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浅谈佛门对学佛对象的教育经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静涵老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佛门对学佛对象的教育经营
  静涵老师撰
  现在,该是要提到正题了。前面我曾经说过:与其说佛教教育要怎么教,不如说我们在家居士要怎么学,为甚么我要这么说?因为台湾现阶段的佛法教育,常常就是以方便开示和讲经法会的场合,在家居士才能听闻一点法要。大家知道,要受完整的佛学教育就应该去佛学院,但是上班族的在家居士怎能腾出几年的时间待在佛学院呢?看来,要在法师开示和讲经以前,我们不得不要先有点「预习」才行了。
  一套完整的系统化学佛的教育体制,早就应该要建立出来。事实上,太虚大师在民国早期已经提出,但何以在台湾未能推广开来,一直要到《菩提道次第广论》来到台湾,台湾的佛教界方才察觉到佛法教育确实需要从根扎起呢?原来,这与过去中国佛教从唐宋以后,禅宗大盛情况有关。由于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经教不是禅门教育的重点,而是如实修行。在禅门里不是机锋相斗的公案,就是不倒单的坐香参学。禅门强调安静,从此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风貌,强调生死解脱,即使禅师出家多年,没有参出东西来,也是不敢开口。在这样的风气下,自然经教研究发展的脚步十分缓慢。净土宗继承了这个风气,平日就以念佛为主,将全部功夫放在临命终的那一刻,虽然普及,僧俗都重视临终往生,经教的钻研又再次忽略。
  强调修持的中国佛教在宋元以后,虽然在实修实证上面建立了良好的风范,但是长期忽略经教体系的建构与教学结果,就是宗风衰微。由于参禅的人多,开悟的人少,而念佛的僧俗又太重视往生,所以全副功夫都在念佛,研读经教常被视为浪费时间,所以会说法的法师就越来越少,整个佛教的寺庙就发展成经忏法会的基地,有的甚至变成了父死子继的子孙庙。这就变成了民国初年,太虚大师要亟力改革的重点。
  台湾佛教发展到今天,佛教院校林立,教育也受到重视。回顾这一段历史,确实不能不承认,佛教在唐代会昌法难以后,钻研经教的宗派没落,强调修证的宗派兴盛,事实上与佛门本身的功利思想有关,修持与开悟,常被视为弘法的成绩,也被信徒看成供养的指标。不可否认,到今天仍有这样的思想存在。事实上,大概很少有人去想:这对佛教的流传,利弊如何衡量?
  对于出家众来说,生死是大事,但对在家信众来说,生死不是大事,怎么样安顿生活才是大事。对象不同,在教学态度与方法上必须有所分别。出家众要怎么教学,这里暂且不谈。不过出家一定来自在家,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的在家众,是不一定会有正知正见的出家众的。在家众的教育必须与出家众教育有别,假如不去区别,这个后果,大家只要看台湾的殡葬仪式当中有所谓的「师公」,也就是在家人穿出家僧袍,念诵佛教经典,举行佛教超度仪式的强况就了解了。如果出家人只会诵经,敲法器,在家人看个几遍,经过出家人指点,学起来并不困难。可是在家人的心理上就会说:这种东西,我也会,就会从心里面看不起出家人了。
  前面提过,僧伽的佛学教育体系,在太虚大师的全书里面已经建立,是一套很大的教育体系,大约以三十多年的时间作为经营。僧伽教育体系的建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参考。现在我则进一步提出在家人的佛学教育观。
  首先,我们先了解:佛法的特质在离苦得乐,自然不能让佛法成为学习者的负担。在家人,依照对佛教观感,大约可分成三种类型:
  一是不信佛的;
  二是想要入佛门却又找不到门道;
  三是入了佛门,需要佛门的知识;
  四是已经入了佛门,受了在家戒(五戒、菩萨戒)的在家行者教育;
  五是出家前的预备教育。
  一般佛教界的在家居士教育,大多对象是以第三者开始。不过教学内容大部分都融成一味,没有分别。因为在家人程度不一致,听法吸收的重点不同,假如弘法者不加以区分,内容上,在家人则容易混淆。有些连佛法都不知道,一下子就让他们参加佛七,有些人根本就没有佛法基础观念,一下子就要听高深的经典,这样子,很容易造成大众一个心理:佛法好深!好复杂!然后僧众都强调要在家人常参加法会,在家人就想:到底我要参加多少法会?一贯道干脆告诉大众:这叫做「考试」,要信者不断接受这些仙佛们的各种「考试」,用这种方式去安顿人心。而国内佛教界,佛弟子们一定都耳熟能详,刚入佛门用功的时候,一定会遇到种种不如意,不顺心的感受,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被安上一个名称,叫做「业障」。这种「业障」是几乎每个学佛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是:「业障」是必然出现的吗?生活出现的不顺畅现象,果真是「业障」?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到底什么才叫做「业障」?如果出家僧,或弘法者对于在家信众的「业障」问题,没有给予妥当辅导,那么在家人退道心,生邪见也再此时。国内弘法者常常把「业障」与过去生的「冤亲债主」连结上来,于是初机学佛会立刻感受到,自己身边多了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鬼神众,于是生活上观念就会起了变化,得学习如何和这些「业障」的众生们打交道。
  事实上,从不信佛到接受佛法,对于弘法者来说,是一段不可忽视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就决定了外人对佛教的观感,与学习者自身的正见是否建立的部分。我以为对于不信佛的人来说,他们最想知道的应该是佛法的轮廓,以及佛法的探索主题,与文化的相关知识,要言之,其实不信佛的人是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来看佛教。
  那么佛教可否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呢?大家如果听过开示,或是常走佛门道场,大概都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你一定前世有佛缘,有善根,才会到佛门来。」其实,众生都有佛性,哪里需要一定前世有佛缘,才会到佛门来呢?不过我们真该想想,这句话其实也拒绝了一些「没有佛缘」的人来信佛。何必说佛缘?佛本来与所有的众生都有缘的!
  没有信佛的人,适合从佛教文化开始认识起,有点佛法的小百科性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佛陀,什么是菩萨,佛教的分布地区,佛门的生活,佛门的观念诸如此类等等。等到真的对佛法有兴趣,再来教授佛法的概论,与相关初机经典。若真的兴趣不减,就教授修行法门,劝请参加法会,体验佛法的滋味。如此一步一步,再劝导受持五戒,皈依三宝。事实上,佛法是教育之法,既然如此,佛法就应该要有系统化,要有学制,要有学程规划,也要有教学设计等等诸多教育的工作与规划才行。
  如果佛教想要吸引年轻人,就一定要让年轻人知道,佛门是入快乐之门,一个充满「善良」与「正确观念」的园地,来这里能和许多善人聚会的好地方。换句话说,世间上的好人都来到佛门,这样家长放心,也会引导孩子们来佛;而不是「解决业障」,「办道」的地方。佛门的形象很要紧,不然大家会认为佛门,即是一个和鬼神与冤亲债主的办事处,这并不是佛教的本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学佛杂感
下一篇:用五明对治无明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