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
文摘或提要: 本书从中国古代宗教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中,发掘有关人生修养及道德教育方面的思想,对于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新时期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序 赖永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隐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因此,对于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很有必要深入到宗教文化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成败,使宗教文化的中积极有益的文化成分,服务于新时期的道德文明建设。《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正是从道德教育与人生修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新时期的人生修养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的宗教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现实人生的。儒家文化的人生追求,决定了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儒家文化的这一人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对待一切外来宗教、文化的态度,所以,当印度佛教初传中土之时,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问题。

从表面现象看,印度佛教不象中国文化那样,局限于现实的人生层面,它的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多地是指向"彼岸世界"的。但是,由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本怀,是着眼于人生的,因此,尽管在佛教传入中土初期,儒佛二家在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曾发生过尖锐的对立与冲突,但后来终于以关注人生为契机,逐步实现了中印文化的历史性融合,形成了历史文化的新成果。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掘出其"济世而超然"的文化新质,中国佛教则逐步走上了"超然而济世"的道路,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三教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其关注世间、关注人生的思想特点。
《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从中国古代宗教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中,发掘出大量人生修养及道德教育方面有关思想,这对于人们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等,将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004年6月于南京大学

自序 苏树华

自1993年以来,我开始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与研究。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细致地思考与研究,使我逐步地认识到,佛教文化在本质上并不属于"人神二元论宗教",佛教文化是以宗教文化的形式表述的独具特色的"心性哲学",这种特殊类型的"心性哲学",具有丰富的人生修养的内涵。

正是因为佛教文化是宗教形式与人文内涵的统一,所以,我们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佛教文化。第一,从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上来看,佛教文化属于"舍此岸、取彼岸"的宗教文化。在佛教文化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里,既有痛苦烦恼的此岸世界,也有自在解脱的彼岸世界。既有随相流迁的六道轮回,也有如如不动的一真法界。第二,从佛教文化的人文内涵上来看,佛教文化属于"即事而超然的心性哲学"。在佛教文化的引申内涵里,此岸世界代表着愚昧无慧,彼岸世界代表着智慧解脱。按照佛教的说法,由此岸世界而到达彼岸世界,无非是心理上的一个转换。无论是从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上来看,还是从佛教文化的人文内涵上来看,佛教文化都有着丰富的人生内涵,都有着独特的德育功能。不但印度佛教如此,自中国文化也是这样。
人类有史以来,宗教文化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直到人类文明的今天,宗教依然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要素,它依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倡导人类的道德文明,因此,对于人生修养的研究,就无法回避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我们对中国宗教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目的在于把握中国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为新时期的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提供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借鉴。

从表面现象上来看,中国文化不象印度佛教那样,追求宗教上的那个彼岸世界。中国文化中的各种观念,包括中国文化中的宗教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现实人生的。中国文化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中国文化的这一人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对待一切外来文化的文化态度,所以,当印度佛教来到中国的时候,它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适应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性质。

从表面现象上来看,印度佛教不象中国文化那样,局限于规规矩矩的人生层面。印度佛教的各种观念,包括它的道德观念,它的价值取向是指向"智慧解脱"的。从表面现象上看,印度佛教属于"佛本位"文化,中国文化属于"人本位"文化。正是因为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在表面现象上的差异,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本位"与"人本位"便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中国文化的"人本位",容不得佛教文化"佛本位",中国文化的忠孝仁义,容不得佛教文化的"出世行相"。中国文化以自己的道德规范为标准,以为佛教文化是违背人生道德的,因此,形成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对立。

在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中,中国文化不但没有把佛教文化退回天竺,佛教文化反而在中国获得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佛教文化借助于中国文化中的相同之处,逐步地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衔接。第一,佛教的六道轮回之说,以及超越六道轮回的实践方法,击活了中国人潜意识里的"宗教观念"--希望人的生命不是一个断灭,而是一个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的永恒存在。佛教文化的"出世观念"与人们潜意识里的"求生愿望",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契合。佛教文化以此为契机,实现了"宗教意义上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二,中国本土文化既有务实的一面,也有超然的一面。先秦儒家文化,是以务实为主的务实与超然的统一。也即儒家文化主要表现为"务实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具有"超然的人生情怀"。先秦道家哲学,是以超然为主的超然与务实的统一。也即道家哲学主要表现为"超然的人生情怀",同时,也具有"务实的人生智慧"。大乘佛教以宗教文化的方式,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即事而超然"的人生情怀。佛教文化的这种"即事而超然"人生情怀,与中国文化中本有的"超然情怀"实现了天然的对接。佛教文化以此为契机,实现了"人生慧学意义上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切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伦理,都是人的思维与创造的产物,此是毋容置疑的一个事实。然而,任何一种类型的人类文化,只要它一经产生,它便会参与到后继的社会发展中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现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人类文化,各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譬如宗教、伦理、哲学、科学、美学、法律等,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各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各种类型的人类文化,以其独特的自我规定为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人类文化的互异互补,构成更高一级的人类文化体系,发挥着更高一级的文化教化功能。在这个庞大的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人类文化,具有"以差异为基础的互补"的性质。正是因为这样,各种类型的人类文化,只可相互补充,而不可相互代替。譬如法律的强制约束,代替不了道德的自觉要求;哲学的逻辑思辩,代替不了宗教的仁慈胸怀。科学的求知与创造,代替不了艺术的夸张与美感。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社会的发展更加突显了科学的强大作用。科学的这种昭然显著的地位,以至于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科学能够解决人类所面临着的一切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曰:事实并非如此。何以故?百千味药,各有其能,一味科学,岂能万能?进取是必要的,同样,止息也是必要的。科学是必要的,同样,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等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科学先进、物欲膨胀"的当今世界,更加需要道德教育来加以调节。因此,我们不是需要消灭宗教,而是需要智慧地驾驭宗教,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就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德育功能。我相信,《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一书,对于揭示中国宗教的道德内涵,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也一定会起到它积极的作用。

                         2003年10月10日,于曲阜师范大学


                 目录

第一章 宗教概说 7

第一节 宗教概念的历史考察 7
  一、《辞源》对宗教的解释 7
  二、印光大师的宗教观 8
  三、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9
  四、克利(A·bruce curry)的宗教观 9
  五、铁德尔(Ernest Fremont Tittle)的"不可定义"说 10
  六、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10
  七、宗教是人类自我的一种特殊表述方式 11
第二节 宗教的含义与分类 12
  一、宗教的一般含义 13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分类 15
第三节 宗教的起源 18
  一、宗教起源的一般原理 18
  二、原始宗教的产生 19
  三、成熟宗教的产生 23

第二章 神道设教与以德辅天 26

第一节 古代宗教与道德精神 26
  一、中国宗教与人本主义 26
  二、古代宗教与祭拜对象 28
  三、古代宗教与借假修真 30
第二节 "天"的道德化与道德化了的"天" 34
  一、殷商与西周的"天"的区别 34
  二、"天"的道德化 36
  三、"天"的道德化的演进方式 37
第三节 古代宗教与道德教化 38
  一、宗教信仰与宗教戒律 38
  二、宗教功能与人文教化 40

第三章 崇道修仙与积德行善 43

第一节 神仙方术与初期道教 43
  一、初期道教与历史文化 43
  二、初期道教与老子哲学 46
  三、初期道教与道教三系 47
第二节 道教目标与刻意求善 49
  一、刻意求善与成仙之道 49
  二、刻意求善与道德境界 51
第三节 道教目标与智慧解脱 53
  一、成熟道教与心性本体 53
  二、成熟道教与清静无为 56
  三、成熟道教与老庄哲学 57

第四章 五戒十善与修齐治平 60
第一节 宗教戒律与道德规范 60
  一、宗教戒律与宗教用意 60
  二、宗教戒律与自净其意 62
  三、慈悲为怀与方便利他 63
第二节 五戒十善与人生修养 65
  一、五戒十善与善恶因果 66
  二、十善业道与人生利益 67
  三、十善业道与智慧解脱 70
第三节 修齐治平与自度度人 71
  一、三纲要义与修学进程 72
  二、八条内涵与自利利人 74
  三、自净其意与济世利人 76

第五章 佛教文化与道德名教 78

第一节 亲情孝道与心地修养 78
  一、以敬为孝与道德人格 79
  二、衣食奉养与精神利益 80
  三、亲情孝道与普利天下 81
第二节 慈悲普度与孝敬父母 82
  一、佛家孝经与孝道精神 82
  二、念佛法门与孝敬父母 85
第三节 佛法东来与道德名教 87
  一、道德名教与汉代儒家 87
  二、文化差异与相互借鉴 89
第四节 行持善业与改过迁善 90
  一、行持善业与善行无住 91
  二、宗教忏悔与改过迁善 92

第六章 即世超然与人生至善 95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心地修养 95
  一、形而上道与无相真心 95
  二、庄子哲学与禅宗心学 98
  三、仁义之说与体用之论 99
  四、人神二元与心物一元 101

第二节 宗教隐喻与方便教化 102
  一、清净法身与无量化身 102
  二、宗教隐喻与人文精神 103
  三、大通无碍与佛法精神 106

第三节 唯心净土与健康人生 108
  一、自心清净与佛土清净 108
  二、清净无为与大有作为 110
  三、济世利人与超然情怀 112

附录1 114

禅宗哲学的心学意蕴 114
  一、拈花微笑与禅门意旨 114
  二、佛教隐喻与禅门心学 116
  三、禅定渐修与禅门顿悟 118
  四、禅宗演变与畸言异行 119

附录2 121

马祖道一的禅学意境与心性修养的方法 121
  一、悟前渐修与顿悟心源 121
  二、马祖禅法与明心见性 131
  三、马祖禅法与后世传承 139

附录:3 150

儒释道三教心性学说的历史演变 150
  一、佛教与先秦儒家和道家 150
  二、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衔接 151
  三、老庄哲学与般若学及魏晋玄学 152
  四、佛学与宋明理学 154
  五、佛教与道教 156

附录4 158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哲学思想初探 158
  一、"名教出于自然"的历史文化背景 158
  二、自然与名教的体用论思想 160
  三、性情不二与圣人有情 163

后记 16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