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7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婆心,首先提出参“话头”的方法作为参禅的敲门砖。他在示众时说:“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与默照邪禅,何以异哉?”又说:“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大慧宗杲觉参禅者用参话头的方法追虑审问,便可抵挡和打破一切杂念妄想而达到真正无心见自本性的目的。他说:“赵州狗子无佛性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1039291.html
  • 禅学与形而上学之别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又如六祖惠能所言:“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学者尽是向经验思惟上做工夫,不但没有证入超越的本体,而且越研究离去本体越远,其原因就是缺少一种可以证入本体的方法的缘故。   参禅不是直觉,直觉乃不出脑神经作用,脑神经无法知道佛性,在希腊古代,超验...

    月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14366266.html
  • 禅智慧与设计思维

    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这样与禅宗的参禅方法相一致,就是要参学者靠自力,兼而他力。“禅”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的一个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因参究的方法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启发智慧、把握自己,主宰自己,得大自在。   禅宗在参禅方法上,能够将深奥的理论体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不重冗长的说教,只重实际的证悟,不拘刻板的形式,只重活泼自由,讲究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不受...

    高承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10857351.html
  • 学佛在大难与大易之间

    我说:“我思考过许久,也反反复复作过比较,我以为儒学、佛学、道学三家内容方法都大致相同。由此我准备集三家为一体,集三家之优势,独创一门功法,或者说自创一门适宜于自己的修持方法,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听了他的话当即胆颤心惊,唯恐其误入魔道难以自拔。于是我诚恳地告诉他,我自己的参禅方法是一丝一毫都在学观世音菩萨的,对观世音菩萨的修持方法我五体投地,只悔自己业障太重,六学不进。然这位朋友自有主张,...

    刘先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874742.html
  • 虚云和尚在玉佛寺谈“禅净合一”

    某寺,踞坐蒲团,一定九日,似死未死,端坐不动,众皆异之,轰动一时。这都是说,虚云和尚坐禅,常能十天半月在定中,安然不动。正是卧干虚云和尚如此禅功,所以一些初学参禅者,常请其开示参禅方法。他亦乐于将自己参禅的体会介绍给后学。一九五二年,《现代佛学》第八期曾刊载了他的《参禅法要》一文,对参禅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这是他一生参禅经验和体会的总结,对于那些初学禅法而苦无入门之道者来说,起到了一种启蒙作用。 ...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874078.html
  • 禅宗修持法

    也,饶伊尽其思惟,转加悬远。”  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经验的实在问题,亦始终无法解决。有的学者如康德之流,遂以为人的智识能力,仅能认识相对的感觉思维之世界,对于绝对的超越...  禅的定义   普通一般对于禅字的概念,是由因到果的,就是从因位渐次修习以至证果成佛,是一种渐修的方法。禅宗的概念不是这样,他是一种直截了当的“直示佛果”的方法,所谓“见则便见,拟议即差”。其实...

    [香港]月溪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2942423.html
  • 武术禅问答

    参禅。宗派不同,只是参禅方法不同。  禅宗也坐禅。禅宗祖师爷达摩在少林寺后边的五乳峰山洞里,对着墙壁坐了9年,连影子都粘在墙壁上了,可称得上是坐功第一。坐禅是我们禅宗参禅的基本功之一。介是禅宗的禅,...又是一种境界。禅作为一种活动,我们又常称“参禅”。  参禅与坐禅、禅定是同一回事吗?  按照传统的参禅习惯,参禅、坐禅与禅定三者是同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参禅是指整个过程,坐禅是指参禅时采用了坐的方式...

    释永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95762737.html
  • 发掘禅宗文化精华 促进“三种和谐”

    1870—1954)等到美国宣讲禅宗学说,并教授参禅方法。在这方面,铃木大拙的成就最突出,他出版了许多用英文写的禅宗著作。由于他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禅宗思想,宣传禅宗学说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思想(包括庄子在内)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神学、心理学、心理分析、精神医学乃至精神疗法可能产生的巨大挑战与影响。”[3]  二、禅宗文化的核心  禅宗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哲学学说、参禅方法...

    朱明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2259468.html
  • 禅七

    有不同的名称与内涵。如: 用禅宗的参禅方法打七就叫做「禅七 」;用净土宗念佛法门打七叫做「佛七」;其它像专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观音七」;专持楞严咒、大悲咒的「楞严七」、「大悲七」等等,都是随修行法门而...参禅方法  唐、宋以前的禅师们,教导弟子参禅时,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宋代以后的禅师,教导弟子开始采用公案和话头,如近看话头时,大都是「看念佛谁?」和「拖死尸的是谁?」乃至看「睡觉的是谁?」来观照自心清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4752575.html
  • “随自意三昧”及其当代意义

    需要契合现代人机宜的禅法。六祖之后,参禅方法经历了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多种衍化,近百年来,“所谓起疑情、看话头之学,成为宗门下手定式,历明至清,一是无变”。“看话禅”是临济宗大慧宗杲所倡,专就一则...随自意三昧”注重观心,依教观心,正合达摩禅“理人”的要求。  明清至今,参禅方法以“看话禅”最为流行。若依憨山德清,将“看话头”一语作“看话之前头”解,随自意三昧的“观心”似与“参话头”同。虚云《参禅...

    程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2263770.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