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3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学大德发愿还债 用骨灰供养众生

    学大德发愿还债 用骨灰供养众生  释昌臻  虚云老和尚1959年农历9月12日,在江西省云居山圆寂,世寿120岁。临终前作辞世诗,安排寺务,亲书遗嘱如下:   “吾死后,化身毕,请各位将吾骨灰碾成细末,以油、糖、面粉共骨灰和好,做成丸果,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无尽!偈曰:   蝦恤蚁命不投水 吾慰水族身掷江  冀请受我身愿供 同证菩提度众生   还债人 虚云顶礼” ...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1445881.html
  • 《净土宗辞典》序

    《净土宗辞典》序  释昌臻  佛所开示的一切法门,均为使众生破迷开悟,了生脱死,圆证菩提。法法平等,本无高下。不过,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必须对症用药,方能药致良效。时际末法,一般众生善根浅,福根薄,业障重,退缘多;纵然修行,亦难证道。所以,《大乘积经》谓:“末法净土成就”。又谓:“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可知净土法门为末法众生之对症良药,实千古...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2052775.html
  • 《禅缘》序

    《禅缘》序  释昌臻  佛教传入中国,今年恰好两千年。在这两千年中,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已经融合而为一体。在今天,论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思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浑然整体。佛教文化经历两千年漫长的岁月,它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佛教不是迷信,也不是消极的。佛教其实是一种教育,梵文“佛陀”,意译为“觉悟的人”。佛并不是“神”,...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2152777.html
  • 无尽的追思 永恒的典范──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十周年

    无尽的追思 永恒的典范──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十周年   释昌臻   先师离欲上人离开我们已经十周年。但上人一生持戒修行,安贫乐道;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精神,永远给我们留下学习的榜样,永远指引和鼓舞我们在修行道路上前进。  上人一生自行化他的精神,同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中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 这一纲领是符合的。...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452905.html
  • 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三不相应

    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三不相应   释昌臻   近来日本本愿法门已经传到我国各地。对于本愿法门怎么认识。抱什么态度?这不是一般的修行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到我学佛修行的方向、道路问题,关系到今生今世能否了生死、成佛道的重大问题。即使未学本愿法门的,也应加以识别的和平共处认识。这对于加深净土法门钢领、理论依据的了解,促进我们进一步深信、切愿,坚持持名念佛也有很大的好处。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146026.html
  • 介绍陈希夷:《心相篇》

      介绍陈希夷:《心相篇》   释昌臻   陈希夷,名抟(?—989),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号图南、扶摇子。安徽亳县人。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其归隐诗曰:“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遂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居华山。精研《周易》,著有《无极图》、《先天图》。其学为周敦颐、...

    释昌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546730.html
  • 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间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的修持法门。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谈:   一、忍辱的重要性及其功德  ...

    释昌臻

    |忍辱|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75103628.html
  • 用佛号怎么伏住烦恼

      净空法师说了一个念佛的秘诀,他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悟迟。阿弥陀佛就是觉悟。我们不管是起的善念、恶念,只要念头一起来,立刻换成阿弥陀佛,这要换得快。念头一起,很快,第二个念头就换成阿弥陀佛...

    释昌臻

    |念佛|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08383818060.html
  • 介绍陈希夷《心相篇》

      陈希夷,名抟(?—989),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号图南、扶摇子。安徽亳县人。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其归隐诗曰:“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释昌臻

    命运|心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2213020395.html
  • 财布施的受益人是布施者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的人。这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看法恰恰相反。因为布施的人一生享用的福报绝不会因为他...

    释昌臻

    |布施|理财|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00041433081.htm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