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233篇,用时7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

      世间书籍之种类   世间书籍可分为善书、有益之书与无益之书。善书即是劝人为善,能引导走向光明的人生,例如儒家的代表书籍《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内容皆是在教导人们如何立身...的问题与负担,甚而危害全人类的安全。   藏经──佛教智慧的宝库   出世间书籍,说明着永恒不变的真理,正确的知见能引导人们舍离烦恼,自在解脱,佛教经典即是最珍贵的出世间书籍。在三千多年前,佛陀...

    见榜法师

    |世间|出世间|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957256511.html
  • 佛法与世间

      每个人对于佛法、世间法的体悟都有所不同;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佛法,世间法是世间法,两者是不相关的;有些人认为佛法不离世间法;有些人认为世间法即是佛法。这种种不同的看法,来自于认知上的差异。 ...舍离俗家以安住心念;小乘根机的行者认为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烦恼、都是挂碍,要把世间的事舍得干干净净,一心只想证到空性,求一个真空涅槃。然而,这并非指小乘不好,小乘与大乘的差异,只在于对人生、对佛法道理的领悟...

    惟觉老和尚

    |世间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0830325534.html
  • 世间

         此是非颠倒的世间并非到处都是玫瑰,也非尽是荆棘。玫瑰花柔软、美丽、芳香,但是,使其得以生长的茎却布满了毛刺。玫瑰就是玫瑰,毛刺就是毛刺。因为玫瑰.人们就不多管毛刺,也没有人因为毛刺而轻视...称颂和诽谤是另外一双不可回避的世间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经常与我们相遇。   我们喜欢颂扬,讨厌中伤。称颂使我们欢心喜悦,中伤使我们沮丧。我们希望成名,期待着看到自己的名字照片出现在报纸上。...

    佚名

    |觉悟|世间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802026395.html
  • 关于世间法的开示-松吉泽仁仁波切

      对能放下此生修出世间法的修行者,没有必要讲世间法,但把佛法和世间法这两种同时搞的人,不能不懂世间法;连世间法都不懂的人,不具备完美的人格,哪里还谈得上修天道和出世法呢?因此需要学世间法。 ...理执行世间法的人少如白昼之星星,但请不要责备浊世,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行为好的人还是可以的。    《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和《不做十恶业、常行十善业》是古代诸法王、诸菩萨规定之规章,如能努力执行,则...

    松吉泽仁仁波切

    |世间法|世间|在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23265418756.html
  • 学佛的人是不是不用讲世间法?

         居士问:学佛的人是不是不用讲世间法?   夏坝仁波切:世间法一点也不过问的话,我想不仅仅你自己会饿死,你的孩子、你的家里人可能也都会活不下去,那样麻烦就大了!所以你首先一定不要让家里人委屈,也不要让孩子委屈,要让他们得到应当得到的保护、生活与培养,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在做一个好人、好父亲或好母亲的基础上,才可能做一个好的佛教弟子,如果你连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都做不了的话,

    夏坝仁波切答

    世间法|学佛|生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2145298936.html
  • 世间八法-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证悟,而是致力于妆点此生。   西方也好不了多少。在西方,法也并未真正用于证悟。在那里,人们修习佛法主要是为了抚慰自己、疗愈自己,为了放松……,为了所谓的自我成长。   佛陀不是为了这类的世间利益而教导佛法。也许我们以为我们是富于灵性的人,所以我们并不是在寻求物质利益;然而我们仍在追寻某种心灵上的收益,我们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两者同被视为世间利益。如果我们怀有那种动机,佛教就是一条我们应该...

    宗萨钦哲仁波切 开示

    |世间|对治|在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14240618788.html
  •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

    其五,佛教在两千多年的义理发展中,理论上已有效地解释了出世间法和世间法的关系。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旗帜下,教界对佛教“在世间”的活动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佛教在当代...关系,给佛教的发展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思考要求。 考虑到“佛教在世间”的生存现实,佛教的发展决不能实行教内自我封闭,而必须关顾到教内和教外的不同角度的思考。 教内信众和教外人...

    俞学明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550173755.html
  • 莲池大师:出世间大孝

    世间大孝 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予昔甫知入道,而二亲云亡,作自伤不孝文以伸悲恨。今见在家出家二众中有具庆者,于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稽首顿首以劝。 出世间大孝...

    佚名

    |观点|孝道|出世间|莲池大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1274686895.html
  • 佛教的食物

    。彼佛告诸比丘。说如此妙法。夫观食有九事。四种人间食。五种出人间食。云何四种是人间食。一者揣食。二者更乐食。三者念食。四者识食。是谓世间有四种之食。彼云何名为五种之食。出世间之表。一者禅食。二者愿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脱食。五者喜食。是谓名为五种之食。如是。比丘。九种之食。出世间之表。当共专念舍除四种之食。求于方便办五种之食。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人间四食由翻译的不同也叫段食、触食、思食、...

    明一法师

    明一|食物|世间|出世间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6390218329.html
  •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

    知道真相的人不多。为什么呢?假如知道真相,他就自在了,就没有后悔,也没有烦恼、忧虑,也不会打妄想。世间人把我们这个报跟缘,都当作真实的,这是绝大的错误。所以觉悟的人,他的生活随缘,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他不肯随缘,他要造作,是这底下讲的“强为”,“为”是作为;勉强要以自己的心意去造作,实在讲,那都叫造业。   “浮世几何”,“浮”就是虚浮,虚假不是真实的。“世”是讲世间。“几何”是说时间的短暂;...

    净空法师讲

    |在家|世间|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948481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