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偶发事件看蝴蝶效应

    偶发事件看蝴蝶效应 “钓鱼”执法是一个偶发事件,如果不是当事人极端,闹的沸沸扬扬,终于由矢口否认到承认事实如此,其产生的波澜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最终的结果还不太好说。回想到孙志刚也是从一个偶发事件最终引发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可以看出今日“钓鱼”事件的严重性,这可能不是处理几外可以解决的。 ...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12292692904.html
  • 没想到是达尔文给我们的答案

    没想到达尔文给我们的答案 人们生存是需要物质的,由于评判标准和方法的不同,人们生存的模式也就不同,当评判标准是从上而下时,则所有的人眼睛只会盯着上面,而不会关心自己的周围和下面。 在高端的则永远是处于强势的,他不可能选择比自己更强势的,只会利用手中的资源来强化这种强势。虽然偶发事件可以打破这一规则,但不会成为常态。 没想到,我们从达尔文的“进化论...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2/09210594601.html
  • 匡正人心 纯化世风——当代高僧释延佛侧记

    快乐。  但一次偶发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77年3月,他在一次高空作业时不幸坠杆摔伤致高位截瘫。从此,他和相依为命的母亲,身背观音菩萨像历经七灾八难,辗转爬到了嵩山少林寺永山禅师门下,行赐法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4952846.html
  • 考古学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忧虑

    调和的地步,任何偶发事件都可能引发文化更迭和社会变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崩溃的阐释有许多不同观点。主要包括生态因素、自然灾害、环境和刀耕火种的农业内在的局限性、疾病传播、...典型的人类文明崩溃的案例,我们无疑可以得到如下珍贵的昭示:文明是脆弱且并非永恒的。社会文化在面对环境波动时往往会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是,如果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人地关系达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任何偶发事件...

    陈淳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354183082.html
  • 法之概念

    现象,从经验中认识了它们的规律性,并使日常生活作出适应。但对不明所以然的事故,唯有靠祭祖和巫术来应付。这类祭祀的目的,只是企图克服或避免生活中不幸意外的发生。前者是有规律的发现,后者是偶发事件所导致,分别称为规律性和多形性。科学知识乃被认为高度归纳和抽象化的,可以使多形性转成规律性;换句话说,分析偶发事情的因果关系,则会了解到偶发事情也是时常可以遇到的事而已。  佛陀也曾作过近似的发现,他在那烂阇...

    D.J. Kalupahana著 刘逢 吉 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0364359.html
  • 近年巴利圣典的研究——以三注释书为中心

    [4] 另外,大史(6.47)亦记载“Vijaya 及其随从于佛陀入涅盘当天到达锡兰”,因此,马哂陀到锡兰并不是偶发事件,似乎当时即有此来往。 [5] Ps.i.1; 另参: ...

    释自运Dr. Ven. Vinita T

    |近年巴利圣典的研究——以三注释书为中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373641.html
  •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久住的最大保障。可见戒律的内容繁琐,大大小小,有重有轻,有的仅为适应某时某地的某一弟子的偶发事件,并非凡是佛制的戒条,人人都用得到,也非时时有用、处处有用。因此佛陀临涅盘时,许可比丘弟子们舍小小戒。...处,使之终生必不再犯。”又于此经第八品第二有云:“如来以佛智,于斯诸事件,当制诸学处,决断无余。事件已起,恶名宣扬,罪过扩张,众人讥议之时,为诸弟子制定学处。”   可见如来制戒,是因时而制、因事而...

    圣严法师

    |圣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0753021197.html
  •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强调戒律的维系,是正法久住的最大保障。可见戒律的内容繁琐,大大小小,有重有轻,有的仅为适应某时某地的某一弟子的偶发事件,并非凡是佛制的戒条,人人都用得到,也非...二有云:“如来以佛智,于斯诸事件,当制诸学处,决断无余。事件已起,恶名宣扬,罪过扩张,众人讥议之时,为诸弟子制定学处。”  可见如来制戒,是因时而制、因事而制。当其弟子之中,有人出现了恶不善法,破坏了...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0939662.html
  • 论佛教戒律观对“罪”的看法——以“罪”之判定为主的层级研究

    外界的偶发事件,随时可提供道德规范的要旨。“缘起法则”不仅超脱相对的局限,而适用于不同的时空环境,其所开展的护生精神更是如此。在“缘起法则”与“护生论”底下所开展出来的“戒律理论”,相当具有当代的...研究涵盖了逻辑的可靠性,对矛盾的解释能力,事件情境的相关互动,以及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看不见深层部份等问题,其研究是处在一种真实的、非中立的情境中,有特定人物与事件发展的过程关系。这是与量化方法之研究方向...

    释空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743500.html
  • 论佛教戒律观对“罪”的看法 以“罪”之判定为主的层级研究

    且缺乏普遍的有效性。   相反地,佛教伦理立基于心理因素的事实与外在经验的事实,而非外界的偶发事件,随时可提供道德规范的要旨。“缘起法则”不仅超脱相对的局限,而适用于不同的时空环境,其所开展的护生精神...质化两种。   质化研究正可解决那些具有时间性的证据问题。质化的研究涵盖了逻辑的可靠性,对矛盾的解释能力,事件情境的相关互动,以及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看不见深层部份等问题,其研究是处在一种真实的、非中立的...

    释空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844517.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