也大概是全世界经典最多的宗教,南北两传的经典数以万计,但生命观一直是其中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和根本课题之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生命观在东方文化中有典型的意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有广泛的影响。
  《心经》言简意赅,是佛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经典,流传很广泛。这里以《心经》为例,对佛教生命观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增进对佛教生命观的了解。
  关于《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六个字“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的汉字音译,简单意思是“智慧到彼岸”。之所以不用“智慧到彼岸”,从含义上来说,这6个字所代表的不是普通的“智慧”和“到彼岸”,另有佛教所特有的理论指向。从技术上来说,中印语言文字完全不同,印度文字是字母拼音结构,一词含多义,而且在表述上词性兼具,无法用汉字“智慧到彼岸”五个字的主动宾结构来简单诠释。所以古代佛经汉译就有“五不翻”的约定,即秘密、多义、此无、顺古和生善。例如“般若”和“智慧”,“般若”的表述可产生尊贵生善的效果,相比起来,“智慧”两字则显得直白轻浅。(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
  “心”的意思是中心、纲领、要旨等的含义。一是此经统括了般若类经典的要点;二是表示的是佛性的常住真心,亦即如来之心,不是我们凡俗所说的生理之心或意识。《心经》,以破空显现实相般若为旨归,文字虽短,但言简意赅,内涵却非常丰富,总结归纳出了般若学主要的理论,所以也是大乘空宗的代表性经典之一。由于经中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加之文字短,译文流畅,朗朗上口,又是由观音菩萨所说,因而极受东土之人欢迎。尤其唐宋时代,《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几乎妇孺皆知,坚定了不少人面对困苦时的信心。
  《心经》只有一卷,汉语译本很多,宋代之前约有8种,以后秦鸠摩罗什和唐代玄奘的汉译本较为流行,以玄奘译本为通行本。《心经》的主要内容以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的开示为讲述形式,虽然只有短短的260字,但体例完整,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都很清晰。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为序分,之后至“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正宗分,再之后至卷末为流通分。全经以般若理论贯通,逻辑按不同层次推进,阐述逐渐开阔。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和方便般若虚实分明,最后显现破除空执,得佛性真如之途径。
  以众生为本的平等观
  《心经》的授受对象是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但在精神上是以众生为本作为指导。
  例如“菩萨”二字,即经中的“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就是“觉悟有情”,“有情”的意思就是有生命的众生。使所有众生脱离苦海,脱离生死流转,从而成就佛道是佛教信徒的使命。
  佛教中所说的“有情”,其概念应该是很宏观的,内涵很广泛。佛经中把有情生命的开始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类,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是就其基本性质而分,并非一定拘泥在“人”的形式上。在这里,“人”起到了符号的作用,他的内涵应当包括所有有生命现象的个体和物种。正如地、水、火、风“四大”一样,指组成万物的四种或四类基本物质的性质而言,并非是指所有物质统统由这四种物质组成。在这里,“四大”也是一种符号。当然,人是现实社会的主宰,是现实社会众有情的代表,也就是代表了众有情生存的主要的矛盾。人的问题解决好了,自然界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而佛教虽然以了脱人的生死为目的,但也不排除其他生命,对其他生命个体与物种也抱着同样的慈悲态度。人在六道中轮回流转,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无不演示着同样的成、住、坏、空的过程。
  还有,《涅槃经》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也是讲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是在自己的因果业报中轮回。从这个原理出发,人与其他众生是平等的,人应当尊重其他众生,尊重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同时,人在世界上也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此有故彼有,同理,此无故彼无,人类需要依靠其他物种来维持生存。动物、植物甚至许多低级生物,都是人的伙伴,与人一样经受着生与死的过程,可以说都是人的生命旅途中的朋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价值不仅没有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之类的差别,就连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也并不能高贵一等。因此,从佛教的角度讲“关爱生命”,也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应该包括除了我们人类之外自然界所有有生命现象的个体和物种。
  无我与无常:生命现象的空性
  《心经》的主旨在破我执、显佛性,与无我、无常的普遍规律是一致的。
  经中观自在菩萨首先利用方便般若讲到五蕴皆空,并以色为例,讲到色与空的关系,再进一步由此出发讲到“诸法空相”,并阐述这种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根本属性。即如经中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又叫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指的是人与外界发生关系的五个过程和阶段,以色蕴为首。空是空性。菩萨以色为例,详细解释了色相的虚妄不实,而其他四蕴也同样。但是,佛性本有,五蕴的本性即为佛性,只是被蒙蔽而已,所表现出来的外相是没有自性的。如果以般若破除,即佛性显现,五蕴同为一体,没有分别的自性。所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些六根、六尘以及六识也一样,十八界都是虚妄不实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里说的是十二因缘,中间省略了十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在佛教传来之前,我国传统的生命观中没有这些思想,这些都是全新的理论,是佛教独有的生命观研究成果。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是佛教的因果定律。十二因缘缘缘相续,互为因果,组成一个链条。由“因”来分析,“无明”是“行”的因,而“行”又是“识”的因,依次类推,“生”为“老死”的因。由“果”来分析,“老死”是“生”的果,“生”为“有”的果,“有”为“取”的果,等等。这些都是因缘才流转变迁,必须借助其他业力才能存在。正象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黑”就无所谓“白”一样,“上”和“黑”都没有自体的本性。而十二因缘本身的这种联系更是如此,因而也都是“无”。
  这里可以联系到“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来理解,因为从理事上《心经》与三法印是一致的。“法印”者,是用来验证是否符合佛教的宗旨,可以称之为佛教的最高原则。简而言之,“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万事万物无常态,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个体,都在一刻不停的动态中不断发生变异。“诸法无我”的“我”就是哲学上所说的“本体”。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的背后没有一个绝对的主宰者或操纵者,当然,也没有一个可以独立存在而不受其他事物影响的个体。因为这个个体的本身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在运动和变化中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自然,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存在只是一种相对的外相,是心识所现。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这两条法印从意思上理解,与我们所说的科学知识的精神相类似,很客观,也很辨证。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则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轮回的状态,是佛性的本质,用我们世俗的知识比较难以理解,而这正是佛教信仰所追求的终极性的最高境界。
  从三法印再来看《心经》中“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就比较容易了。“苦、集、灭、道”是著名的“四谛”。“谛”者,意为真谛。“四谛”,就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娑婆世界的四条最基本的判定,其中以“苦”为中心。人生烦恼不断,一切皆不自由,一切皆因缘流转,所以才有人生皆苦,“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之说。至于人生的苦,佛教有“八苦”之归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离别、五蕴盛。这些都是由心而生,因业报而起。从日常生活的常识来理解,就是与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有关,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而是虚妄不实的。世俗的智与愚、得与失、是与非等等,也与此相同,没有恒定的自性。这就是“无智亦无得”的道理。
  佛性本来是清净的,人的心体的本质也本来是无漏的,由于有了后天的污染才有漏,才认识不到佛性,所以要修“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以祛除污染。污染祛除了就“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在这里,“究竟涅槃”的意思就是脱离了苦海,了脱了生死。
  * * *
  以上以《心经》为例,从生命观的角度简要谈了佛教对生命现象的看法以及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我想,应当有两点启发。其一,佛教的生命观和其他理论一样,非常复杂,有很多经典来论述,但通过对《心经》的了解,至少可以看出来在生命问题上,佛教以缘起性空和轮回观念来应对,对生死的态度是比较豁达的,有值得借鉴的积极意义。其二,以人为本和以众生为本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应当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与其他生命个体和物种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这种演化有内在的规律。人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就会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在这里,很难用简单的唯物或者唯心的二元论来认识,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未知的领域依然很多,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很肤浅的阶段,离自由的王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远未达到富裕自如的程度,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努力发展经济的今天,更需要从普遍意义上来理解“关爱生命”的哲学意蕴和社会价值,不仅要关爱人的生命,还应树立关爱一切生命现象的理念,从而促进人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
  2007-9-20于西安吉祥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