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止治病举要 修止的一般过程已简述如上。那么,如何用止治病呢? 一般而言,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所缘境,按上述过程修习,就可治病。 《摩诃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介绍有如下几种: (一)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如门开则来风,闭扇则静。心如王,病如贼。心安此处,贼则散坏。但不适用于五脏及脑病。五脏之间有生克关系,脑内则更复杂,因此不要乱用。 (二)止心丹田。脐下一寸,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560602.html
-
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所谓的修止,是你的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不要动。当你专注于这个境界,任何的外境来,你都不理它,依然专注在同一个境界里面,这就是修止。 什么是修观呢?就是一个境界来的时候,你的...的人,他可以定慧同时修,但是这种人很少。一般人要先修定,后修慧。即先修止,后修观。 重复一下,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它去,并且看清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3960731.html
-
佛法的学修,方法虽各异,但路径可归为两条: 第一、从修止上入手,得“心一境性”与“轻安”(三摩地),在此基础上修观,了明真义,证得空性,止观双运,得以成就。 第二、从修观上入手,通达无我正见,由...禅定采用从修止入手的习修路径,即:用“三密相应”的方法,以“咒、印、观”摄持行者散乱的“身、口、意”,得“心一境性”与“轻安”,入三摩地,得定开慧,以般若对治烦恼,并通达无我的正见,止观双运,得其法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644204.html
-
修定的基本方法——致光法师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所谓的修止,是你的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不要动。当你专注于这个境界,任何的外境来,你都不理它,依然专注在同一个境界里面,这就是修止。
什么...后心就没法去观。只有定力和智慧都很强的人,他可以定慧同时修,但是这种人很少。一般人要先修定,后修慧。即先修止,后修观。
重复一下,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5282157.html
-
修止以止之。若心昏暗,时欲沉睡,应修观以照之。观照以後,心仍不觉清明,又应用止止之。总之当随各人所宜,以期适用。若用止时,自觉身心安静,可知宜於用止,即用止以安心。若於观中,自觉心神明净,可知宜於用观,...若知是虚妄不实,不贪不执,是为修止。虽修止後,犹有一毫执著之念,应当观此定中细心与粗乱之妄心,不过有粗细之别,毕竟同是虚妄不实。一经照了,既不执定中所见。不执定中所见,则功候纯熟,自得解脱。 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4538914.html
-
加行和正行: 加行:就是在修止之前,行者升起四种“心”性,以保障行者精进勤勉,不懈怠废堕。 欲求心:指端正修禅的目的,产生欲求心。 精进心:指奋发追求,勇毅不懈的意志。 信心:认识修禅的益处,加强对修禅的信心。 愿心:思察禅定对自他的利益,进而发起修习的志愿。修止的加行阶段,可结合愿菩提心的阐发来进行。 正行:就是系心专注所缘一境的行持。金刚禅定用“三密相应”的方法,以...
寂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644203.html
-
“禅”?四念处就是禅,要修好四念处必须学习十二部经教。而修四念处时,第一先修止,其次再修观,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开始。 妙老法师说:若只修止而不修观,是不能断烦恼的。所以止观要...
释常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244352.html
-
要能够通过修止或定的方法而达到止静或定的境界,还是需要有观照的作用的,但在修定的过程中,观照的作用是重于警觉的,即是对应用的方法有观照的功夫,如此才能使所修的定境成为可能。
而禅修法门若仅止于此,那只是半途、或只能说是部份功夫的完成而已,毕竟佛法的修行,定的成就并不是目标而只是过程,或者是工具,依此再而起观想,才能完成佛法修行目标,也即是智慧的照见。
修止或定而达到了能观的心等持、专注、...
继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545473.html
-
可达到心一境性,定生喜乐。
最好的调服方式就是把心念空了。
你在心境上不要理它可以转掉,你越在意越转不掉。这些自己都可以作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没有不修止而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没有作到“止”这一步,学佛都是白费功夫。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
佛说无量法门,总摄止观。止者,心一境性。观者,抉择法慧。心一境性,缘无分别。抉择法慧,缘有分别...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1425483891.html
-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智渝法师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法门皆用止观。有人误会,止观属于天台,不是的!佛法不外止观。修止,是成就定的方便;修观,是成就慧的方便。定慧...他,任何人都知道持戒念佛,社会就安宁幸福了。
实在说起来,阿弥陀佛就是止观,一切诸佛皆不离止观,因为一切诸佛,定慧二道具足。初修的时候,当然修止观。修止得定,修观得慧。
大家知道,...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142538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