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篇,用时9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舍宅财物广行布施,恭敬供养出家的修行人。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就可以收获了;如是如是,佛陀的真理让您永远离贫穷丑陋与卑贱。 ...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用...

    佚名

    |命运|女众|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3265620396.html
  •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就可以收获了;如是如是,佛陀的真理让您永远离贫穷丑陋与卑贱。 ...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用的,及一切财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04662949.html
  • 毒牛奶与因果

    消费者还是哪些分泌牛奶的乳牛,没有慈悲心的人怎么可能做出慈悲的事业来呢,他们的道歉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希望重新建立信任,让更多的消费者再来买自己的产品,对于逝去的生命来说,这些有用吗?)。 如是如是,因果规律一向都很公平,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乳制品的黑幕一直被深深隐藏的时候,三巨头一定是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根本不会去想要改善什么,反正自己只需要把指标和比例控制好就行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0675875.html
  • 穷书生的传家宝

    孩子发愤用功,长大后果然事业有成,并且经常布施行善。 能为人付出就是福,这分付出,无形中就是子女们最好的榜样,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能让子女懂得奋发上进乐于助人,这才是给他们最实在的财产。 如是如是;不种好,哪能得好?付出爱心是做人的本分,只要无所求地付出,心灵必定轻安愉快。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3676596.html
  • 为什么女人有贫富贵贱与美丑

    随喜赞叹别人善行的美德。其次要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舍宅财物广行布施,恭敬供养出家的修行人。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就可以收获了;如是如是,佛陀的真理让您永远离贫穷丑陋与卑贱。 ...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2240676750.html
  • 饮茶的滋味

    受累,绝非智慧解脱,如是如是,尚应全部自家承受,哪个也代你不得。当然,这样的人生,也是不足取的。 ...生活如是说:夏饮绿茶可以消暑;冬饮红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饮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因而对于真正的饮者来说,饮茶自有...

    傅语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2245200.html
  • 一念三千之涵义

    善道)。四圣法界:佛(位)菩萨(地),辟支佛阿罗汉。十法界互具,就是每一界都具备(含摄)十法界,就成为“百界”。此百界每一界各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如是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本来究竟等。百界乘以十如是,即成一千;再配合五阴有情国土“三世用”,即是“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此之谓“一念三千”。  佛教与别的宗教不同...

    郑颂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1853648.html
  • 释一念三千

    世间在生死流转中的众生可以归纳为六凡法界和超出生死轮回的四圣法界,共成为十法界:六凡法界:地狱道畜生道鬼道(三恶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三善道)。四圣法界:佛(位)菩萨(地),辟支佛阿罗汉。十法界互具,就是每一界都具备(含摄)十法界,就成为“百界”。此百界每一界各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如是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5560950.html
  • 佛教因果的特质

    如是如是,即物理学的动力与反动力的理论,非偿罚,也非操自他人或神,而完全是自作自受。吾人身心活动而引起能力的潜在—业,势将会招致未来苦乐的人生。是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恩人也是自己,自己...因果相待义上去观察,也能对因果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从此深入体悟因果与性空,不一不异,相依相成的中道,则又不难澈底通达因果的正义。  一因果关系不一不异  一切法不出因果,之所以成为,必有其,但...

    法信居士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544960.html
  • 耕一亩慈悲的田

    最重要的是将伤害减到最低。事归事,理归理,事实上杀生就是对我们不利;如是如是,杀业就是会得到被杀的果报。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制造这种怨怨相报的。  为了达到禅定,首先五戒要守的好。因为「...这都是因为习气的关系,很难降伏。所以常常要训练自己的心柔和柔软,这样人人碰到你都会转化为快乐的缘。在菩萨道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些心都非常柔软;禅定的位中,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修行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747158.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