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传灯大师的“真如不变十界冥伏门”初探

      传灯大师的“真如不变十界冥伏门”初探  黄夏年   在中国明代佛教史上,传灯大师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中兴了天台宗,重修了智者大师的幽溪道场,再建了高明寺。笔者曾经对传灯大师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发表了《传灯大师对儒法两家性善恶思想的批判》[1]和《传灯大师对智者大师的继承——有门性学思想框架的讨论》[2]二文,主要探讨了传灯大师的一些思想特点,今再接着此二文继续讨论传灯大师的思想,谬误之...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4260865.html
  • 传灯大师的“真如不变介冥伏门”初探

    传灯大师的“真如不变介冥伏门”初探  内容捷要:传灯大师构建了以“十界”为中心的“门列入科”之八种证解门,其中第一门是“真如不变十界冥伏门”。本文抓住“真如不变”四字,又以“真如”二字为中心,对此作...传灯 真如不变 三因佛性  作者: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编审,《世界宗教文化》主编。  在中国明代佛教史上,传灯大师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中兴了天台宗,重修了智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0060582.html
  • 怎么可强改天台传灯大师《性善恶论》之大师原文

    怎么可强改天台传灯大师《性善恶论》之大师原文 天台宗研究社 沈仁岩 《台州佛教》2006年4月,173期。发现“幽溪大师之性具思想”一文。於:真如不变,十界冥伏。云:传灯在《性善恶论》则说:“诸佛众生自无始劫前。尤有识心时。而真如妙心。不迁不变。清净广大。常住坚凝。 查传灯大师原文云:余曰:真如不变。十界冥伏。此论诸佛众生。自无始劫前。未有识心时。而真如妙心。不迁不变。清净广大...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1270702.html
  • 持名与实相念佛的统一

    具体可修的利益。同时也可藉助理观的辅助,而降伏妄心祛去疑念,加强事修的力量,可谓相得益彰。回忆持名念佛之实践,将持名念佛立为“事持”’与“理持”两种即是明证。传灯大师在《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中,对于这种理事双修的念佛法亦有所提倡,彼云:  要须先假持事中一心,以为其本,理中不过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无滞事相,以为殊胜之因。  传灯大师认为,在事修纯熟的前提下,是应该导入实相理观的,唯有如此才能“无滞事相...

    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0354778.html
  • 昙静随鉴真东渡日本

    昙静、尼智首、胡人安如宝、昆仑国人军法力、瞻波国(占婆)人善听及普照等24人,乘遣唐使返日船,于次年航抵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今九州鹿儿岛)。带去佛经34种,鉴真被授予传灯大师,在奈良东大寺筑坛授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3651195.html
  • 对佛教人物的深入研究——介绍黄夏年新著《中外佛教人物论》

    完善到完善,说明佛教理论、思想,是随着时代和各种思潮争论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发展起来的。  二、关于人性论  《传灯大师对儒家性善恶论思想的批判》一文,是对中国佛教天台宗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传灯法师进行评介,其中突出地评介了其对儒家的人性论所取的批判态度和观点,并说明了其佛教理论的根据。作者归纳了传灯大师对儒家一些主要人物的人性观点,指出儒家的人性论归根到底,就是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和扬雄的...

    陈石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1564281.html
  •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三)—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妄心祛去疑念,加强事修的力量,可谓相得益彰。回忆第三章第二节持名念佛之实践,文中引《要解》及《略解》之文57,分别将持名念佛立为“事持”与“理持”两种即是明证。传灯大师在《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中,对于这种理事双修的念佛法亦有所提倡,彼云:“要须先假持事中一心,以为其本,理中不过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无滞事相,以为殊胜之因58。”  传灯大师认为,在事修纯熟的前提下,是应该导入实相理观的,唯有如此才能“无...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150632.html
  • 《楞严经》以“割臂藏经”传入中土因缘的考据

    大师之《楞严经合辙?卷一》(《卍续藏》第二十二册页275上)。  四、明?传灯大师《楞严经圆通疏》(《卍续藏》第十九册页415上)。  五、明?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卷六之二》之“安居止观山房序”及“劝持...1119中)”。佛陀预言《楞严经》将在末法时第一部先灭去的经,不禁为《楞严经》的命运深感悲怆!  《楞严》的“石版经”于1093年最先被辽代的通理大师所选刻,亦为大师刻三藏石经的第一部。如果我们取整数来看,...

    果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3348527.html
  • 素食因果琐谈

    罢了。   中世纪的佛教传灯大师阿底峡尊者,在论及修行与饮食的关系时曾说:“需净除内在之五毒垢染,以及外在之不净污秽,亦需净除懈怠、平庸等垢染;平日尚需净除食肉饮酒、啖尝葱蒜之垢秽。”用现代语言解释...

    常心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1394494.html
  • 弘扬台宗必须走台净结合之道路

    尊者,依观经疏,作《妙宗钞》,以法界园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明幽溪沙门传灯大师,毕生奉净土决疑行愿为日课,撰《净土生无生论》每一登座敷扬,...,以法界园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明幽溪沙门传灯大师,毕生奉净土决疑行愿为日课,撰《净土生无生论》每一登座敷扬,辄天乐盈空。又以圆中之义,钞释大佑...

    张秉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0056105.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