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73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君毅《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

    缺乏宗教,而罗马后期的西方人,则藉希伯来的宗教作一补足,由此而得续其哲学之慧命。如一西方学者楚查(E.Zurcher)之“佛教徒征服中国”(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一书,即...

    唐君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3965928.html
  • 道德意识的来源论纲

    mind of man)。(参见《人性论》,全两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下册,页519、页537)。关于“人为德性”,后面在论述社会道德意识时还会涉及。  [⑨] 参见柏格森:《道德...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865976.html
  • 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解析

    各省灾情概况》,第83页。  ②Kristofer Schipper,Liturgical strutures of ancient Beijing’,Religion andin China,...

    习五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1665999.html
  • 论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特色(上)

    同时也有与善神对立的恶神存在着,这就是宗教上面的二元论;在回教方面,也是如此。  对于这一个问题所产生的不同解答方式,自然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像在希伯莱的宗教上面有Book of Genesis (...

    方柬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666325.html
  • 弥勒信仰与“希望佛学”

    弥勒信仰与“希望佛学”   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 坚   一、楔子:“希望神学”   基督教有所谓的“希望神学”(Theology of Hope)。“希望神学”“根据基督教末世论讨论社会发展和现实政治问题,以基督教希望作为现代教会走向其信仰未来的行动准则”。&...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2366406.html
  • 印度中期中观思想家的佛身──以月称和清辨为中心

    id-sku)and jñāna-kāya(je-?es-kyi-sku), the first is the motionless(nitya)substance of the ...Body]is not an object(visaya)of words or thought, but[conventionally]it is the nature[svabhāva]of the ...

    释见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1167008.html
  • 桂月集(2)

    四大、五蕴)为主的“多元认识”论。  二、佛教思想与中派‘’般若空”观的形成  早期佛教思想对哲学的伟大贡献乃是发现和改造了印度梵天的“如幻表论”(The doctyine of appeayance)...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867170.html
  • 韶州灵树古刹遗址考

    有关方志皆称“早废”而不记年代。我们觉得灵树寺毁败应该是在南汉王朝覆灭那一年即宋太祖开宝四年(917),当时北宋大军南下,粤北遍地烽烟,宋余靖在(韶州善化院记》(《武溪集·卷九》)一文中记道:of善化’...

    仇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2567684.html
  • 试析海德格尔的“向死存在”

    in Light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Lanham:Scarecrow Press,1995):107.  [7]Martin Heidegger,Sein ...

    江向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4767863.html
  • 说,可说,不可说,不说*

    不干地诟世嫉俗,其实此种哲学只是一种掩护根性懒的高等自私(more refined system of selfishness)。又云:我们的绳子太短, 探测不到那无底的深渊。故我们的研究应该收束于一...

    熊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006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