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为什么要注重皈依与发心?

    通常问一位道友,你皈依了吗?回答,皈依了。但那只是个形式,要做到真正地皈依,须要我们内心不断地修习。 有人说怎么知道,是否真正具足皈依?我们怎么知道心力是否达到?很简单,你遇到问题、病苦时,你是否首先想到的是三宝?对三宝有无比的信心,那么,你皈依的量,就具足了。否则,你就会疑悔,信佛有用吗?你看我这么不如意,佛菩萨也不保护我? 佛说,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自转。佛为我们说了,...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21220285168.html
  • 为什么要注重皈依与发心

    通常问一位道友,你皈依了吗?回答,皈依了。但那只是个形式,要做到真正地皈依,须要我们内心不断地修习。 有人说怎么知道,是否真正具足皈依?我们怎么知道心力是否达到?!很简单,你遇到问题、病苦时,你是否首先想到的是三宝?对三宝有无比的信心,那么,你皈依的量,就具足了。否则,你就会疑悔,信佛有用吗?你看我这么不如意,佛菩萨也不保护我? 佛说,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自转。佛为我们说了,八万四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92278813.html
  • 金刚经释(一)

    解脱自转。”此经主要宣说断除实执获得调伏自心的境界,嘎玛拉希拉论师将整部经的内容综合在三个问题中,即最初发心,中间修持,最后调伏自心,获得色身、法身无二的果位。首先需要明白如何发菩提心。  ...慧。”义净译为:“具戒具德具慧”,与鸠摩罗什所译“有持戒修福者”句,文字词稍有不同。但如果理解持戒修福目的是为生长智慧,则三种译本实际意义不存在大的差别。   “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

    索达吉堪布 著疏

    |金刚经释|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12814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