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净空老法师法语:心戒

      密宗持的是“心戒”,所有宗派里面,以密宗的戒律最严格,杀、盗、淫、妄样样好像是在作,但是心地清净无染,所以成就最殊胜。这是佛法中的“博士班”,必须经过这一段修学才能够成佛。   事相上不做,心里不一定清净;事相上样样都做,但是心地没有染污,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清净。

    净空老法师

    |戒律|心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22240335899.html
  • 受菩萨戒和密乘戒,时时观察随犯随忏

    可见,大德时时以清净心对治也。   阿底峡尊者云:“我受比丘戒还觉易于受持,从未犯过,及受菩萨戒,因知此为心戒,较难守护,及受密乘戒,则更时时观察,随犯随忏,且随带曼达盘,发见违失,即时坐地修忏,不...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

    |心戒|戒律|密乘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2235138805.html
  • 济群法师在北京佛教居士林传授菩提心戒

      11月27日上午,济群法师在北京佛教居士林维摩讲堂为信众传授菩提心仪规。整个仪式如法如律,场面庄严感人。   受持菩提心仪规,既是对诸佛菩萨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一切众生的真切誓言:从今以往,当切实...

    【佚名】

    |传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1/08573119262.html
  • 2008年西园寺第三届菩提静修营图文报道之第四天

    准备受菩提心戒 迎请授戒菩萨 拈香礼佛 传授菩提心戒 西园夜话

    佚名

    |静修营|菩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0/11372030184.html
  • 江苏省西园戒幢律寺将举办“第二届菩提静修营”

      江苏省西园戒幢律寺将于10月1日至5日举办“第二届菩提静修营”。   此次活动以“菩提心”教法的理论与实践作为重点。期间,济群法师将围绕《菩提道次第略论上士道》部分,对菩提心戒的受持、菩提心的观修、菩萨行的修习等内容一一展开深入阐发,并带领大众共修。   联系电话:0512—65511746,65512350(8:00--20:00)

    【佚名】

    |静修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9/08245118069.html
  • 了幻法师答:修行与研究佛学有什么不同?

    下士:守持相戒; 中士:相戒与心戒并重; 上士:心戒为主; 成道者:海阔天空,无可无不可,所谓:见性之人,秦楼楚馆炼心是也。...

    了幻法师

    学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0233434857.html
  • 永明延寿禅戒思想研究

    ;佛性戒”归结为“心戒”。从佛教修持来说,主要侧重身、口、意三业,而传统戒律所固执的却是“但持身口”。延寿于此突出“心戒&...一个结晶,从道安初创僧制至百丈创立清规再至延寿突出心戒,皆可看作是中国僧众对印度戒律的一种革新变通。印度戒律在中土的演变并非是人为的转换,而是时代的选择与历史的必然。延寿所承接的正是这一历史使命。...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4641483.html
  • 心平何劳持戒之解释

    心平何劳持戒之解释   张一留  佛法甚深妙,戒定慧三,摄无不尽,而戒为最要。大乘以心戒为通义,小乘戒之分限,亦为心戒。心平即戒行成就,何以故?戒谓防禁身心之过,心平则不很有过故。《楞严经》摄心为戒,心因摄而平,戒品已具足故,心佛众生三法妙,心平一切平,决无所犯故。持对犯而言,既无所犯,持于何有,故云何劳。善哉;师尊虚云老和尚之言曰:"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

    张一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4969421.html
  • 心地法门的透关

    心地法门的透关 慧明法师   学佛的人要见本来面目(真我),须要打破生死关头;要打破生死关头,胡要扫除无始以业的身心恶习,必须痛下持戒功夫。持戒功深,恶习才能逐渐除去,等到恶习除尽,本性就自然显现了。  只是心地法门的心戒,戒相太高,下手比较困难。现在为了初学者的便利,订定逐渐消除恶习的方法。这一方法,暂且叫做透关。  透关的意义和持戒相同,而且有除恶务尽的含义,关比喻恶习。恶习除尽,叫做透...

    慧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1353592.html
  • 身戒心戒

      佛法多门,然同以持戒为重。戒品虽多,不外身戒、心戒两种,即戒身不妄动,戒心不妄想。无论大乘小乘,能持戒者,皆是佛法;不能持戒者,皆非佛法。不过大乘小乘,戒品极多,各有所重。修大乘者,每因恒顺一切...。吾人所学心地法门,即大乘无相法门,必持‘心地无非’之戒,否则不但堕落,而且即身着魔。复次,小乘身戒,偏重于相;大乘心戒,不住于相。偏重于相者易见,不住于相者难知。唯其难知,愈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慧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005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