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

    商务印书馆。   吴汝钧 1992b, 〈中观思想之要义〉,《中国文化月刊》,165期,页27–45。   吴汝钧 1993, 《游戏三昧》,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吴汝钧 1995, 《中国...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页239-260。   竺摩 1977, 〈泛论般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张曼涛主编)4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页11-22。   芝峰 1991, 《禅学讲话》(译作...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13982346.html
  • 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我们一定要学佛修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失去众生,不能失去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该做的一定要做好,该尽的义务一定要尽到。   45、做从心里决定, “我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是慈心;“我要拔除一切众生...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2582370.html
  • 当代中国政教关系新论

    11] 约翰·罗尔思《万民法—公共理性观念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1-151页。   [12] 京特·雅可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43、32、45页。 ...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3582665.html
  •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的现况与省思

    法师直接以西藏的经典与修行法门积极传教。也有些民间的宗教英才游宗到藏传佛教,如鸞堂的杨赞儒与林重修等人,改以上师的身分來弘教传法,助长藏传佛教深入民间信众的发展势力。[注45] 第四、丰渥的经济捐助与...文化研究中心,二○○一年)第一卷,第三页。[注44] 藍吉富,〈台湾佛教歷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中华佛学学报》(一九九九年)第十二期,第二四五页。[注45] 郑志明,《当代新兴宗教修行团体篇》(嘉义大...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4282808.html
  • 当代藏传佛教在国外

    在俄境内有寺院150座,喇嘛1.3万人,其中布里亚特有45座寺院,喇嘛1500人,图瓦有寺庙28座,喇嘛4000人,卡尔梅克有寺院69座,喇嘛5000人,阿嘎布里亚民族区有寺院8座,喇嘛2000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0782812.html
  •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

    刘世旭.张正宁《西昌泸山"鱼篮观音"画像碑考略》,《四川文物》1992:3, 1992.5,页48-49   刘松柏《库车古代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敦煌研究》1993.3,页35-45   刘裕黑...

    赖淑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5682837.html
  • 拉卜楞寺的青海籍蒙古族活佛、高僧评介

    了拉寺第45届总法台。   晋美罗哲嘉措可能幼年时期发育不好,身体瘦弱,所以被认定为转世活佛之后引起人们的闲言碎语。他约20岁时般若部毕业,受了比丘戒,其后似是被派往属寺主持教务,也许还曾去过西藏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145482953.html
  •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曲线。有的菩萨相肢体修长,亭亭玉立之态,一派妩媚动人景象。开元、天宝年间,甚至还出现有“丰腴腻体”、“曲眉丰颊”的“玉环式”美体。其中最为杰出者乃第45窟中的形象。此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俗称“美人洞”的...

    易存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63383731.html
  • 五家学案

    其传。   (45),k(陆)宋·费衮《梁豁漫志》卷五谓:温公不责梁惠王以不听孟子仁义之言而责其不用商鞅。   (46)dc(孔)杭世骏《诸史然疑》论:立《毛诗》博士等。东汉崇尚纬谶之弊。郎顗学...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3884369.html
  •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

    作恶”45 ,那么“王”即有“罪”,有两种方法“自罪自治”。一种是“依自力”,即“王”进行自我反省,思索自己的行为是否“放逸”,是否有“慈心”,是善是恶,如果发现自己所为是“不应作”的恶业,就因畏惧...圣王之法并无实质性区别,惟其特重于对治国民的贪欲、嗔恚、愚痴,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法律制度及惩治理论。   44、《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四观天品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   45、《大萨遮尼干子所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44584390.html