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4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惯性

    http://www.fjdh.cn/Item/36789.aspx
  •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作者:释见涤/十方大觉禅寺藏主  自由,直下承担便是不假外求。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  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快点作主吧!  在念念觉照,时时不离当念的中道实相中,  不再是三界的囚犯,...相应的健康、富足及未来也得人身生天上等果报。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快打七吧!打掉一切我执贪著,超越诸般名利财色,就得不思议真富贵,真洒脱。   在贪嗔痴慢疑难以遏抑的...

    释见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1440189.html
  •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自由,直下承担便是不假外求。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  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快点作主吧!  在念念觉照,时时不离当念的中道实相中,  不再是三界的囚犯,不再是身心五蕴的奴隶,  ...等果报。   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快打七吧!打掉一切我执贪著,超越诸般名利财色,就得不思议真富贵,真洒脱。   在贪嗔痴慢疑难以遏抑的连锁效应,核子爆炸中我们...

    释见涤/十方大觉禅寺藏主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0750136935.html
  • 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性意识,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的价值观念,对周遭事物...住住将一件事情的真相加以覆藏、偏差。说人家的缺点,就会忘记人家的优点;看到的也都是不好的一面。所以,我们的日子不好过,这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惯性意识的缘故。   所以,佛教讲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随时...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4541181.html
  • 强化的精神官能症

    中止自己的惯性模式,或中止自己追求舒适的本能反应?  我们或许以为一旦修持了菩提心法,自己的惯性模式就会开始转变——日复一日,我们一定会愈来愈开放,愈来愈有韧性,愈来愈像个精神勇士。然而持续的修炼只会让我们的惯性模式更强化。佛法的金刚乘称这种现象为“强化的精神官能症”。这并不意味我们是故意的,事情就是会如此发生。虽然尝到了无依无恃的滋味,也希望自己能安住在稳定、开放而富有韧性的心境,我们仍然会紧抓...

    佩玛·丘卓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5159023.html
  • 谈心力

    入不敷出,造成健康的伤害,提早结束生命。唯有生命力旺盛的人,才能够让身体健康,人生活得既通畅又幸福,安享既美好又如意的人生。因此生命力的高低,确实攸关一个人的一生。  再者,人的身心都有惯性,在身体上有机械惯性,在心灵上亦有心灵惯性。而且身与心的惯性彼此之间还有交互影响的作用,有时互相强化,有时互相抵消。因为人类的生命现象是展现在身、心的活动与表现,所以身与心的惯性统称为生命的惯性。  惯性是物理...

    云 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355091.html
  • 为心灵设个 “弯道”

      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感觉特别敞亮,心中暗暗想:如此宽阔平直的大道,跑起来又快又安全。可是,当走过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突然出现了起伏很大的弯道。我颇感遗憾,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弯道多好。”驾驶员冲我一笑:“你不懂,这弯道是故意设计的。”   见我一脸的茫然,他接着说:“适当设计一些弯道,能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由于惯性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

    尤今

    |智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1934535219.html
  • “自然死”与“安乐死”——一个佛法向度的伦理探

    不见得会这么做?其实过往生命岁月中“自我终结的惯性”,往往才是“情境”之外更深层的因素。   生命不要养成自我终结的惯性。一旦“以加工死亡解决问题”成了处理痛苦、挫折的惯性,尔后在生命的时间长流中,遇到痛苦、挫折时,易循惯性一死了之,而不努力寻求解决或面对之道。因此依佛法观点,“安乐死”是否适宜合法化?还是须要审慎考量的。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4665082.html
  • 谈谈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

    只说成不成其覆障,如不覆净念,则不足为往生净土之碍。  有人认为:带业往生的业,既不专是恶业、染业、烦业,也不专是善业、净业、细业,乃是无始以来养成的身、口、意业活动惯性的业,亦不局限于意业活动惯性的乃至身业活动惯性的业,都要带它往生。其实这种惯性的本质就是无明烦恼,因为众生就是因为不能逆断这种惯性,所以轮回不已,如《楞严经》所说,众生杀盗淫的因果相续的惯性,造成世界、众生与业报的轮转关系。而这种...

    宋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5439791.html
  • 生命的觉醒——学禅体验录

    的正常反映。因为我们的思维惯性总是习于向外驰逐,关注于外部世界,而禅修的要求则是要扭转这种惯性,返回到内心世界上下功夫。于是理智与本能、改革与习惯的交战就产生了以上种种反应。一个肯于思考的人由此会发现...信心,以防产生退却之心。因为与习惯了十几年、几十年的思维惯性斗争,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一定要毫不懈怠地于行、住、坐、卧时,观照每一起落的心念,清醒地知道当下的所思所为。   这样努力修持下去,在或长或短...

    王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004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