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1篇,用时16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更须要认真念佛,求生西方。

    http://www.fjdh.cn/Item/37085.aspx
  • 李炳南答:一心念自己的名字,是否可以成就?

    问: 经上说,,那么我一心念自己的名字,是否可以成就? 李炳南答: 念心当然可以成就,但名字与不同,念它恐怕会增加我见。果然不起分别,例如采用数息或参话头的办法,未尚不可。但这些办法靠自己的力量了脱生死,与净宗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两种力量相互感通,完全不同。上面不是说周利槃陀伽念扫帚都得到了解脱吗?但周利槃陀伽遇正法时代,即殊胜因缘,勇猛精进更非一般人可以比拟,他的办法

    李炳南

    念佛|往生|信愿

    http://www.fjdh.cn/fjask/2007/10/14153318529.html
  • 澳洲中天寺共修法会为H1N1新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祈福

    法师开示:对三宝要有信心、对修行要有道心、对众生要有悲心、对佛教要有热心,勉励大众要持戒、多修行功德才能增进、多读经理路才能明、多参禅才能明心地,要发菩提,认真行菩萨道。说明禅宗不执著相、不住相,“即”。勉励大众平日信、拜佛,更要行佛。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07174780980.html
  • 楚山禅师:示月庭居士

    楚山禅师:示月庭居士  夫格外真机,难容凑泊。初参之士,必假筌蹄。所谓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觉即当人之即本来之佛性。是故念佛者,乃念,不假外面驰求,马大师所云“即也。或谓即,何劳更念佛乎?只为当人不了,是以执相循名,妄生倒惑,横见生死,枉入迷流。故劳先圣曲垂方便,教令注想观心。要信,则知念佛念心,念心念。念念不忘,心心无间,忽尔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00457287.html
  • 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即”之说,在早期的弘扬往生弥陀净土的经典就已出现,如支娄迦谶译的《般舟三昧经》中说:“我所念即见心作见,袒萨阿竭,是我身,心见佛&...随形好,,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8。这两部经典所说的“即指观想念,在念佛的工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的美好形象就会出现在行者的面前。禅宗...

    向学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3361454.html
  • 修行非唯心

    公益也一样能入众生心行,一样能下人间地狱救度苦难众生。  另有一派,强调,心外无法,直观涅槃法相,当下即,这样的法门原系秉承“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佛陀遗教,提出归依自性,以为师。即以为师,后来因搀进如来藏心性本净思想而直以为一切众生本有自性清净心,,只要任运相应,就无所挂碍,一切妄想烦恼,不假修行,自然不起,这样的法门很容易让人陶醉在能所双泯的定境里,以定境为...

    社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650134.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有句名言:“众生内之,众生佛心内之众生”既然在心中,之智慧神通等等,为何众生不得受用?众生起惑造业,岂不之起惑造业?既是起惑,为何称之真穷惑尽?

    bodhi—paksika),十八不共法,,如此作观成就,即可入甚深三昧(梵语samadhi),登菩提门。   众生佛心内之众生,正觉众生皆有佛性,在之心目中,一切众生之类,佛恒以度之,平等对待,誓愿无尽故。众生一向为成佛道,诸佛恒以度生,两者终无变异。   这位仁者会错佛陀本意,众生内之。众生当下不是马上,这佛要众生肯定之意,若众生,为何还...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81212567.html
  • :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修行者的思想基础

    诸人各信,此。达磨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外无别。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见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348894.html
  • 修与不修--虚云和尚

    ,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什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嗔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513387496.html
  • 马祖禅风述略

    。   二、 进一步凸显“”的主体自觉自信   “”,不需外求,禅宗的核心。禅宗从菩提达摩起,即紧紧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其修禅理论...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之原也。”“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识本心。”(《最上乘论)》惠能以本论对 “本心即&...

    吕有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346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