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9篇,用时4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才能有

      佛教讲“”,是”诸执著,“”诸两边,“”诸假相,“”诸对待,以还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刚出家时,奉家师志开上人之命到栖霞律学院就读。有一天,教授国文的觉民法师在黑板...世事沧桑,又讲说过多次《心经》和《金刚经》,当再度回忆起当年这个题目时,才恍然大悟:“菩提无法”是“”,“直显般若”是“有”,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才能有”。   世间上的人往往将“”与“有...

    星云法师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044253893.html
  • 如本法师答:什么叫做“色法”?什么叫做“心法”?学佛之人是否二法?

      如本法师答:色法(梵语rupa-dharma)。心法(梵语cittadharma)。物质界,或器世界,由众因缘和合,谓之色法。精神界,心灵上的行为,所造作的功用,谓之心法。   色法与心法,本性无有自体可得,空幻不实,缘起性,性不碍缘起,如是实相中道,是色心二法的本来面目,学佛之人,应如是知,如是见,若如是知见,必将与道相会,去圣不远。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185212351.html
  • 唯识谈与二谛

    执著。这个蛇的错觉是不是掉?这就是偏计所执性,是要断除、否定、掉的。在灯点亮之後发现是绳子,这个绳子能下能了,绳子就叫做“自相有”、叫做“依他起性”;依它就是因缘的意思,依种种因、种种缘而生...我相、人相,这个我执要不?这个我执、我见就是生死根本,就叫做偏计所执性,唯识学认为需要破我见、断我执。   但是五蕴的每一个蕴能不能?唯识学认为不能,如果把这个掉就破坏缘起法了,所以每一个蕴...

    宏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960606.html
  •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   念念都舍,舍掉,但舍不是压制的妄造境,只是随起随消。如此直修下去,最 后真智实相般若必然现前。此时一点都不吃力,不必观了,到达另一境界──“照见 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身也,心也,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切都,身 心也无,感觉也无。了,没有了,并非死亡;了,自己找自己的身心觉受都 找不到,没有腰酸腿麻等现象,意识心中如果还有个感觉,那是受阴,也 掉;妄想有没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1656786.html
  • 社会参与式佛教走过百年

    积极推行其社会参与理念。——一切皆苦,不仅是人生心理的痛苦,也有外在,由于战争、疾病、饥荒、贫穷等等原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痛苦。人有病、有苦;社会也有病,有苦。因此佛教徒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维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现实社会真正去解决这些痛苦。——诸法无我,不仅我、法,各个民族国家,文化圈也,即虚怀若谷地去接受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不要我执,才能避免无谓的“文明冲突”。——诸行无常,一切事物...

    张雪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3662326.html
  • 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思考(三)

    而言,由于破执并不是否定这个日常世界,也不能形成对破执本身的执着,所以,佛教的破执又有一种不断否定的一系列破执过程:通常的人往往既贪又嗔又痴,所以破除执着,;然后,在破除执着的时候,人们可能一味地破除执着,从而陷入对破执的执着,所以需要破除对破执的执着,空空;但空空并不是又否定了第一步,并不是又否定了对贪嗔的戒除,对空空也不能执着,所以空空……    总之,获得解脱是佛教的宗旨所在,而...

    李章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2465114.html
  • 谈空说有

    佛法讲求明心见性,不在形体上求,不在名相上求,而在本体自性中见人之所不能见,明人之所不能明,能撒手悬崖,踏破虚空,才能得到大解脱、大自在,游于诸佛毕竟的真理境界;了解“、有&...含有太多的事物,实相上是“有”,只是被人眼的盲点蒙蔽了,望不见,可是它依然存在。   了解“、有”的意义,就不能在表相上打转,而深入本心,大破大立...

    星云法师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923356666.html
  • 中道的智慧

    的、陈腐的、局限的,没有中道的智能!如何是中道的智能?   同样地,观察因缘,放开视野,不要主观地认定上司故意借机羞辱你,也不要自怨自怜,觉得尊严被践踏,这些通通都掉,然后理智地分析整件事情: ...中道的智慧   黄 国 达   佛 教讲中道,避免偏激的观念和行为,中道的正确意义是什么?中道阐释的是不落两边的正中的道路。佛陀曾比喻说,上游的木材如果顺利的运送到下游,耍顺着水流而行,不要靠...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549583.html
  • 感悟风花雪夜

      其实,修行与不修行就在念上,看你生的是私心杂念,还是无我的众生念。心中有佛,心中就有众生,既然心是众生心,何来我心与他心。老和尚常说:我们的是自我;要有,有的是众生。   此风...鲜花来供佛。每次鲜花供佛后,内心都有种心安理得的恒顺感觉。恩师上贞下意大和尚经常说:花代表善因,有善因必得善果。   众生的苦难来自苦难的因,我们以花之美好,在有限的生命中,种上更多的善因。所以我们...

    素全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05276887.html
  • 毗卢遮那三身四智修法(敦煌写本)

    大智。次四无量心是大悲也。悲智双运急得佛道。即是圆教大乘也。若欲求佛果报身。要奉平等自内心。内心外心俱平等更不要他三佛身也。凡夫执有失解。沉轮生死不得解脱无有出期。故诸声闻执。失生死入斯果。...金轮。金轮上至自身坐处。想自身坐金轮上。自身坐地安置唵字为种子。变成火聚焚烧不净四大。刹那之间变成灰烬一杷净。若见自身身骨。即合苦无常无我四行想。观见苦谛烧四大时。心识不须灭。若灭心识。妙观察智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18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