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慈悲利他 菩提耕耘——谈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是。慈悲表达了「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四种自利利他圆融的心。 佛陀的根本精神「慈悲悯生」,是与眾生一同获得智慧与解脱,故「慈悲利他」是 佛陀的根本情怀。而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思想乃不离「上弘下化,... 前 言 慈善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慈悲济世是菩萨道的精神。《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眾生乐,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宝集经》云:「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

    释惟静

    |慈悲利他|菩提耕耘——谈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20373871.html
  •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真实内容。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菩萨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体行为是利他。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要如何长养慈悲心?菩萨的慈悲与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学佛者常会说自己如未先度,如何度人?菩萨为什么愿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菩萨如何以慈悲心去行六度万行,并从利他中完成自利?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中,略加探讨。   二、 慈悲之定义   慈与悲,本来是各别的言语...

    释大律

    |菩萨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252001687.html
  •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菩萨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体行为是利他。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要如何长养慈悲心?菩萨的慈悲与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学佛者常会说自己如未先度,如何度人?菩萨为什么愿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菩萨如何以慈悲心去行六度万行,并从利他中完成自利?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中,略加探讨。   二、 慈悲之定义   慈与悲,本来是各别的言语,那两者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743952.html
  • 真俗无碍、慈悲利他

    真俗无碍、慈悲利他   黄国达   在悟见实相之后,身心逐渐融入缘起无我、寂灭如幻的法性大海,接下来,要修什么?如何修?   小乘人倾向于“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显现淡泊自足的清高风格,只要断除烦恼,就可以解脱了。   而大乘行者却是“真俗无碍、慈悲利他”的,展现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风格。在澈见实相之后,仍要继续修习六度与四摄法。  ...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2169073.html
  •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  清净  和谐、美好、幸福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憧憬,然而在往昔的岁月里,战争、瘟疫、海啸、地震、洪涝、旱灾、饥荒,还有恐怖主义的烟尘,太多的苦难与悲剧一次次地侵害着人类的家园,也扰乱了人们美好的梦想。而这一切痛苦的重要根源,是人类自身因为缺乏慈悲利他的心怀而导致的错误观念与行为。  佛教认为,大慈的意思是把欢喜快乐的因缘给予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到真正的幸福安乐;大悲...

    清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3268838.html
  •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

    我们不能走出那个狭隘的自我,所以痛苦。慈悲利他教人学会的,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宇宙和谐共处的本来智慧与方便,能极大地有利于将陷落和禁锢于私我的小圈子里的残缺的灵性解放出来。宇宙万物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慈悲利他思想,对纠正当代文学发展的偏弊有着重要和有益的启示。  也是在同样的时代里,一些深受佛教慈悲利他思想浸润的文学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出生于越南,现定居于法国梅村的一行禅师,他是一位优秀的...

    李桂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4640079.html
  • 南海禅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法华法会通告

      据南海禅寺全球资讯网报道:4月6日(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南海禅寺特举办盛大法会,以示纪念。   大众通过参加法会,读诵大乘经典,积聚福慧资粮;研讨义理,增长智慧,启发慈悲利他之心;并以此功德,祈愿善知识和圆满教法长久住世,世界和平、国家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安乐。   欢迎各界人士及广大信众随喜参与。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0748488551.html
  • 色拉昧嘉绒堪萨昂旺提秋长寿祈请文

    色拉昧嘉绒堪萨昂旺提秋长寿祈请文(格西益希旺秋着)普贤文殊请示怖畏身 完全战胜阎王黄色身 赐珍贵命悉地之天神 请赐不坏金刚寿吉祥经典论释语之经库门 启后随机根器所诠藏 指示殊胜全乘道善果 示道胜善知识我祈请三察智慧之黄金钥匙 开解十万教理宝库结 满足无量求智慧义者 理王之体性祈常住世多闻义理粘心续学者 三戒三门紧守护尊者 心荷慈悲利他增上心 究竟二利贤性请稳固无量深广之...

    格西益希旺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143682917.html
  • 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韩作珍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笔者认为,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已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  (一)平等观念  在佛教产生前的...“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已的内容,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由于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定、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别中会有所区别。  (三)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的...

    韩作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5180808.html
  • 佛门居士胡立新谈佛教文化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作用

    慈悲利他精神规范个人行为。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不少人虽然没有出家,甚至居士也不是,但对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他得精神十分赞赏,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种精神形式。在这类人中,有一类是知识分子,甚至是高收入知识分子,但大多数人是民间文化水准不高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谈不上对佛教的深奥教义有多少领悟,甚至连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识也不甚了了,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之中,凡遇到自己可能服务于他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005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