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6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宋代士大夫论菩提达摩

    宋代士大夫论菩提达摩  ----以有佛教信仰倾向的人为例(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 黄夏年  四、达摩与禅宗后学  从达摩引申出禅宗后学的理论者,这一部分内容在宋代文人中是非常普遍的。如王炎《请照老住谷山疏》曰:“达摩正印,虽从教外别传,临济顿门,最要句中有眼。丛林久衰落矣,此道谁振起之?某人宗说俱通,事理无障,独得简堂真相。欲兴圆悟家风,若能接物利生,何妨呵佛骂祖。谷山胜地,湘水名蓝,...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446623.html
  •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刘立夫   内容提要:大慧宗杲作为临济“中兴”的禅僧代表,是禅宗在宋代兴旺时期的一个象征。宗杲对人数众多、层次多样的士大夫参禅群体的传禅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宋士大夫对于禅学的态度和需求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士大夫禅学的特色。宗杲将临济宗“即心是佛,无心是道”的宗教主旨转换成“不坏世间相而求实相”、“菩提...

    刘立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295193.html
  •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湛 如   一、前 言   佛教发展到唐代,异军突起,蔚为大观,继隋代创立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以后,其它诸宗也鳞次栉比,应运而生。可谓无山不寺,无处不僧。尤其在...道教呈鼎足之势。虽不是国教,但实际上许多大德被尊为国师,在朝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高僧辈出,经典翻译被唐王朝视为国家的文化事业。此时的士大夫多数染指其间,涉足佛教,与义学沙门,山林耆宿交往十分频繁...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566324.html
  • 从佛教文化视角解读古代的士大夫文学

    从佛教文化视角解读古代的士大夫文学  □ 孙昌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04期  宋代是古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按我国几位著名史学家的判断,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按...但是世俗佛教却更为发达了,文化意义上的佛学更是方兴未艾。像宋代士大夫这样普遍学佛,以学术的态度研究佛教的状况,显然是超过此前的,从而也开辟了明清时期士大夫佛学的一种范式。   世俗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两个...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1069955.html
  •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2)

      在白居易以后,苏东坡是以文学形式宣传居士思想最有力的一个士大夫文人。  在这种以世间为出世间或以出世间为世间的居士生活中,士大夫们找到了理想的精神世界,以求得坎坷仕途后的心理平衡。即使像欧阳修这样倡弘儒家“道统”,写过《本论》辟佛的士大夫,最后也走上隐退居士的归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好友们一个个中年死去,欧阳修深感官海浮沉,仕路崎岖。欧阳修第二次贬谪滁州时,在他所作的《醉翁亭记》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564427.html
  • 宋代云门宗佛印了元及其与士大夫的交游

    注重细密的禁戒条规和日常起居威仪,在士大夫中影响甚微。正如《佛祖统纪》卷四十五引《欧阳外传》所说:〞士大夫聪明超轶者皆厌名相之谈。〞(注1) 然而此时禅宗正在江浙一带迅速兴起,以主张〞识心见性〞、自修自悟的教说和独特的参禅方式吸引了众多信徒,特别受到越来越多的儒者士大夫的欢迎。由于杨亿、李维、晁迥等官员的提倡,在京城和士大夫阶层当中引起更多人对禅宗的兴趣和关注。这种情况为禅宗向更大范围的...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2143125.html
  • 清乾隆时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

    清乾隆时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黄依妹 中兴大学历史学报 创刊号(1991年 2 月) 113页-131页 -------------------------------------------------------------------------------- 页113 前 言 万历年间(一五七二-一六一五)以后,随着阳明学的盛行,在江南士大夫的世界里,又掀起了...

    黄依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2155143.html
  • 清乾隆時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

    清乾隆時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 黃依妹中興大學歷史學報 創刊號(1991年 2 月) 113頁-131頁 ---------------------------------------...一五七二-一六一五)以後,隨著陽明學的盛 行,在江南士大夫的世界裏,又掀起了信仰佛教的風潮【註一 】。可是到了康熙時代(一六六二-一七二二),滿清朝廷運 用巧妙的僧諍政策【註二...

    黃依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3251052.html
  •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1)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  佛教自西汉之际传人中国,便受到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分化为两种形态:一是作为宗教迷信,与谶纬方术相结合,流行于民间;一是作为义理哲学,与老庄、儒学相结合,流行于士大夫之中。可以说,所谓佛教的中国化,主要是佛教的士大夫化。作为儒家与道家代表的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其与佛教传译的争论中,以其特有的复杂的心理,完成了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儒家与道家的交流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464426.html
  • 《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序言

    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序言  培锋年逾不惑,始负笈门下,养老抚幼,家事丛冗,而三年间孜孜砣砣,不暇稍怠。本来资质聪颖,又勤奋向学,终于以优异成绩结业,贡献出这一篇得到博士学位评审诸位好评的...《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 ...

    张培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516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