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二)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二)  成观法师讲述  林兰芳居士 整理  八、十恶业  “业”除了“别业”和“共业”两种以外,还有刚才提过的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善业指好的业,恶业指不好的业。善业、恶业在佛法内有特殊的意思:佛法中的“善”和世间法中所称的“善”,其范畴与层次下尽相同。佛法内的“引”,可分为积极的善与消极的善两种。消极的“善”指不造恶,积极的“善一指积极的去做好事。如果要了解佛法听说的“...

    成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164492.html
  • 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

      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成观法师   根大圆通(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

    成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05795755.html
  •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三)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三)  成观法师讲述  林兰芳居士 整理  十、修行转业与算命  谈到这里,我们即可了解何谓“命运”,以及应如何作为方能转变“命运一。命运之形成,为六根吸取六尘,使得八识受到业习的染污,因而形成所谓的“命运”。我们若想改变命运,便要运用佛所教的种种方法来反熏八识,令其转染为净:把八识中所贮藏的业习结构加以改变,业力结构一经改变,命运也就随之而变。如何改变业习的结构呢?即...

    成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264493.html
  • 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成观法师   正修耳根圆通三昧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注释】   “初于闻中”:“初”,最初,一开始起修时。“闻”,返闻,即返闻自性的法门。此谓,我最初于修习返闻自性的法门中。   “入流亡所”:“流”,闻性之流,而非声尘...

    成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595782.html
  • 十乘观法

    誓愿,上求下化。此心与不思议境同时俱起,非前非后。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发菩提心当在一切修行之初,今置在第二,是因此人心志弛缓,虽已发心,而不能成观,故令其再次发心。  (3)善巧安心止观:又名巧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5756763.html
  • 《大智论钞》序

    回谢于一法,相待而非原。生灭两行于一化,映空而无主。于是乃即之以成观,反鉴以求宗。鉴明,则尘累不止,而仪像可睹。观深,则悟彻入微,而名实俱玄。将寻其要,必先于此。然后非有非无之谈,方可得而言。  尝试...

    慧远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3474400.html
  •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下)

    两半的情感直觉和知性分别的缠绕得以迅速解除,终止虚妄分别的判断,马上回到大脑脑波的放松安静的状态,放出适意安乐的神经波。  2. “持息念”与能量修持法的方便  身体的五脏六腑因为隐藏在身内,不易成观。身体之能量点 (脉轮、明点、关窍、气穴) 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初学者没有气感所以也无法成观。无法成观则容易昏沉散乱,而无法好好起修。而吾人的一呼一吸一出一入,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则极易觉观而专注于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274054.html
  • 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2)

    界分别配属三观, 此同澄观之看法,但于对事法界的看法则 与澄观不同, 宗密认为事法界不能独立成观,若独观之,则 是情计之境,( 注 68) 然依澄观之看法,“事法界历别难陈 ,一一事相,皆可成观”,( 注 69) 由此可以得知二人对事 法界看法之不同, 宗密认为不能独立成观,而澄观则视一一 事相皆可成观。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345992.html
  • 灯前禅影(十四)

    等,是通于不同事物的共性,称为青的共相。  火的自相,在现实中虽具有燃烧的能力;但火的共相,并无燃烧的作用。中国先秦名家说“火不热”,也是就共相来说。  成观法师在所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中指出,...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447138.html
  • 菩萨众的德行

    能「无怨无镇无恚」。了达有情的没有定量性,所以普缘有情的慈悲──无缘慈,即能契入空性。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脱门,依三法印而成观;无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观。观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与乐的同情,即「无量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1456509.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