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研究——诗歌与佛教的综合分析

    4月初版六刷标点本。   (宋)普 济着:《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10月第一版,1992年11月初版四刷。   (清)续法辑:《大乘论疏记》。台北:大乘精舍印经,1976年4月第一版。   (清)瞿汝稷、聂先编集:《指月录.续指月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10月初版。   (清)续法辑:《大乘论疏记》。台北:大乘精舍印经,1976年4月第一版。 ...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456644.html
  • 诸佛感应论

    依唯识的道理来说,所见之佛是托念一心外之佛的形质为因缘,而在我内心薰现出佛的种子、影像。所以我所见的佛,是我内心种子所现的影像,与外在之佛不同。如《大乘论疏记》云:   “约始教说者,即以...无来去,从真流化现有往还。”   又如《大乘论》云:   “以法身是色实体故,能现种种色,谓从本已来色心无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说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说名法身。依于法身,一切如来所...

    释惠空

    |念佛|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20118661.html
  • 诸佛感应论

    而在我内心熏现出佛的种子、影像。所以我所见的佛,是我内心种子所现的影像,与外在之佛不同。如《大乘论疏记》云:   「约始教说者,即以诸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子为因缘。故托佛本质上,自心变...寂的立场来说明诸佛无应而应,随时与众生冥合的道理。   若再从如来所具的无边功德智慧来看,则诸佛以其无边的神通功德,而能于一时中与十方众生感应。举《大乘论》和《成唯识论》为例:《大乘论》在...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54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