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7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永信:少林商业化?我有时也很为难

    商业化?   “我有时也很为难”   河南商报:不少谈论认为少林寺商业化?您反复表态说,少林寺没有商业化,那么您认为少林寺做的事情是在做什么?   释永信:我们的商业是为了解决生存,解决少林寺的存在...所以很难把握这些事情。如果是为了个人的得失我什么都可以不做,但现在我有时候也很为难。   门票高涨对少林文化是一种扼杀   河南商报:现在少林寺的门票非常贵,很多信众抱怨进不来,您怎么看?   ...

    佚名

    |商业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12432222653.html
  • 有感于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http://www.fjdh.cn/Item/31083.aspx
  • 赵朴初答:净土宗的宗旨教义是什么?

      赵朴初答: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分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为难行道;说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安养净土永不退转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赵朴初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佛教初级知识|佛法问答|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344110853.html
  • 如本法师答:我们凡夫三毒深重,念佛可得往生,这么轻而易举之事就可了生脱死,佛陀为何还讲说这么多的法门呢?

      如本法师答:佛法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行门。大体上,佛是奉劝我们行难行道,于现生广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自利与利人,自度度人,因而庄严净土为宗旨,于是广说无量法门,这无量法门是为难行道者所演说;但众生根机不一,有深浅高低之别,顿渐之差,迷悟有别,于是对一些根机较为薄弱者,畏怯生死,深恐退堕之众生,开演净土法门,普令此辈众生求生净土,有良好的环境,亲近佛菩萨,因此早证无生法忍(梵语...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583812392.html
  • 抉 择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请教。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241916642.html
  • 何妻逆妇现报

    ,眠不得,瞧你还有何法与我为难!” 不久,何某某从上海回家,给老母买了许多束西,因为老母平日爱喝酒,他就取出一瓶,拧开盖子放在桌上。他老婆一把抓过去说:“我受气太多了,现在我要先喝消气,”说完...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293716966.html
  • 百忍成金

    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之后,第一百次时是他的孙子娶妻那一天,突然来了个道人,要试验他是否真有忍辱功夫,便向他要这个新娘子,先于自己做一夜夫妻,这一件事使张公很感为难,但他宽大一想,我什么悔辱事都忍受过了,这最后一次忍辱有什么不能呢? 于是劝其孙儿,完成他的百忍大愿,忍辱一下,后来这位道人在新娘房中,跳个不休,嘴里不停地说:...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04/19533017263.html
  • 痛谕文

    ,只为人无信心,众圣慈悲,广施方便,开晓群迷,令其由信门入,盖有其信者,必行之。此信之所以为难也。  十二时中,惟欲念念不忘;行时行念之,坐时坐念之,起居动止,语默卧兴,时皆念之,治事接物,乃至困苦...念之所以为难也。  念道本于持久,悟道在于须臾。因缘未熟,时节未到,机关屡启,无所遇也。因缘既熟,时节既到,虽形声不接,忽现前也。未悟者难与言已悟之见,如生而盲者,语以天日之清明,彼虽听不可辨也。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5154346.html
  • 徐恒志答:明心见性,彻悟根本,好像也不管用,生死关头仍难透脱,是吗?

    问:这样看来,明心见性,彻悟根本,好像也不管用,生死关头仍难透脱,是吗? 徐恒志答:不!人们依于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体,这是学佛的根本。所以菩萨六度万行,都以般若为先导,若无般若,五度莫非世间有漏善法,不名为度。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故佛随机施教,开示了无量法门。在无量法门中,学人必须自谅根性,择一专修。总的说来,专仗自力为难,兼仗他力为易。例如净土法门就是称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别...

    徐恒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5513794729.html
  • 念佛及摄心之法[印光大师]

         (一)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 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 音从耳入。……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 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 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 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 七...

    印光大师

    |念佛|摄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4/153857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