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大义章》鸠摩罗什大师和慧远大师的问答集

    真际。真际为上,法性为中,如为下。随观力故,而差别。菩萨未得无生法忍,观诸法实相,名为如;得无生法忍,深观如故,名为法性;若坐道场,证于法性,称为真际。   十四、实法   慧远:《...,毕竟空;佛陀随众生所解,于一义中,三品说道。佛陀或说众生空,或说法空,因此,说色为实法,乳等为因缘,二者互不抵触。   十五、次分破空   慧远:《大智论》推叠求本,以至毛分,更至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3474398.html
  • 法显携归之《大般泥洹经》的译出与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

    定相”(注:《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实法》,《大正藏》卷45,第136页下。),而“因缘之生,生於实法”(注:《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实法》,《大正藏》卷45,第136页中。)。...假说,实则“皆从众缘生,无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注:《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次念佛三昧》,《大正藏》卷45,第134页下。),即使“诸佛所见之佛,亦从众缘和合而生,虚妄非实,毕竟性空,...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4442304.html
  •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 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1)

    实法〉、15.〈分破空〉、17.〈二乘与菩萨无生法忍之差别〉。三、有关菩萨为何要遍学的问题,含:  19、20、21、22、23、24、25、27诸。慧远所提的三类问题能彰显中国与中亚...加以说明:(一)法至极  在〈次真法身寿量〉中指出菩萨修行至极,必至“一生补处”,不得不成佛:《十住经》说十住菩萨极多千生补处,极少至一生补处者,此即是法身生。非若是者,必为功报转积,渐造于极...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6.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故包含了早期所产生的问题。 此早期的观点,远公于往返的书信中,自己即加以推翻了。 〈实法〉(注10): 《论》云一切法各无定相,是故得神通者,令水作地,地作水 ...不待诸根。四大既绝,将何所摄而斯形。 此段言若无四大,佛菩萨何能有形相。 〈法身感应〉: 天(按:当是发语辞“夫”)形开莫善于诸根,致用莫妙于神通 。.......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548441.html
  • 庐山慧远的禅观

    后来也收在《大乘大义章》的问答之中。例如第十四章的实法,即是慧远针对《大智度论》提到实法与因缘有所举的例子而的。  1.因缘非假依实  在《大乘大义章》中,远、什二人讨论到色法与缘起的...  [31] 《祐录》,卷十,页74-75。  [32] 《大乘大义章》卷下.第十四章次实法,大正藏第45藏,页136中-下。  [33] 《大智度论》卷十二,大正藏第25册,页147下。  ...

    李幸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2859789.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对《大义章》中讨论大小乘差别的重要论题,略作论述。   1.实与空寂(涵盖〈次问答造色法〉、〈次四相〉、〈实法〉、〈分破空〉等章)  由于罗什曾以水月镜像比喻法身,藉以说明法身...完整的佛法理论系统的企图,此点下文还会更详尽的论述。  3.法身的形象(涵盖〈次真法身像类〉、〈次修三十二相〉、〈次受决法〉、〈法身感应〉、〈次念佛三昧〉等章)  除...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远公于往返的书信中,自己即加以推翻了。 〈实法〉(注10): 《论》云一切法各无定相,是故得神通者,令水作地,地作水 。是四大之相,随力而变。由以慈(按:应是兹)...则应由四大五根所成。 〈次重法身〉: 34页 假使慈悲之性化于受习之气,发自神本,不待诸根。四大既绝,将何所摄而斯形。 ...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673948.html
  • 《慧远大乘中深义十八科罗什答》(续五)

    忍,初地至三地菩萨之位;三顺忍,四地至六地菩萨之;四无生忍;七地至九地菩萨之位;五寂灭忍,十地至佛地之位。   10第十四章实法   译文   慧远问道:《大智度论》以色、香、味、触为...」   ⑿《般舟三昧经·羼罗耶佛品》:「是三昧谁当信者?独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阿惟越致阿罗汉乃信之。」这句话意思相近。   9第十三章次如、法性、真际   译文   慧远问道:经说「...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19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