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8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救蚁延寿,戒杀改命

    业障较重,担心自己晚年无福多灾,此时就更要懂得戒杀放生,慈悲一切。宋朝有位帮宋太祖平定天下的一代大将曹彬,曾经遇见一位道家高人陈希夷,陈希夷善于相术,看了曹彬的相,对他说:「你的边城骨隆起,印堂宽阔,...特别嘱咐沙弥说:「你八天之后再回来。」意思就是要他在自家往生。  结果到了第八天,小沙弥竟然没死又回来了,这他的师父百思不解,感觉很奇怪,于是便入定观察个中缘由。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了许多的...

    佚名

    |放生戒杀素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2211282839.html
  • 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家庭责任。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后代,为人子女者要赡养老人,这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亲人都无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仅如此,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还有...解脱道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菩萨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慈悲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在菩萨奉行的六度四摄中,都是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一切为...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0540635.html
  • 改变人生的法语 ——达真堪布

    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5576396.html
  • 《佛说八大人觉经》释要

    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一  上第六觉明平等行施之要,此第七觉叹出家修梵行之胜,五欲过患者,五欲,解见前,谓此五事,能迷惑真性,引...梵行高远者,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洁净欲身、三、犯欲尘,犹如梵天之行,高超六欲(天)之上,远越释天之尊,故云:梵行高远也。慈悲一切者,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苟无慈悲心肠,拯济一切众生,则佛道难成,为...

    张秉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0363752.html
  • 供香的方法

    表达最上敬意的媒介。   每天真诚的上香供养、祈愿,能成就无上菩提,使一切心愿圆满,幸福如意,世出世间的修行、智慧、慈悲一切菩提事业,也能如愿成就。   供香的方法   供香的方法及内容,各经论...无量广大香云,普薰法界,上令十方诸佛欢喜,能觉悟一切有情。   四、皈命诸佛   如果有个人特别供养的佛菩萨本尊,这时可以特别持念:一心奉请 南无OO(佛)如:   一心奉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佚名

    |供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951352127.html
  • 广钦老和尚开示戒淫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页106-107   ○ 一个修行人,在自度期间,必须衣、食、名、利、世间情爱种种,均能放得、看得破,可以无挂碍,可以自处解脱,而不受羁绊,不受缠缚,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来度众,接受供养,再把...

    广钦老和尚

    |戒淫|轮回|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1659343368.html
  • 佛的五戒十善

    定就有慧,得戒定慧三无漏学,自然能了生死。以下就五戒的要义逐一谈论︰   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没有人愿意被人杀,杀人会遭恶报的。一切事情要尽量和解、尽量向好处想,不要随着恶性纠缠下去,这样人类都安乐,世界才会和平。   如要做到不杀,即是实行素食是最好的,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不要紧,但是不可去亲自屠宰,也不可指挥他人去屠宰。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90178792.html
  • 怎样在生活中学佛

    (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1675610.html
  • 圣凯法师:直面“非典”的佛教

    创造一个体验无常的机会,放下尘世俗缘,能够专心来修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有人提供吃喝,然后又没有人干扰,差不多就是“闭关”了。   第四、慈悲一切众生,关爱患者。慈悲心是修行...炷清香仍然在幽幽地点燃着,慈悲的佛陀仍然垂眉地端坐着。“封山”、“封庙”的消息,不断从周围传来,“非典”冲击着佛教。但是,香港...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946574.html
  • 传开大师开示--嗔心如虎

    恨心是妄想心之一。所以,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应该断除嗔恨心。如何断法?修慈悲观,修忍辱度,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慈悲观,就是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了知一切众生都是...很难入定。后来他又到水边坐禅 。过了一段时间,鱼儿蹦跳声又使得他静不下来。接着他又到崖、树坐禅 。但走到那里,都有声音干扰他,使他无法入定。这时禅师就起了一念嗔恨心―――我以后要上山吃鸟,下水吃鱼...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1376569.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