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尊重戒律

    正当的理由——修行就够了,管那些做什么? 问题是:既不持戒,则身口罔措,如何起行?既不学戒,则不了戒心弥布,如何观心?既不知戒,则不体佛悯众生之大悲,如何修敬乃至发菩提心? 出得家来,不安...狮子身中虫),我们爱护佛法如护眼珠,而戒律正是佛法的寿命。不知诸位读者大德以为然否? 当然,清净持戒是学人所不能的,对于他人如何,自己也只是反躬自省,深生惭愧,哪敢生怨嫌之心?因此当面对不如法、...

    烧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0948047.html
  •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欲求见性必须观心

    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切具的显现。故知心处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 (《佛法要领》)   心中心密法二祖王骧陆居士曰:“...。随愿修学,差不多了。”   四、如何观心   我们学佛修道首先要知见正,要明白什么是佛性,然后要时时觉照观心,才能证成佛果。   所谓观心,就是回光向内,返观自心。观心功夫怎么做呢?   《遗教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656523.html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简介

    基于大乘的出家修行论,在实际修行上则教人要住阿兰若无人僻静之处,依持戒、十度及禅定观心。此即《心地观经》立名之由来。至于要如何观心呢?就形成了所诠空不可得之心外无物的唯心论。如〈观心品第十〉所述:‘善...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全书计分序品、报恩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147167.html
  • 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三)

    减一相,都够你瞧得眼花撩乱,应接不暇,好似看快速幻灯片,或将录影带“快速向前一一般。事实上,我们众生若未证得禅定三昧,心里多半是乱槽糟的,即使在文宇边上知道如何观心,所看到的也是“一团迷糊”,很难能“...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三)  成观法师讲述  林兰芳居士 整理  十、修行转业与算命  谈到这里,我们即可了解何谓“命运”,以及应如何作为方能转变“命运一。命运之形成,为六根吸取六尘,使得八识...

    成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264493.html
  • 解惑录一(耕云先生)

    学禅在认识你自己   妄想心重易随境转   妄念很多要追根究底   如何保持平常心?   知道佛理,但如何做到?   观心的要领和方法   如何破除无明?   八风不动 固守封疆   ...才能大澈大悟?   如何才能把观心与工作合一?   佛法是内学,莫向外觅   保持安祥 精神自然充沛   反省从何做起   如何做好反省?   怎样才能断命根?   如何参破难懂的公案? ...

    耕云先生

    |安祥禅|耕云|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20074219314.html
  • 从天台智者大师的圆顿止观看病里乾坤

    由智者大师于《摩诃止观》中,阐释如何观心等十境为不思议境之内容得到具体了解。   智者大师对于「圆顿止观」之具体阐释乃是:「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医学科技非常发达的国家亦必须面对;而最近几年有关癌症病患之临终关怀与如何面对生死等问题尤其受到重视。这些问题就哲学的反省与思考而言,可说是普遍而永恒的问题;而面对如此的问题,不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们都在...

    尤惠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1.html
  •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

    如何观心,于下文探讨之。   2.观法   (1)两重能所观   对于观法,除了上述对于所观境之确立外,知礼更进一步提出所谓的「两重能所观」,对于所观境、观不思议境与观不思议智三者作更清楚之确定...本文乃就「观心」这一问题为着眼点,来处理山家山外之论争,依笔者之见,山家山外之论争,是由「观心」这问题所引发,且其论争之核心问题亦在「观心」上,其他问题几乎皆围绕着「观心」而来。因此,本文针对观心来...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6.html
  •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不要错过--明华居士

    。那太玄奥了,况且现在的客观条件,也很难配合去修那些精奥繁难的法门。 好比参禅吧,又有那个可以谢绝世缘,闭关十年八年?修止观吧,每天繁重的工作压力,家庭的琐事,累也累得半死了,如何止念,如何观心?...和空间的坐标)如何配合,达到利用天地间的能量,来提升自身的能量(旺气)而已。对命理星占、风水布局、开光斗煞、拜斗禳灾、择日祈福等方面,有很多风水大师将风水愈说愈玄妙神奇,希望人人听不懂,便觉得他们「...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3691030.html
  •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

    ,“ 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至于如何观心,虚云和尚让众人先要明白“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因此可以认为,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那么需要观照的“自性...而是以“念佛是谁”为话头的参究念佛,因此虚云和尚在开示众人时,专门谈及了参禅与念佛的关系,认为念佛是为了配合参禅。在如何参究与提撕“念佛十四回”的话头上,虚云和尚专门进行了开示,体现出了他独特的体验与...

    李万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8019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