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篇,用时19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杂阿毗昙心论

    品解道谛。其次取材于《阿毗昙经》首尾二分,而依三毗昙门通说为《修多罗品》。又次《杂品》抉择各品未了之义,《择品》更广加简别,以建立有部一宗之说;最后《论品》显示论议的方隅,而为结束(见《出三藏记集》卷十...居,及至二十二根等义,共二十一经。后依识、智、使三毗昙门为之通释,而归著于界、谛等建立。第九《杂品》,对以前诸品所说未尽之义,重加抉择。《心论》原来抉择心法、有为行法、有为染净、不相应行、三无为等等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1769227.html
  • 浅谈大乘佛教伦理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与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品质都是很有意义的。   注释   ① 摘自《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   ② 摘自《悲华经》   ③ 摘自《道行般若经?贡高品》   ④ 摘自《优婆塞戒经》卷五《杂品之余》   ⑤ ...

    大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5760149.html
  • 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这种“自性不空”的思想,最初是来自物种不变的观念。《杂心论·杂品》言:“种类者,众生身、诸根、支节、事业、饮食相似”。即诸多“相似”物构成为“种类”。这些“种类”,最后都可归为“性种类”:“...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5367217.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杂品”第九,此外,多加一“契经品”第八。其他在内容方式上可以说完全一致。至于本论之组织不以“蕴或犍度”为名,而以“品&...updhorana)   合(upanaya) 9杂品。综论有漏、无漏因果。   结:(nigonana) 10论品。总释有漏修证之障碍;及无漏解脱之境界。   三、《俱舍论》又是综合《心论》及《发智论》之...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上)

    ;杂品”第九,此外,多加一“契经品”第八。其他在内容方式上可以说完全一致。至于本论之组织不以“蕴或犍度”为名,而以“品&...updhorana)   合(upanaya) 9杂品。综论有漏、无漏因果。   结:(nigonana) 10论品。总释有漏修证之障碍;及无漏解脱之境界。   三、《俱舍论》又是综合《心论》及《发智论》之...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045597.html
  • 彰所知论

    底。于地轮上复澍大雨。即成大海。被风钻击。精妙品聚成妙高山。中品聚集成七金山。下品聚集成轮围山。杂品聚集成四洲等。其妙高体。东银南琉璃西玻璃珂北金所成。余七唯金。四洲地等杂品所成。彼轮围山唯铁所成。其...

    八思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4357570.html
  •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2)

    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优婆塞戒经》卷五《杂品》   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己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骄慢。   《优婆塞戒经》卷四《六波罗蜜品》   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若见有亡失财物、父母丧殁,当以财给,善语说法,慰喻劝谏。   《优婆塞戒经》卷五《杂品》   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   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4259909.html
  • 《俱舍论》史略及其价值

    贤圣品、智品、定品、契经品、杂品、论品,制造成了易诵易持的二百五十偈颂,名为《阿毗昙心论》。《阿毗昙心论》的出现,为阿毗达磨论奠定了制作的新规模。但由于《心论》过于简略,于是诸多论师开始为《心论》作释...〈业品〉、〈使品〉、〈贤圣品〉、〈智品〉、〈定品〉,别明杂染法与清净法。这是一项良好的组织次第,开创了阿毗达磨论组织的新气象。但其后面的〈契经品〉、〈杂品〉和〈论品〉,仍不免显得杂乱无绪。《杂心论》...

    振 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5762032.html
  • 佛门中的二十四诸天

    作为三十三天之主的天神,也可指其依报。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据《杂尼迦耶·天杂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869498.html
  • 法藏碎金

    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智者施已,不求受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免于怖畏。不求善人,来见亲附。亦不求望人天果报(杂品第十九之一)   《优婆塞戒经》  善男子:若能观怨(家)一毫之善,不见...

    徐恒志 辑

    |徐恒志|六度|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04124769.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