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宣化上人开示)

    名利上,那就离佛道十万八千里了,这一点要特别谨慎。 出家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谁若发脾气,那就与道相违背,永远不会与道相感应。发脾气是一件丑事,是障道的因缘,希望大家谨慎,千万不要犯这种毛病...

    宣化上人

    脾气|嗔心|宣化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1630038962.html
  •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

    才干、有道德、有学问、有慈悲,否则落在名利上,那就离佛道十万八千里了,这一点要特别谨慎。 出家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谁若发脾气,那就与道相违背,永远不会与道相感应。发脾气是一件丑事,是障道的...

    宣化上人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0976082.html
  • 佛魔区别:佛有慈悲心,魔有嗔恨心

      佛没有嗔恨心,魔却有嗔恨心,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佛成佛是因为魔帮助他成佛的,因为佛在菩提树下,将要证道时,天魔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来威胁、诱惑佛;可是佛不动心,用定力降服魔力,所以证得佛位,因此佛是不嗔恨魔的。   魔成魔的原因,是因为魔有争强论胜的心,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魔争不到第一,便生嗔恨心、妒忌心、障碍心。所以谁有这种思想和行为,就是魔,就...

    宣化上人

    |防魔|慈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4422027003.html
  • 佛光寺为什么又称“马祖庵”?

    一到江西开堂说法。当时,禅徒相聚,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道一至赣说法,四方学者慕名而至,一时间吃住皆成问题,加之在律宗寺中对于说法和住持多有不便,道一便倡导开山辟林,建房设庐,并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4743727.html
  • 佛教象征———八吉祥

    法轮,代表佛陀的手掌,象征法轮常转,而法轮有8辐,代表“八正道”,也有说是代表佛的八成道相。 ...

    潘明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0954651.html
  • 修道不要争第一

      现在参禅的人,尽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参禅当作比赛来争第一。你能坐三小时,我就要坐五小时,胜过你一招,有这种心理在作祟,焉能开悟?就是坐了八万大劫,也不能明心见性。为什么?因为你有胜负心。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这首偈颂,是警惕修道人,不可争第一。功夫到家,智慧现前,自然会有人评判你是第一,那才是真第一。如果心想第一,有这种胜负心,就与道相违背了。   修道...

    宣化上人

    第一|参禅|无四相|胜负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0810287677.html
  • 曼荼罗之教言─福德云海

    后行回向菩提。此三殊胜摄受为基。  正行曼荼罗仪轨。有三:音义。净行。道相。  初、音义。  依经部法相乘云:「曼荼乃心要或坛城;罗为取、持、修成灭地妙法国政之心要,或为持基累积广大的福德,获得善趣...涂香至供堆圆满之内,本具六度波罗蜜之自性。如曼荼罗经云:「牛粪及水为布施,摩擦净拭为戒律,专心於此为静虑,绘画其为善智慧。」。  第三、道相。  阿毘达摩俱舍论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

    吉美林巴 大师 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10863427.html
  • 丛林与清规的起源

    丛林与清规的起源  《百丈清规》是禅宗丛林制度。从原始佛教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僧团大众皆是恪守佛制的戒律及制度生活,后来因气候环境,民俗风情的不同,以及托钵乞食的困难等,遂逐渐修正改变。至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法门。此即禅宗初兴之时,此时,仅以道相授受,禅僧多居岩穴或寄附律寺。逮至唐朝中期,禅法传到六祖慧能大师,此一法门大弘其道,盛极一时,求参者日众,因僧众日多居住不便及禅宗特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3456873.html
  • 瑜伽法相辞典叙

    。阿含三科而已,般若加以道相,瑜伽则一  切智智法界括囊。初地百法明门,递次而千而万,瑜伽则略  录而百,广演无边。又况名相未安,翻经多误,摄论地论,  断港截流。奘师以九死余生,探五分秘要,回环师授...

    欧阳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074085.html
  • 宣化上人:慈悲喜舍是修道的基础

      慈悲喜舍没有够的时候,要越多越好。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   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无量就是没有限量,不半途而废,不中道自画,得少为足,认为够了。其实慈悲喜舍没有够的时候,越多越好,应把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宣化上人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447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