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篇,用时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念佛参禅

    知道向根本处下死功夫,所以到了荣辱,祸患,生死临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了,这不是教佛,或者教导他的人错误,而是他自已的过失。  无论念佛参禅,都要一丝不留地断除生死根。什么是生死根呢?那就是我们的种种妄语...断烦恼?现在如果能用妄想的心转为念佛,那就能断烦恼了,如果能坚持念佛,一念不移,一心不乱,那就比参禅更有下落了,所以说,念佛是步步踏实地的!(实地就是下落)。再进一步说,参禅一定要死尽世俗心,不容许有...

    憨山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0950739.html
  • 佛法大意

    方法就是念佛参禅念佛就是把我们千头万绪的心集中到一点上,把全身心都投入当下这念佛号中去,心灵就自然地得到安详和净化,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这样来修行,这样来念佛,不管你有多少烦恼、多少妄想,通过一定时间都可以淡化和消除,心灵逐步便能得到净化。参禅也是如此,参禅念佛在佛教修持上来看其目的是没有区别的,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三、学习佛法以开发智慧——慧学   通过念佛...

    净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2139527.html
  • 南怀瑾老师谈禅宗净土---禅海蠡测节选---感悟念佛

    参禅念佛,何以能调和耶?若念佛人,持现前一念,往生净土,则念佛参禅,于此分途。若念佛参禅,无论提一句话头,或持一句佛号,但于一念过去,后念未起,此之中间,一觑觑定,即二者同途,了无差别。所谓前念... 南怀瑾老师谈禅宗净土---禅海蠡测节选---感悟念佛禅 既悟本性之辈,见地廓彻,自同于佛。本性体用齐彰,光含万有。徒知空为胜缘,性我自性,即为成佛;则性空缘生,妙有之旨,何所立耶!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4091036.html
  • 论楚山绍琦的念佛

    料简》对于后世影响甚巨,以致到明朝时在佛教界逐渐形成了参禅不及净土、参禅不如念佛的观念。  除此之外,这种观念的出现,也这一时期禅宗的急剧衰落脱不了干系。禅宗五家中,沩仰宗繁荣于五代,至宋时,从...1052)涣然中兴。他曾选取《传灯录》中一千七百则公案中的一百则,念佛参禅但求一门深入的方法选择,导致了禅净会通只不过是一种方便法门。尽管这一现实立场表明念佛参禅方法都具有其修行效用,但明代丛林在...

    夏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1158906.html
  •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

    而是以“念佛是谁”为话头的参究念佛,因此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时,专门谈及了参禅念佛的关系,认为念佛是为了配合参禅。在如何参究提撕“念佛十四回”的话头上,虚云和尚专门进行了开示,体现出了他独特的体验体悟。与之相关,虚云和尚以参究话头为契机,谈及了参禅心性的关系,这就是以禅宗心性论为基础,结合他本人的修行体会,开示众人如何契入心性之体而期证悟。在以心性而论参禅念佛的关系时,虚云和尚的修行观中透露...

    李万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80194128.html
  •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以《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中心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净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一千多年来,禅净两家时而互相排斥,时而互相遵从的相互交错过程中,念佛人有时提倡参禅念佛,禅师们也有时主张念佛就是参禅,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宗派关系,也只有在中国才会有这种宗派之间的相争相容的历史相貌,在印度就没有什么念佛参禅相斥的情况了。   既然念佛的人有提倡参禅的,参禅的人也有主张念佛的,那么,念佛的人又为什么要排斥参禅?而参禅的人...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5641646.html
  • 禅净融汇

    西方净土和唯心净土都是净土,都是弥陀之所处,又有何区别和相碍呢?明代莲池袾宏辑《禅关策进》前集“诸祖法语节要第一”之“师子峰天如则禅师普说”说:“又有自疑念佛参禅不同。不知参禅只图识心见性,念佛者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岂有二理。”【《云栖法汇》之《辑古》,22页。】。又如姑苏禅师守讷在《唯心净土文》中说,念佛参禅没有什么两样,两种净土都是弥陀所处:“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元代天如惟则《净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4953430.html
  • 论晚明禅学中兴(续)

    依赖于方法的有效性,而方法的有效性则必须回归到对禅宗本身的真正理解,这是一直困扰着禅宗究竟论者参究念佛的二难问题。  对于念佛参禅但求一门深入的方法选择,导致了禅净会通只不过是一种权宜方便。尽管这一现实立场表明念佛参禅方法都具有其修行效用,但晚明丛林在念佛参禅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由于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说的巨大影响力,当时佛教中人普遍产生参禅不及净土,参禅不如念佛的观念。对此,永觉...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01755585.html
  • 圣严法师答: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仅有天台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除了念佛参禅,参乎就没有别...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

    圣严法师

    佛教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351211609.html
  • 禅净双修调和论

    同,了了无可说矣。  此义既明,参禅念佛,何以能调和耶?若念佛人,持现前一念,往生净土,则念佛参禅,于此分途。若念佛参禅,无论提一句话头,或持一句佛号,但于一念过去,后念未起,此之中间,一觑觑定,...别创一格,参究不通,可以往生,免至流落娑婆,永沉苦海。然禅门参究之旨方法,势将永沦丧失矣(参看《参话头》篇)。今专言调和之修法。先当明夫《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节云: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3557254.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