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70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导致我们不能证得禅那的强烈是不是业障或魔障?

    问:导致我们不能证得禅那的强烈是不是业障或魔障? 帕奥禅师答:业障就是恶业。只是在你心中生起的不善法而已,不是魔障。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040995454.html
  • 法念处甲、

    法念处甲、  法念处(Dhammanupassana)  解释了修行心念处的十六种方法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修行法念处的种方法。  甲、(nivarana)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依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在此,诸比丘,内心有欲欲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欲。』内心没有欲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649347.html
  • 谈以七觉支修断

    谈以七觉支修断   智 铭   者,是谓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种心理污染   ,这种心理污染能覆盖行者清净心,使其不得开显,就如同灯   光被物所罩,不能使其光明显耀一样。   这依佛陀解释,是依食而立,就如同身体依于食而立一样。但依食而立,不是依于段食和触食,而是依于思食、识食。兹分别说明于下:   一者贪欲食:是因为六根触相,于相起不正思惟。一起思惟...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2465912.html
  • 范古农答:睡是之一,佛教中有代睡方法否。开昔释迦修行坐而不睡。不知所修何法。有何书可看。如坐禅三昧等书如何。闻沪上某君能静坐二三小时,可如常人睡八九小时恢复精神。不知所行何法。希告知。

    问:睡是之一,佛教中有代睡方法否。开昔释迦修行坐而不睡。不知所修何法。有何书可看。如坐禅三昧等书如何。闻沪上某君能静坐二三小时,可如常人睡八九小时恢复精神。不知所行何法。希告知。   范古农答:佛教节制睡眠,以为清心寡欲之助。至于禅定,初学当以童蒙止观为要。沪上某君,是否指蒋君竹庄。蒋君即著因是子静坐法者,何不直接请问。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200112774.html
  • 什么:是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性障?

    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  性障是指: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是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这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明,而性障属于迷事无明,是烦恼障所摄的,所以三障应该说是理障、事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4951615.html
  • “四正勤”释义

    也。又谓等烦恼心,离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断除,不令更生也。  二、未生恶令不生 对未生之恶,使更不生,为勤精进也。又谓等烦恼恶法,今虽未生,后若生时,能遮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生也。  三、已生善令增长 对已生之善使增长,为勤精进也。又谓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也。  四、未生善令得生 对未生之善使生,为勤精进也。又谓种善根虽未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3066012.html
  •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学生一行参访西园寺

    们开示了禅修中有关的相关内容,并且和学生们一起体验了禅修。最后,西园寺向学生们赠送了佛学书籍,希望他们能对佛法有进一步的认识。 ...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06570481568.html
  • 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佛陀告诉大王:   “正是如此,若有沙门、婆罗门,支不具,不断,即不任福田;若有沙门、婆罗门、支满足,除断,即堪任福田。   什么叫做断,具支呢?凡断除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者,即是断;若能满足无学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者,即是满支。若沙门、婆门罗能如此断、满支,所行的布施,即得果报深广。”   佛陀以勇敢善战者即能获得重大战果为...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3665867.html
  • 法念住

    认识世间苦海一片,一波传过一波,有如病传染来传染去。  就像瘟疫,一个人的瞋心传到另外一个人的耳中,一个人的耳朵传到一个人的口中,一个人的口中传到另外一个人的口中,一个人的口中展现在他的行为,他的...,到一心完成。如果不是练习十六胜行的法念住,也就是说还没有做到一心的法念住,那我们就练习一般的法念住,怎么练习?  法念住—观、五蕴取、六入结、七觉支、四谛   观内法、外法、内外法。法就是我们的...

    张大卿 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148809.html
  • 大念住经要义(二)

    地保持觉性观照、观照取蕴、观照四圣谛等等任何一个深观的对象,觉知其生灭无常、苦、无我的实相,体悟身心五蕴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有了看清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智能之后,就能放下爱憎,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放下对身心世间的种种贪瞋执着,去除等不善心态,拔除无明,止息我见,达到苦的完全灭除。  身受心法四念住并不是个别生起的,它们是一起生起的,当禅修者念住于六根与六尘的接触及其感受时,身受...

    陈燕珠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56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