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生命与信仰的探究(生命这堂课)——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命与信仰的探究(生命这堂课)——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时 间: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地 点:农禅寺会客室
  ◎与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创办人)
  龙应台女士(知名社会文化评论家、前台北市文化局长)
  每个人都要上的一堂课
  龙应台(以下简称龙):感谢法师在那段期间(编按:指龙应台父亲往生时)的关怀和照顾,使得这一切都很圆满。这可能是您平常给予无数人关怀、祝福之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对我而言,却是一件很重大的事。
  圣严法师(以下简称师):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那些关怀和照顾,都是我的弟子们做的,我只是提出理念而已。
  面对亲人往生,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是像我这样的出家人,也会伤心。你的感伤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将这股伤痛,转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来奉献。要奉献给谁呢?奉献给你的理想。譬如,每次你的新书发表,都引起相当大的回响,这是不容易的,而这就是奉献。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一边写文章,一边开始学佛。
  龙:父亲身体尚可的时候,我的工作虽忙,还是每个月带父母上台北一趟,陪老人家看戏。后来父亲走不动了,我便抽空回桃园陪他散步。刚开始,我口中数著「一、二,一、二」,可是父亲跨出一步后,就走不动了。后来想起父亲从小教我读古文、唐诗,于是告诉父亲:「我们试试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他真的又动了﹗
  但是在最后阶段,就连唐诗也使不上力。我心里有点慌,感觉到父亲对死亡的恐惧。由于我们彼此都是没有信仰的人,因此当我希望给父亲一点力量与安慰时,却找不到安慰的语言。我着急打电话给朋友,他们都曾送过自己的亲人。我问他们,该用什么语言送他走?
  朋友寄书给我,我急切地去看那些书。从出生那一刻起,死亡就在角落等著我们,可是我一直到五十岁才临时恶补,却也来不及了。
  父亲临终时,我发现自己能跟他讲的,还是古文。我讲了他熟悉的《庄子》,我告诉他:「回到大化去吧﹗不要恐惧,就如野马、尘埃般地回去吧﹗」我用那样的语言送他。
  在父亲最后的时间,法鼓山的兄弟姊妹们帮了很大的忙,这些帮助究竟能给他多大安慰我不知道,但至少给了我很大的慰藉。您要我开始学佛,我想我会的,虽然一时来不及恶补,总要继续补习吧﹗总之,早该上的课而我没上,就是这样的感觉。
  师:你的父亲给你上了一课。
  龙:对﹗最近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譬如孔子的东西,研读过「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可是从不曾以这方面的角度去思考──事关生死的知天命。直到父亲过世,才惊觉自己太晚熟。这件事对我的震动,超过一般心理早有准备的人。父亲确实为我上了一课,从父亲过世到现在,我一直在上这堂课。
  师:生死这堂课,是每个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课,有人从亲人身上学习,这些都是深刻的经验。当然也有人从书本找教材,但是体会不容易深刻。
  龙:那么,法师您呢?您的这一课是从何时开始?
  师: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经验,一次是从树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里,立刻就没气息了;还有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灾难,曾眼见尸横遍野,那时就想到,死亡总有一天临到我吧﹗
  龙:死亡这堂课,可能一次学成,或者永远学不完呢?
  师:永远学不完的。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随时准备死亡的到来。
  龙:但还是会恐惧吧?
  师:我没有恐惧。如果死亡降临到我身上,害怕也没有用。
  面对死亡的两种层次
  龙:如果死亡是一个边界,那么在边界的后面是什么?是生命的延续?还是一片黑暗、虚无?
  师:这个问题,在宗教上有两种层次,一种是把死后的生命,寄望于未来的天国或佛国净土,也就是与自己的信仰相应,至于什么时候走,则不必在意。这是每个宗教都有的层次。
  另一种层次,则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发生,就是现在也是短暂、虚幻的。
  但是这么说并不是消极的,因为《金刚经》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应无所住」,就是不在乎过去、不在乎现在,也不在乎未来。至于「而生其心」的「心」是什么?指的是对人的慈悲心、对己的知慧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仍在苦难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责任未了;只要自己还有烦恼未断,那就是自己的责任未了。
  断除自己的烦恼是智能,帮助他人解脱苦难是慈悲,至于未来会是如何,则不去在意。这是相当高的层次,需要在平时就有修行的基础,练习著将自己的罣碍、恐怖放下,如《心经》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龙:慈悲心难道不是一种罣碍吗?
  师:有罣碍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没有罣碍的,因为智能就在其中。面对死亡,心中没有罣碍,那么无论去到哪里,处处都是天堂、净土。
  佛国净土就像一层保护幔,佛菩萨的愿力会庇护每一个众生,直到众生修证解脱为止;如果尚未解脱,但是到了佛国净土,也不会有人间的种种罣碍。
  一般人面对死亡,要能做到无有恐怖、没有罣碍、没有颠倒,大概很难,平时还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
  宗教,并非为了理性而存在
  龙:您怎么看待极端的理性呢?
  师:没有极端的理性这回事。事实上,理性是不存在的,理性只是一种思维。一般的逻辑、哲学讲求理性,但宗教并非为了理性而存在;在佛教,甚至连真理也不提。
  龙:所以,您不认为理性与宗教之间有冲突?
  师:即使是非常理性的人,也会有冲突──自己与自己的冲突、今天的理性跟明天的理性冲突……。连非常理性的人,都免不了如此天人交战的问题。既然有冲突,又怎么称得上是理性呢?
  龙:我想我就从生死这一课,开始学起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