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胜鬘经》导读

    平等的,从平等到究竟,关键就在摄受正法摄受正法,以信为初门;有信而后立大愿,修大行,本经中都是有所说明的,这即是从叹佛功德到摄受正法。 平等、究竟、摄受──三个意义,为本经的核心、精要,特先...,得到授记,即于佛前演说一乘、一谛、一依等大乘佛法。本经后分特分别标出全经所详的十四义和总结,后世遂据以划分为十五段。前三叙述胜鬘夫人皈依、受戒、发愿的经过。第四章详说摄持正法,总摄一切愿行。而本...

    李富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547176.html
  • “批判佛教”驳议

      如果与松本的基体论(dhaatu-vaada)的概念相对应,就会得出如下的结论:   如来藏(佛性dhaatu)=locus(基体)=aatman   松本以《胜鬘经?摄受正法》做为他论证的...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何以故?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32](一乘)最后总结说:   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24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