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一)

    佛学研究范围与次第的思考反映在〈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与〈甚么佛学〉两篇文章之中。[18]  〈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发表于一九二四年,首段云:“日本佛教研究之现状,以吾人观之,已...写照。  另外,一九二九年于汉口佛教会发表的〈甚么佛学〉列有“怎样研究佛学”一节,从教、理、行、果四方面谈论佛学涵盖之内容:一、教之研究:包括法物之搜集、史材之编考、经典之校订、图书之纂译等四大项目,...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443507.html
  • 佛学与哲学的区别什么

    上,他提出佛法宗教而又不是宗教,哲学又不是哲学。他在《甚么佛学》一文中说:   佛学在文化上,占最高底地位,它究竟哲学呢、宗教呢、科学呢?甲说是哲学,乙说是科学,丙说是宗教,议论纷纭,皆不懂...佛学与哲学的区别什么  “以哲学代宗教”这一命题准确地反映了冯友兰本人的相关思想。他认为,哲学就是高于宗教。如果人们了解哲学,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必要理会宗教,因为在他看来,宗教自身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3756466.html
  • 佛教思想──佛学与学佛

    佛学」,「纯学之立场」,「客观学术之立场」。所以结论说:「只能说日本于今日,所以真正学佛者无一人也,而不能说日本于今日,所以佛学者无一人也」。澹思也许根据日本现代佛学者的观点说:「思想、信仰、学术……虚大师常常不把其划清」。「就客观之学术立场言」,「虚大师生命史上一重要之缺点」!以为「学佛与佛学,可分开作两回事」。依据这一标准,大师可以真正学佛者,却不是佛学者。   日本的佛学,对我来说,可...

    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539590.html
  • 佛教史地考论(九)

    」除去)。在(民十六年讲)『佛之修学法』中,说到「修学之适当态度」,提出了「考据与仰信:参阅史实之考证,尊重果觉之仰信」。考据,也还是修学的适当态度之一。在(民十八年讲)『甚么佛学』中,分教理行证。...着力于事相的修为。(十七年)讲『人生佛学』时说:「大乘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徵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故,当以圆渐之大乘法为中心」。(十七年)讲『佛陀学纲』,说学佛的「办法」,「进化主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3440522.html
  • 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

    3]《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在上海尚贤堂讲。   [4] 《佛乘宗要论》民国九年六月在广州讲经会讲。   [5] 《甚么佛学》民国十八年九月在汉口佛教会讲。   [6] 了參記...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长、《世界宗教文化》主编。   太虚(1889─1947)大师我国当代佛教的领袖,他不仅通晓佛学,而且还懂除佛学...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941528.html
  • 太虚大师年谱(四)

    八百人(海十、十“佛教史料”)。大师讲“甚么佛学”,法舫记。以教理行果统摄佛学,为大师西游归来所组成(世院)之体系:     ┌佛教法物之搜集┐┌─印度波斯爪哇等│佛教史材之编考││锡兰暹罗缅甸等教...二十九。三十日,魏士特敏士特寺长福克士立乐立,邀大师往寺参观茶叙。寺为英皇加冕处,历代英后咸葬于此。晚,大师与伦敦佛教会长亨利士,公开讲演佛学与某社(寰游记)。十一月一日,章士钊来寓访晤,谈东西文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5741929.html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二)

    100-113。太虚对“实际部门”之评论,参见C.25, p.102。   [18] 〈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原载于《海潮音》5:8,收入C.25, pp.101-102。〈甚么佛学〉原载于《...综上所述,无论为了建立客观的佛学研究典范,或是企图将源自欧日的新式研究法作为佛教思想革命之武器,二十世纪前期的汉语佛学研究,于其学术典范迁移的过程中,已然概括承接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历史主义、文献...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543508.html
  • 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

    信仰上帝的万能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万能的。”[2]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甚么近代中国佛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史学上而不是哲学上。在我看来,参究的体验虽不必混入学术方法之内,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史.序》(太原: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33. 杨文会:〈佛法大旨〉,《杨仁山居士遗著》,第7册。  34. 太虚:〈甚么佛学〉,《海潮音》,第10卷10期。  35. 章太炎:〈论佛法与宗教...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644448.html
  • 圣凯法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佛法、宗教及哲学的理解

    哲学。他在《甚么佛学》一文中说:   佛学在文化上,占最高底地位,它究竟哲学呢、宗教呢、科学呢?甲说是哲学,乙说是科学,丙说是宗教,议论纷纭,皆不懂佛学而下武断的言论,为向来未决之悬案。就哲学...太虚大师全书》第41册,第269-274页。   [22]《我之宗教观》,《太虚大师全书》第41册,第248-250页。   [23]何建明前揭书,第364页。   [24]《甚么佛学》,《太...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206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