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16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幸福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讲于台北   题 纲:   一、使众生幸福是佛出世的本怀   二、安、和、福、禄、寿是真幸福   三、幸福即是中道   (一)对人的原则是自他兼利   (二)治事...,因为他们心里有了一个理念,明了人生的真谛,所以人生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奉献、一种喜乐;反之,没有幸福、充满了挫折的人生,就变成是一种惩罚、一种煎熬了。所以今天我报告的专题就是幸福。   一、使...

    耕云

    耕云|安祥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0822174744.html
  • 问:夫妻和睦幸福是什么?

    夫妻和睦幸福是什么? 夫妻和睦幸福,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相信婚姻是因缘所生法,事相上有而自性体空; (2)相信婚姻是前世与今生的所为而感得果,因此,无论幸福或不去幸福,皆是...自私、随缘而不强求; (4)行为端正,男女作风正派,切不可有婚外情与邪淫行为。 若能做到以上四点,婚姻便会幸福安定。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14077472.html
  • 生命中的三种人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老人没直接回答我,却递给我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近!反过来。当你出现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越多,成为他人心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你离成功的人生才是越来越近!”   我懂了,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三种人出现,这不仅与“幸福”息息相关,...

    蔡成

    |爱心|人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7591118376.html
  • 屏东监狱鼎新学苑佛堂佛像开光洒净暨启用典礼

    半场可以努力。同时以《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提供同学人生幸福有三点:一、不以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二、不拿自己的过失,来惩罚自己。三、要保握当下的因缘。 ...

    佚名

    |典礼|洒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11544435250.html
  • 问:学佛教对人生有什么益处?

    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佛教在“否定&...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3777562.html
  • 畅怀长老近期将到大光明寺开示佛法

      末法年代,正法难闻,大德讲法更是十分罕遇。祖师云:“听经能入三摩地,闻法高超六欲天。”听经闻法好比黑暗中的光明,能指引我们方向不疑惑,不再迷茫,明明白白在学佛,使我们心灵得到光明,智慧得到启迪,业障得到消除。这就是成佛幸福。正及于此,大光明寺-全球最大五方佛道场,以传承祖师一脉心法,弘扬如来正法家风为己任,将请到非常难得的天台宗四十五代年超八十的上畅下怀大长老。畅怀长老追随近代高僧...

    佚名

    |佛法|开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8401086050.html
  • 方立天祭耕云先生文

    光大祖师法门。悬河讲席频开,四海普聆雷音①;摧山机锋屡揭,万众咸沐法雨。为蠢动含灵,指出幸福②;使芸芸众生,迈向生命圆满③;观潮悟发,随笔而珠玑如贯④;不二门启,牧牛而垂手入廛(chán)⑤。...方立天敬挽 耕云先生事迹 ? ①先生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大、人大及台湾多处举行禅学讲座。 ? ②先生有《幸福》。 ? ③先生有《迈向生命的圆满》。 ? ④...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3873454.html
  • 少林功夫成为罗马中国艺术节的大亮点

    感受少林功夫的惊人魅力。   少林永信大师5月30日、31日和6月1日三天的三场讲座,分别以《身心和谐的生命智慧》、《身心和谐的幸福》、《禅武合一的成就》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少林功夫、少林僧人...

    佚名

    |亮点|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12005225066.html
  • 佛陀如何形容后世的人

    幸福。”它们要求所有会众都不寻找超过需要之外的食物,故事到此结束。 我们必须认知:寻找超过需要的东西,就是苦的来源,一方面既是对自己的折磨,另一方面又是困扰全球人类的来源。请仔细想想!“倾向...,他们不会追求不必要的、过度的色、声、香、味、触。“过度”就是超出需要,今日世界所以混乱、艰苦和动荡不安,就是因为人们追求过度的享乐。 基督教的《圣经》说,一个人如果追求过度的享乐就是“有罪”,...

    佛使尊者讲/郑振煌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2645059.html
  • 学禅不轻因果

    、尽责、感谢」,在幸福有「幸福的条件」,在无漏行有「八正道」等等,都讲得非常清楚,以上皆为正见。如斯了解,如斯坚持,如斯实践力行,正因必得正果。  我们学禅的人,尤其是安祥禅,因为有 师父的传心,...龙天不佑,报尽必堕恶。」  「学法,得师甚难,既得,当信师千分之千,不然难获法益,凡自作主张者,每见功败垂成,惕。」  「正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更况传佛心印殊胜因缘?若不实修,罪莫能赎,惕!」 ...

    无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140171.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