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1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贪所引起的种种业报的例子,实在是非常...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起修行。   大家想一想,瞋恚的害处是多么的大、多么的可怕,它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如果我们贪、瞋、痴都断除了,相信我们去极乐世界就绝对...

    宽运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1791822.html
  • 徐恒志答:三毒是什么?如何消灭三毒?

    问:三毒是什么?如何消灭三毒?  徐恒志答:三毒就是贪、嗔、痴,在六种根本烦恼中,这三种力量特强,故称“三毒”。依照当机之法,努力实践,并常与自己习气斗争,就像经上所示:“譬如一人与万人战”,就可以使习气逐步转化。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94411382.html
  • 如本法师答:常听到涅槃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dhatu)常恒无有变异,光明自在,当下就是涅槃。凡夫之辈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涅槃,虽处涅槃性,不见涅槃,始终不得解脱生死。   人人都有个涅槃之心,凡夫不开发,不勤修,不断烦恼,虽有涅槃之心,有亦等于无一般。   勤修戒定慧的菩萨行者,断烦恼,便见涅槃,当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是故涅槃是常住的。总而言之,涅槃的境界是勤修戒定慧而得,涅槃就是清净佛法的别名,每个人都有一颗清净之涅槃妙心...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442012092.html
  • 如本法师答:请问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别?

    如是自误误人,自堕堕人,岂不悲哉!   若依果地而论,勤修戒定慧是无先后轻重之别,戒中有定慧、定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乃至修戒定,戒定中必有慧;修定慧,定慧中有戒;修戒慧,戒慧中有定,一即三、三即一,达到圆满的具足法,是名戒定慧等持,这是果地上的境界。   是故,勤修戒定慧的现阶段,在因地用功与果地的立场,是截然悬殊,是修道者必然的过程,毕竟,因到果尚有一段距离故。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530212255.html
  • 河北真际禅林二季度“七日禅修法会”圆满

    一定要坚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净化身口意。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离开生活,不能离开实际,不能离开我们每一个人举心动念坚持正知正见。一定要为佛法的兴隆、为佛教精神的弘扬...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4/0901518844.html
  • 佛家禅语摘抄

    自无忧。 正信正念,恭敬诚求。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勤修戒定慧,自灭贪嗔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凡夫转境不转 心,圣人转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575815.html
  • 问: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5777818.html
  • 乃旦嘉措法师圆寂追悼法会在甘肃松涛寺隆重举行

    他一生爱国爱教,立志勤修戒定慧,时刻关心伽蓝兴废,虽经文革迫害,但学佛修道之心坚定不移,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落实宗教政策后,乃旦法师立志弘扬正法,解行并重,先后为松涛寺修建殿宇五座,僧舍10间并塑造了...

    【佚名】

    |追悼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9/0616055762.html
  • 如本法师答:修戒定慧可得神通,何以晚近以来,甚多僧俗之修行者,而未闻有神通者?如果得到神通之事,何不以神通示现一番,让众生有所信仰,因而摄引众生入佛道?

    菩萨乃至高僧大德不施慈悲而度化也。   有道高僧不随便以神通显现,毕现,众生好高骛远,不勤修戒定慧,不为净三毒为务,整天胡思乱想,遇有神通之事,即拚命一窝蜂,带来神通热,易落入显异惑众,招摇名闻利养,...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10212437.html
  • 闽南佛学院青年佛学进修班2008年新学期今日开学

    为即将毕业的学员们布置了本学期的学修任务,并推荐《优婆塞戒经》作为在家信众自学自修的宝典。   法源法师登上讲台之后,对学员们精进修学佛法表示赞叹随喜,并深入浅出的作了课前开示,教导大家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戒为三学之首,至关重要,随着法师生动的讲说,话题自然而然的转入了《瑜伽菩萨戒》的正题之中。 ...

    佚名

    |开学|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2/0813152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