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做慈善要先懂得如何让人家接受

      “我那时拿了好多衣服,去发给路边的流浪汉,结果那人拿起我的衣服,直接丢到我脸上。后来知道我当时没有想到他们的自尊心,以这种方式帮助人家是很难被接受的。于是我学会用心做慈善,等到晚上他们睡着了,悄悄...

    佚名

    |慈善|爱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2072334309.html
  • 什么都可丢 佛号千万不能丢!

    然后扳到能够压服它一点,再扳,扳到最后,它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完全无力反抗了,服服帖帖的,最终你也不用再费力气了。所以开始,一定要用力。不用心的力量,就难以学会,或完全学不会。   一个人念佛如...动。所以要松掉。我们的用心过程,是从不会用心,到开始学会怎么用心。等到你会用心了,开始学会用心。听懂这句话了吗?这句话是精华。这是你们将来去修行,要讲明的。很多人没有告诉你怎么放松。你开始不会用心,...

    枯木龙吟

    |正知正念|念佛|佛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0850117471.html
  • 论往生

    外界干扰污染,而有损减,要往生自己心中的净土,是法尔如是,刹那即到,不用身动、不用心动,关键要会用心。你念念念佛、念念念极乐,千声万声,中间哪怕有十念,甚至一念相应,就立即感应道交。所以你要学会用心,...憨山大师》所以西方不离目前,净土就在脚下,佛就在眼前,在你身边,你要会用心,不管功夫好坏,它都不离目前,虽然此人开眼又见满目娑婆砖头和瓦砾污染,可这些又如何能污染你心中的一方净土,你心中的万德洪名的...

    法藏法师

    |往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1910362140.html
  • 问:如何智慧的孝敬父母

    对错。有时引导父母学佛的捷径,真的不是佛理,尤其不是大道理,而是感动,让父母从内心对学佛而获得到的大利益的感动,一种因感到你对他们无边爱与孝心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动,一定学会用心感心。   第九条:...情执心,他就会化成一种在我们看来不理智,但在他们看来是非常理智的行为。这是代沟,也是因缘。如果你爱你的父母,就要学会相对的忍耐,学会顺应父母的心意干事。给他们一个能爱你的空间,一个能在你这里体现父母爱的...

    佚名

    孝敬父母

    http://www.fjdh.cn/fjask/2007/08/10224513221.html
  • 止观:必要的基础及其方向

    断处能所暂消,才得力。反之,如若所缘之相极细微,甚至几乎没有相,则上手很难,用心找不到着落处,专注就更不易了。不过一旦学会就极有利于破除能所对立而契入本心。无论是修到心念断处,还是修所缘无相,能不能识...字里行间,不用心体会不到。第二个难处是学会用心后,因明照几乎没有相几乎无能所,故要用极大心力去持,难以持久。但这也在于毅力,坚持日久自可达到。第三难难在放松,止得住后还要减弱所用的心力,前提是不得落入散乱。...

    越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2538961.html
  • 止:必要的基础及其方向

    。反之,如若所缘之相极细微,甚至几乎没有相,则上手很难,用心找不到着落处,专注就更不易了。不过一旦学会就极有利于破除能所对立而契入本心。无论是修到心念断处,还是修所缘无相,能不能识得本心还要看行人的...十分一致,仅仅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这些口诀现今少有人传。但也不必泄气,禅密二宗真正有修持的大德现时仍不少,努力修行寻找总找得到的。经书佛典里也有论及,只是往往在字里行间,不用心体会不到。第二个难处是学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5639875.html
  • 止:必要的基础及方向

    。经书佛典里也有论及,只是往往在字里行间,不用心体会不到。第二个难处是学会用心后因明照几乎没有相几乎无能所,故要用极大心力去持,难以持久。但这也在于毅力,坚持日久自可达到。第三难难在放松,止得住后还要...知见才行!只要前行基础打得好:菩提心愿,正见和一定的止力俱备,观并不难做,也并非只能在座上做。光凭语言文字,虽长篇大论也未必能让人学会;真正去校正错用心处却可能一下子就通,禅宗行人多有言下顿悟者即是证明...

    越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142203.html
  • 妙华法师访谈

    的头上了。因为这样一个概念吧,就像一扇门一样,把很多人堵在了门外,所以说一定要刺破概念。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学会用心灵去体验生活。生活原本是什么色彩就是什么色彩,自己去体验,当你体验以后,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1571459.html
  • 五台山普寿寺--以戒为师的典范

    应作如是观.’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些幻像变化而已。要学会用心般若去观照,你就能看破,就不会有挂碍了,没有挂碍自然就会放下,解脱自在了。”大德讲经,听起来格外有味道。听经的有普寿寺和远道赶来参学的比丘尼...当代的高僧大德净空老法师说这笑容可掬的大肚和尚是表法的--学习宽容,包容一切,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学佛就要从“欢喜大度”修起,学会包容别人,体谅别人,时时笑面迎人,不生烦恼,对任何人都能平等看待,这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4298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